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牛股or牛市熊股?3100點的A股到底處於什麼水平

市場是統一的、分化是永恆的。(大盤觀點在文章最後)

去年5月到今年5月,滬指是在3100點附近晃盪,但很多股票物是人非,有上天的、也有入地的~~~

最近一年的股價分佈變化

熊市牛股or牛市熊股?3100點的A股到底處於什麼水平

這張圖是同一日期不同年份的兩個時點的股價分佈,很明顯市場在分化。

1、高價股數量快速上升:百元股8只變21只,1.63倍;50-100元從65只到144只,1.22倍。

2、低價股數量也快速飆升:10元以下的1231增長到1526只,增了24%,將近1/4。

3、中價股變化不大,群體基本穩定。但20-50區間的也在增長,下降的是10-20區間。

結論:兩極分化,強者恆強、弱者恆弱。

當然,這裡有新股的因素拉高了高價股群體,如萬興科技(300624)、越博動力(300742)這類妖。但從整體考慮行業、公司基本面因素的話,這些“妖”其實都是非主流,有影響但影響有限:1、去年四季度以來IPO的數量已急劇下降;2、很長時間以來,新股的發行價很少有高價;3、新股上市後的一字板數量已大幅縮水。更多的中高價股都是行業前列的企業。

業績和估值是顯而易見的

熊市牛股or牛市熊股?3100點的A股到底處於什麼水平

從市盈率(TTM)來看,股價在50元以上的股票中,PE中位值50倍出頭,平均值超過60倍;50元以下的股票中,PE中位值在三、四十倍,平均值則分別在67.92倍、89.55倍和131.63倍。再看業績增速,左上方到右下方的趨勢,從高價股的36%多一路降到低價的10.3%。

結論:

1、對高成長股票給出了更高的預期和溢價,即PE。(也有資金因素,其實大機構更多還是配置有基本面支撐的,後邊會統計)。

2、還是兩極分化:中高價股的群體效應更明顯、更集中、更穩定;低價股則最雜亂無章、反而波動更大。說白了中高價股的概率更大,低價股、垃圾股反而更小。(這是截止當前的數據告訴我們的,並且這區別於2007年、2015年兩輪瘋狂牛市的高價股,因為驅動因素完全不同)

再看業績的持續性

熊市牛股or牛市熊股?3100點的A股到底處於什麼水平

我統計了截止到2017年年報最近3年的業績複合增速,百元股平均值達60.85%、中位值也有46.6%;50-100元區間的兩個指標也分別超過40%和接近30%。其餘三個區間的中位值均不足20%。

結論:

1、連續三年業績穩健、快速增長的股票在股價上自然得到體現。(之前說過,戴維斯雙擊)

2、還是上一張圖的結論,再次印證了“中高價股的群體效應更明顯、集中、穩定”。

業績成長跟所處行業有很大關聯性,哪些行業值得跟蹤呢?

百元股行業分佈

熊市牛股or牛市熊股?3100點的A股到底處於什麼水平

21只百元股,醫藥生物行業遙遙領先,有7只股價破百佔了三分之一。其次是輕工製造和電子行業,各有3家公司;有色、食品飲料各有2只。

有色就是鋰電池的扛鼎資源之一華友鈷業(603799)、寒銳鈷業(300618)了。食品飲料的是茅臺(600519)和洋河(002304)。這些都跟業績分不開。

50-100元股行業分佈

熊市牛股or牛市熊股?3100點的A股到底處於什麼水平

龍頭還是醫藥生物,31只榜上有名佔五分之一多。其次是機械設備、計算機各12只,食品飲料10只。

他們的共同點還是業績:有成長的計算機行業、穩健+成長的生物醫藥、汽車行業,還有因為供給收縮而業績快速回暖的各類週期行業,如化工、機械、有色等。

這些擺在明面上的業績增長、改善型股票必然是機構的獵物,機構的行為再次印證以上邏輯。

熊市牛股or牛市熊股?3100點的A股到底處於什麼水平

我統計的最新的一季報數據,所有類型機構投資者持倉的股價分佈(目前主要是公募基金,其次是社保、QFII等)。橫軸是股價。

其中,被100家以上機構持倉的股票,平均股價和中位股價都是最高,分別是44.92元、26.29元。被50—100家機構持有的股票,兩個值也都超過20元。另外,無機構持股的股票平均股價和中位值也超過20元,說明遊資等資金也異常活躍。

無機構持股的股票不一定就不好,只是作為普通投資者需要更細心、廣泛的研究。

最後再看看A股在全球市場中的估值

熊市牛股or牛市熊股?3100點的A股到底處於什麼水平

截止5月27日,上證指數PE(TTM)14.11倍,包括上證50、滬深300在內,PE都小於15倍,橫向比較來看,基本與恆指11.51倍相差無幾,更低於20倍以上的美國三大股指。創業板、中小板還是相對最高,都超過30倍,不過跟自身相比也進步了不少。

熊市牛股or牛市熊股?3100點的A股到底處於什麼水平

2000年以來,A股經歷了兩波主要的瘋牛行情,然而PE的趨勢漸行漸穩。2010年至今的8年中,滬指PE基本在10-20倍之間運行,即便是2015年的5178點。

2010年以前,由於大盤權重股紛紛上市相應的拉低了整體估值;2010年以後,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是逐步增強。

最後簡單說說市場:

1、基於嚴格的去槓桿等金融監管政策,股市難有大的起色。

2、A股雖然在改革開放進程中,但當前還是國內資金主導,去槓桿政策下,市場資金面將持續緊平衡。所以明晟資金進來大家也要理性。

3、QFII、陸港通北上資金、明晟資金等境外血液逐步輸血A股,好事兒。但投資者的關注點不應該在他們的資金量上,而應落在投資策略上,這才是關鍵。

4、市場是統一的、分化是永恆的。這個聽起來矛盾,實則不然,這也是本篇文章的核心!成熟、理性的市場,股票自然是三六九等,強者恆強(上漲行情中也需要調整,但不應回到圓點,而是臺階式上漲)。而成分指數則受益於績優標的股走出穩健的慢牛。

5、當前我們的市場每天七八成的交易量由散戶打出。之前我常說,如此龐大的散戶交易量,實現理性市場、價值投資(我叫基本面投資)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對於事物的發展,還應首先著眼於戰略視角,然後才是相應的戰術策略。

6、回到戰術上,滬指3000點(或者3100)是最近10年的中樞位。相對於股票,指數是最難被操縱的,10年長河形成的中樞位是市場自我修復的均衡點,滬指還將在這個位置橫盤一段時間,真正夯實基礎。

大數據剖析資金動向!獲取更多精彩、有料的股市資訊盡在“聚股票”(jugupia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