抗日戰爭故事:遼吉功臣呂明仁,刻美名於石上,記豐功於永恆!

1947年春,內蒙古東部科爾沁草原依然寒氣逼人。剛剛解凍的西遼河,夾帶著亮晶晶的冰塊,萬馬奔騰地向東流去......過去西遼河,曾經給人們留下了多少滋潤萬物、哺育生靈的美好記憶,然而,1947年4月12日這一天,它卻戳傷了人們的心靈,留下了千古難消的罪孽。正是它,無情的吞沒了一代功臣——中共遼吉省委第一地委書記呂明仁同志的生命。

抗日戰爭故事:遼吉功臣呂明仁,刻美名於石上,記豐功於永恆!

呂明仁,原名呂其惠。1914年12月9日出生於遼寧省莊河縣的大王家島。他的父輩是從山東逃荒來的,靠打魚撈蝦度日,生活十分艱辛。1922年呂明仁在島上讀書。1926年去石城島讀高小。十多里的海路,全靠一條小船往返,這對大海的兒子來說算不得什麼難事,他們愛大海,喜歡在怒海中流連與驚濤駭浪嬉戲。正是大海的胸懷陶冶了明仁那剛毅爽朗、寬厚、機敏的性格。

抗日戰爭故事:遼吉功臣呂明仁,刻美名於石上,記豐功於永恆!

1929年夏,呂明仁考入莊河縣初級中學。那是海潮般動盪的年月,日本帝國主義窮兇極惡地加緊侵略中國的步伐,國內到處烽煙滾滾,反革命氣焰甚囂塵上。廣大人民飢寒交迫,過著海水般苦澀的日子,呻吟在茫茫黑夜之中。那時的呂明仁,只有憤慨愁悶,卻找不出解救中國的路。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了東北三省,風起雲湧的抗日熱潮使他心潮起伏,激動不已。第二年,他同大哥其恩到煙臺八中讀書,後不久,就在我地下黨員的指導下,做交通聯絡工作。那時他年僅17歲,常以學生身份奔走於煙臺、天津、北平之間,往來傳遞黨的文件。他多次巧妙地將文件藏在捲菸裡躲過軍警的搜查,安全地完成任務,受到黨組織的讚揚。

抗日戰爭故事:遼吉功臣呂明仁,刻美名於石上,記豐功於永恆!

1934年初,呂明仁在北平(今北京)弘達中學高中部就讀。1935年8月,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1935年下半年,日本帝國主義加緊策動華北“自治”,企圖將華北變成第二個東北。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激怒了北平學生。12月9日,北平各大學師生上街遊行,爆發了歷史上有名的“一二·九”運動。呂明仁帶領弘達中學的同學參加了示威遊行。他們不畏大刀的砍殺,皮鞭的毆打,不顧鐵蹄和高壓水龍的衝擊,像發怒了的雄獅一般,不斷向敵人衝擊。許多同學受傷了、被捕了,然而他卻毫無懼色,一面指揮同學同軍警搏鬥,一面搶救傷員,顯示了共產黨員大無畏的獻身精神。在夜以繼日地鬥爭中,他病倒了,不等痊癒,又投入了戰鬥。在鬥爭中,呂明仁與女同學丁修結識了。共同的理想和志趣,喚起了他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經過一段共同戰鬥,兩顆熾熱的心連在一起了,成為親密的戰友,革命的伴侶。

抗日戰爭故事:遼吉功臣呂明仁,刻美名於石上,記豐功於永恆!

1936年,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在北平學習的進步青年不願繼續讀書,紛紛議論要到延安去上“紅大”,直接參加抗戰。12月初,呂明仁、丁修等人到達太原,住在國民師範學校。呂明仁被指定做學生工作。1937年正月十五那天,明仁等利用燈節的民俗,搞了一次提燈遊行,喊出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口號,這是山西軍閥閻錫山所禁止的。在場的警察聞聲趕來抓人。呂明仁沉著機智,帶領學生和警察兜開了圈子,轉了半天敵人也沒有抓到喊口號的人。

抗日戰爭故事:遼吉功臣呂明仁,刻美名於石上,記豐功於永恆!

1937年2月底,呂明仁終於來到了日夜嚮往的延安,進入“抗大”學習。1937年秋,明仁畢業留校任二隊政治教員,1939年任二大隊政治主任教員。他教學態度嚴謹,常常備課至深夜,講課時觀點鮮明,生動有趣,很受學員歡迎。革命聖地延安的許多新人新事激勵著他,呂明仁拼命地工作、學習。不久,他累病了,但仍以頑強的毅力堅持工作。1939年夏,呂明仁和丁修響應黨的號召,報名到敵後去。於同年秋進入太行山區。不久,由於工作需要,他和丁修又返回老家山東。呂明仁回到山東後,先後擔任膠東區黨委宣傳部長兼黨校校長,減租減息工作團團長,西海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治委員等重要職務。他政治理論水平高,鑑別是非能力強。有一次,黨校召開紀念晚會,文娛節目很精彩,但有一個節目內容很庸俗。呂明仁看後在觀眾席上即席講話,批評這樣的演出是不嚴肅的,宣傳教育科事先不審查節目是不負責任。他指出宣傳工作要講黨性,要有高度原則性,不能採取馬馬虎虎的態度。這件事給黨校幹部和學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抗日戰爭故事:遼吉功臣呂明仁,刻美名於石上,記豐功於永恆!

一天,在董家村負責減息減租運動的工作隊長王哲來團部彙報。他說那裡的僱工要求增資的積極性很高,僱工要求年資增至千斤,地主迫於形勢同意了。王哲以為這是群眾發動起來的結果,超額完成了任務。呂明仁聽完彙報後,笑著說:“王哲同志,你們工作隊一走,僱工非失業不可”。接著向她說明政策是從實際出發的,減租減息既要扶助農民減輕封建剝削,又要保障地主人權、地權、財權以聯合抗日,所以必須合情合理,不能在政策上搞隨意性。這堂生動的政策教育課,使王哲永遠不能忘懷。1942年5月以後,日本帝國主義為了鞏固和擴大佔領區,對我各抗日根據地不斷地進行“掃蕩”,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製造無人區,企圖徹底摧毀我抗日力量。敵人的瘋狂掃蕩,使我西海區遭到了嚴重破壞。1943年2月,膠東區黨委決定派呂明仁到西海,任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1943年五六月間,正是膠東冬小麥成熟的季節。根據往年經驗,敵人必定前來搶糧。呂明仁帶領全區武裝積極尋找戰機,主動打擊敵人,取得了一個個勝利。節節勝利,使西海區鬥爭形勢有了明顯好轉。爾後,呂明仁根據山區地勢險峻,石頭多的特點,在全區各地舉辦爆炸訓練班,培養爆破手,自制石雷、地雷,大搞地雷戰。每遇敵人騷擾,民兵就利用爆炸的威力趕跑敵人。在武力打擊的同時,又在敵佔區建立情報站,掌握敵人動態,在邊緣區建立兩面政權,並選派青年幹部組織若干武工隊在敵後進行遊擊戰。他們破壞交通,切斷電話線,還到敵據點指名道姓的喊話。在櫻花盛開的時節,呂明仁還派人員給敵人送花,喚起日軍思鄉厭戰之情。在我武力打擊和政治攻勢的作用下,敵大田偽中隊就有12人投誠參加我軍。

抗日戰爭故事:遼吉功臣呂明仁,刻美名於石上,記豐功於永恆!

與此同時,呂明仁親自領導和參加機關的大生產運動,使西海區根據地建設有了很大的發展,成為膠東比較鞏固的抗日根據地。呂明仁初來西海時,人們對這位只有二十幾歲的書記,是有些疑慮的,他能打開局面嗎?經過兩年的共同鬥爭,呂明仁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過去沒有帶過兵打過仗。到西海區後,他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多次指揮過戰鬥。1943年6月,他帶隊攻打敵警備隊的據點,殲敵100多人。1944年冬的一天,他帶一個連截擊了敵人的一支汽車隊,繳獲一批軍用品。在返回的途中又與敵大島部隊相遇,當即短兵相接,雙方拼了刺刀,不久敵不支逃去。呂明仁是優秀的領導幹部,是幹部群眾的良師益友。他很重視幹部的教育培養,在鬥爭中增長才幹。1943年5月,掖縣日偽軍到平西“掃蕩”。我掖南九區區中隊兵力薄弱,在倉促應戰中受了很大損失。當時的區委書記兼區中隊指導員魏堅毅同志戰後請求處分。呂明仁不但沒有批評,卻鼓勵他說:一次沒打好,沒關係,以後多打幾次就好了。堅毅同志很感動。1943年夏的一天,40多個偽軍到白沙村去催磚瓦木料。堅毅得到消息立即帶中隊去攔截敵人,這一仗俘虜4個敵人和部分槍支。呂明仁給堅毅開了祝捷會。這年冬天,敵掖縣縣長帶幾個區長住在夏立堡,準備騷擾我九區搶糧。呂明仁指示堅毅打九區區公所。這一仗,堅毅指揮得當,作戰勇敢,抓住了漢奸區長祝漢三。呂明仁又給堅毅記大功一次。1945年8月,日本帝國主義無條件投降,呂明仁奉命奔赴東北,開闢新區,建立我鞏固的根據地,至此又開始了他一生新的旅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