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百聞不如一見這個成語故事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用戶4354247898051


百聞不如一見,自古奉為箴言。

這句話告訴我們,凡親身經歷親眼目睹的事情,才是可以相信的。其實,也不盡然。

親眼看見的東西,也有真相和假象之分。比如,魔術師手下的變幻莫測,讓我們驚心動魄翹首稱羨,其實,全部都是假象而已。為了矇蔽視聽,魔術師絞盡腦汁,做了大量的練習和準備工作,才有了擺在我們面前的表演,讓我們如醉如痴,如夢如幻,打發了我們的無聊時間,享受了一場場經典的精神盛宴。

有些時候,我們做了大量的深入的調查研究工作,親眼所見親自查閱了許多材料,卻做出了一個不切實際的錯誤的判斷,何也?一是以偏概全,二是沒有抓住實質,三是剛愎自用,參雜了更多個人的主觀意見。總之,所處的位置不同,環境不同,個人的知識修養層次不同,服務的對象不同,得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結論,自然也就不足為奇。

所以說,眼見為實不一定實,耳聽為虛不一定是虛。

百聞不如一見,絕大多數情況下是這樣的。但是,也別忘了,還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看景不如聽景。


旭日東昇風和景明


百聞不如一見。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事非經過不要輕易相信。

事事親力親為。對事情的真假判斷,不能道聽途說,沒有真憑實據,不能妄自猜測,不瞭解事情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就不要去亂下結論,要揭開事情的真象,要使真象大白,就必須知道了解事情的發生發展與結果,得到真實的第一手資料。

沒有真知灼見,沒有成熟的經過深思熟慮的意見,就不要妄下結論,妄加評論。

沒有獨自傾聽,沒有獨立思考,沒有親眼所見,就不能議論無聲之音,更不能捕風捉影,妄下斷語。

沒有第一時間親歷,親眼所見,不到事情發生的現場,就不能獨自傳播,更不能亂加傳言,散佈。

親信謠言,就是沒有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謠言之所以為謠言,是憑空捏造,加以傳播讓人相信。

現實生活中製造謠言,編造謊言,偽造幌子,無中生有,無事生非,騙人害己。如若溺信虛無,更是害人害己。

謠言本是虛構的,一人說出,十人傳播,百人傳聲,萬人信以為真。所謂一人傳播,眾口和聲。千人和,眾口諾。

一犬吠形,百犬吠聲。

一犬哼哼狂吐,百犬也跟著哼吐狂吠。

一隻護家院的狗狂叫狂吠,是它看到了形貌,這個形或是人,或是其它物,狗才狂叫,給主人鳴聲示警,主人才聞聲而至。

百隻狗狂叫,是它們聽到了一隻狗狂叫的聲音後,才跟著附和狂叫,其實際上,群狗並沒有看到人或它物。百狗亂叫,跟在後面發聲,起鬨,影響了主人的安靜。

眾口一詞,真象難知。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謠言,流言蜚語,誹謗,能毀滅人,也能惡毒眾生。

讓我們時時警醒,去謠言去流言。

去偽存真。

活出公義,正直,善良的人生。


章務簡


聽了百聞不如一見”就是指聽別人說多少遍,也不如自己親自看一下。表示聽得再多也不如親見可靠。

我曾經看到,漢書·趙充國傳,“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隃度,臣願馳至金城,

充國曰:“百聞不如一見。兵難渝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

釋義 意思是聽到一百次不如親眼見一次。表示聽得再多也不如 親眼看見可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