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桐城(六尺巷)

六尺巷

安徽桐城(六尺巷)

安徽桐城六尺巷

據史料記載:張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與葉氏鄰,葉氏越用之。家人馳書于都,公批詩於後寄歸,雲:"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得書,遂撤讓三尺,葉氏感其義,亦退讓三尺,故六尺巷遂以為名焉。這裡的張文端公即是清代大學士桐城人張英(清代名臣張廷玉的父親)。清代康熙年間,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葉家在宅基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執,因兩家宅地都是祖上基業,時間又久遠,對於宅界誰也不肯相讓。雙方將官司打到縣衙,又因雙方都是官位顯赫、名門望族,縣官也不敢輕易了斷。於是張家人千里傳書到京城求救。張英收書後批詩一首寄回老家,便是這首膾炙人口的打油詩。張家人豁然開朗,退讓了三尺。葉家見狀深受感動,也讓出三尺,形成了一個六尺寬的巷子。張英的寬容曠達讓六尺巷的故事被廣泛傳誦,至今依然帶給人不盡的思索與啟示。

一是紛爭在所難免。人與人之間產生矛盾和糾紛是難免的,關鍵是要有對待糾紛的理性態度。人是群居性的,又離不開"利益"二字,人與人之間發生糾紛和矛盾總是難免的,即使貴如宰相之家,也要與平民打官司爭地基。正如外國名言所說:"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正因為人不是天使,糾紛和矛盾總難免要時時發生,不以人的善良意志為轉移,但關鍵的是要有對待糾紛的正確態度,走極端,走歪路,都不是理性之表達。故事中,張家人首先失策,發生糾紛不是想到由司法途徑按照程序解決問題,而是想利用手中權力改變天平的砝碼,但好在張宰相為人明白,並未發生大眾想象中的以權壓法,以勢凌人。葉家是據理力爭,依法訴訟,也沒有發生一哭二鬧三上吊以及赴京告狀等極端之舉,而是在理性地行使著自己的權利。

三是維權必須有度。維護權利必須依法進行,按照程序,拒絕缺失理性的無限糾纏。在故事中,葉張二家面對糾紛,也不是走極端,瞎糾纏,而是走相應的司法程序。在現代社會,更應樹立法治觀念,權利的維護必然與法治相聯繫,與程序相結合,即所謂走法治的途徑解決糾紛。維護權利決不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決不能"無所不用其極",而是需要理性態度,充分利用法律賦予的手段。如果法律本身不公正,則應先修改法律,也不是為一己之利而破壞法律。任何糾紛,都有發生之時,也應有結束之日,絕不是無限制的無限期的。結束的標準就是法律的判斷,而不應是當事人個人的判斷,因為如果都以個人感受為判斷,則不可能達成一致,糾紛也就不會有結束之時。一斷於法,是維權之度的所在。

四是合作才能和諧。"人家敬我一尺,我要敬人家一丈",這是桐城的古語,反映的就是相互禮讓、相互合作的態度與胸懷。宰相張家先行退讓,立即得到對手葉家的積極響應,雙方的合作鑄就今天的美談。合作是相互的,和諧也是相互的,單方有意無法合作,孤掌向空也不成鳴。如果人家敬你一尺,你卻無動於衷,反自以為是心安理得,甚至還要嫌人家敬得不夠,就缺乏必要的謙讓與合作,社會的和諧也只能是紙上談兵。相互合作的基礎在於相互理解而不是相互提防,相互誠信而不是相互奸詐。無論貧窮還是富貴,良性互動而不是相互敵視,才是整個社會的福音。

六尺巷何止有區區六尺?在我的眼中,它是世界上最寬最寬的、“宰相肚裡能撐船”般的康莊大道---它的“寬”不是寬在“六尺”上,而是“寬”在人們的心靈境界與和諧禮讓精神上。“六尺巷”本身,其實並無什麼錦繡美幻之處,只不過是小縣城中的一條普普通通的小巷而已。即便是現在已經成為國家3A級風景區之後,增添了詩畫照壁、詩山、曲廊、圍牆及“懿德流芳”、“禮讓”兩牌坊等景點,也還是那麼的素樸無華。

然而,“六尺巷”又確實不是一條普普通通的小巷,而是一條名馳遐邇的名巷,其名就出名在它的由來上,就出名在它的故事中。在六尺巷中徜徉,我幾乎忘記了自己“遊客”的身份,因為這兒幾乎沒有什麼稱得上風景的視野耐人欣賞;然而,我又非常清晰地覺得自己的周遭全被世間最美最美的風景包圍著、簇擁著、溫暖著,耳畔就反反覆覆地震響著為“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這“六尺巷”又怎麼只有桐城一處所獨有?在我們的心中,在神州大地的版圖上,處處都應該有一條“六尺巷裡家風深”的“六尺巷”;在每個人的心田裡,都應該有一條“遠親不如近鄰”的“六尺巷”——中華民族和睦謙讓的美德,閃耀著超越時空的思想光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