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打人怎麼教育?

小熙熙58091402

對於愛動手的孩子,家長可能會覺得有點奇怪:

他小一點的時候都不打人,差不多一歲半之後突然開始打人了,我們家長肯定不會教他打人啊,孩子這是怎麼了?

是我沒教好嗎?別人會不會覺得我家沒家教啊?

確實,孩子打人是很不好的行為,不僅傷害了別人,受害一方的小朋友和家長肯定不好受,孩子自己的社交也很受影響,別人都不愛跟他相處了。孩子愛打人,是一定得想辦法改正的。

可是,怎麼才能讓孩子改正呢?我們先分析一下原因。

如果自己的孩子這段時間,突然愛動手打人,我們要明白,這其實是因為孩子自我意識開始發展的一個表現,他知道:

“這是我的!我要保護自己的東西!”

“這是我的地方,我要保護自己的地盤!”

有人動了他的東西、侵犯了他的空間,他就打你、推開你!簡單粗暴、直接有效!

嗯,寶寶這時候怎麼一點都不可愛了?滿滿都是的惡意啊!

所以家長立刻批評他了:“你怎麼打人呢?打人是不對的!打人的不是好孩子……”

然後就發現:下回還打!

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

孩子的打人嘛,原因可以理解的,但行為絕不能助長

我們得讓孩子明白:

1、打人是很不好的行為。

2、被打的小朋友很痛,很傷心。

3、除了打人,還有很多更好的方法,能處理小夥伴之間的矛盾。

4、爸爸媽媽會教你更多、更好的處理矛盾的方法,爸爸媽媽也相信你能做到。

其具體做起來有下面這些建議:

首先,我們得把打人的孩子快速抱到一邊去。

孩子在打人,他的情緒很激動,把孩子抱到一邊去,至少有四個作用:

一、兩個孩子快速分開,避免了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二、抱到旁邊,遠離其他孩子,是一個相對私密些的環境,孩子比較容易冷靜下來,家長接下來教育孩子才比較有效。家長都有經驗,如果孩子還很激動,你不論說啥,孩子都是聽不進去的。
三、即便孩子犯錯了,也儘量避免大庭廣眾下訓孩子。這會讓孩子更自卑、更不信任父母,更叛逆,家長的教育也起不到好效果了。
四、對孩子來說這也是個小懲罰:“你剛才打人了,那個好玩的遊戲你不能參加,你要在這裡冷靜一下,站兩分鐘,媽媽會陪著你。”

當然,在抱開孩子、避免造成進一步傷害的同時,別忘了先替自己的孩子,跟對方小朋友和家長說一聲:對不起。

分開兩個孩子後,幫助孩子梳理情緒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打人了,是該有點適度的懲罰,但是讓他站兩分鐘,他不會願意的啊!

那麼,媽媽嚴肅地一邊陪著孩子站,一邊用幫助孩子說出他的情緒,孩子會更容易接受一些。

可以這樣對孩子說:“你打人了,媽媽知道你/很生氣/很委屈/很難過/很害怕……”如果孩子情緒激動,那麼多重複說幾次。孩子覺得自己被理解,會漸漸平靜下來。

有些成年人可能會覺得:“這孩子都把別人打了,他還有啥好委屈的?”

講個小故事:

我親眼見過一個小男孩,和另一個女孩搶玩具,搶著急了,就抓了小女孩一下,剛抓完這一下,小男孩自己就愣住了,幾秒鐘後就把頭埋進媽媽懷裡大哭。

當時並沒有人責怪小男孩,即便是被抓了一下的小女孩和她媽媽都沒責怪他,但儘管如此,不論大人怎麼勸,小男孩都不好意思抬起頭來。

小男孩很害怕,或許還有點內疚;小女孩也很委屈,很難過。

其實很多孩子也隱隱知道不能打人,畢竟家長都說了那麼多遍。

他們實在不知道除了打人,還能怎麼解決自己遇到的小矛盾。

發生了打架事件,兩邊的小朋友心裡都不好受。兩邊的小朋友都很需要家長的安慰。

打了人的小孩,更要教會他理解別人的感受孩子先能認知別人的情緒和感受,才有可能調整自己的行為。

所以,等打人的孩子平靜一點了,一定要引導他去體會對方小朋友的情緒和感受。

可以讓他看看被他打了的那個小孩子:

“你看,小妹妹受傷了/哭了,她肯定很痛,她現在肯定很傷心,我們去給她吹一吹,給小妹妹說對不起”。

剛才因為孩子太激動,是媽媽幫忙道歉的,現在等孩子平靜一些,要讓孩子自己去承擔後果,親自去給對方道歉,當然,媽媽可以陪著一起去。

如果沒有家長的有意識地引導,2、3歲的小孩子是很難去考慮別人的感受的。

即便是那個抓傷了別人,自己哭了很久的小男孩,也是因為感覺自己做了不好的事情,很內疚、很害怕而哭。如果沒有家長引導,他暫時還想不到:對面的小女孩受傷了會不會很痛、很可憐?

等孩子能體會別人的感受,能稍微懂得為別人考慮一些,我們就可以教孩子更多的、更正確的社交方式。

讓孩子明白,除了打人,我們還能怎麼做?

“球,能不能借我玩一下”

“我用我的小汽車和你換,好不好?

“等你不想玩了,可以給我玩嗎?”

“請你坐過去一點”

“我等一會兒再來問你要”……

如果孩子能主動提出這些建議,能使用這些商議性的句子,那再遇到孩子間的小矛盾和小衝突,他就知道,除了打人,還有好多、更好的處理方式呢,沒必要打人。

可以這樣教孩子:

媽媽知道喜歡小弟弟那個球,想借來玩一下是嗎?來,跟媽媽說一遍:“請借給我玩一下”。

現在媽媽帶你去和弟弟好好說一次:“請借給我玩一下”。

還可以在家裡,和孩子玩“過家家”遊戲:把手偶玩具拿出來,爸爸媽媽和孩子分別扮演一個角色,就演一個和孩子之前發生的爭執很類似的場景:小熊和小兔子都想玩小汽車,它們倆應該怎麼辦,它們可以怎麼說?

孩子在角色扮演的時候練習處理矛盾和衝突,他會更有安全感。等真正遇到實際的矛盾,孩子因為經過了大量的練習,處理起來才更有信心。

關鍵的一點就是,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參與解決,我們不能替代孩子解決問題。孩子自己要學會社交判斷,學會等待,學會原諒和寬容。

最後,孩子犯了錯,別給孩子貼標籤

千萬別給孩子貼上:“你這孩子,老愛打人”這樣的標籤。而是就事論事地和孩子討論他的行為:“你今天是喜歡那個小朋友的球,才跟他打起來的,是嗎 ?”

孩子打人,父母就打他,讓他知道有多疼這樣處理好嗎?

“你打人,媽媽就打你哦!”

“哪隻手打的,媽媽就打你這隻手!”

我們這樣做,理想的期待是:孩子自己知道疼,下次就不打別人了。

我們成年人這樣想,是因為我們大人換位思考的能力比較好,能夠推己及人。

可是對於2、3歲孩子來說,他們正處於“自我為中心”的階段,如果沒有有意識地引導,很難推己及人,為別人考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覺悟,對於2、3歲的小孩子來說,實在太高了。

這樣做,反而很有可能給了孩子一個模仿的機會。孩子會覺得:自己不好,爸爸媽媽打我,當我覺得別人不好,我就應該打別人。所以,這並不是一個值得推薦的社交示範。

有任何育兒問題,可以在評論裡留言,我真的真的會回覆哦。快關注我吧!


Carrie萌育兒研習社

建議你先觀察孩子一段時間,看看他打人有什麼規律,分析一下打人的原因,才好對症下藥。

•常見的打人原因及應對建議

1.表達能力發展不足,通過打人來表達情緒。

對於年齡小的寶寶來說,把自己的情緒或訴求表達出來,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當寶寶無法用語言準確表達自己的意願,或是用肢體+片段化詞語表達了,但是家長不明白的時候,寶寶就無法建立與成人的有效溝通,那麼就很可能會通過打人這一激烈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如果寶寶是由老人帶大的,那麼這個問題會更加突出。由於年齡或文化程度等因素的限制,老人對孩子的養育普遍重身體健康輕綜合發展,從小跟老人長大的孩子在語言表達能力方面會比較滯後一些,也就更容易因無法準確表達訴求而大發脾氣。

解決建議:如果你的孩子指著某樣東西或說著你不明白的話,你並無法理解孩子想幹什麼,孩子才開始打人,那麼家長就要努力幫助提高表達能力了。通過情緒表達繪本來幫助孩子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通過多與孩子說話互動來幫助孩子練習說話並掌握更多詞彙,通過日常表達示範幫助孩子掌握正確的表達方式,等等。

2.受到家長行為影響。

在思考孩子打人怎麼辦這個問題之前,要反思一下家長是否也有愛動手的習慣。很多時候,孩子的某些行為正是家長行為的反射。比如媽媽小時候是在父母的嚴厲管教下成長的,經常受到父母的責罵,甚至捱打,那麼當媽媽教育自己的孩子時,也很容易受到影響。

我們的上一輩比較認可的教育方式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老人更容易在孩子有不合自己心意行為時用恐嚇或者拍打等方式制止孩子,這也就無形中給了孩子一個概念:只要我對你的行為不滿意,我就要打你。

解決建議:如果通過觀察奶奶與孩子的相處情景,發現老人確實有通過打手拍胳膊制止孩子行為的習慣,那麼不妨與老人聊一聊,老人能夠通過溝通改變自己行為最好,如果老人無法改變,那就只能由父母多多引導孩子。

比如寶寶去摸一把剪刀,媽媽制止孩子,孩子開始打人。媽媽可以摟住寶寶,直視他的眼睛告訴他:你打人是不對的,你可以告訴媽媽你想要做什麼,是想摸一摸剪刀,還是想要把它拿到一邊去?經過一段時間的行為影響,淡化海子心中已經形成的"只要我對你的行為不滿意,我就要打你"這個概念。

3.家長對孩子過度寵溺,孩子通過打人來換取大人的妥協。

這在有老人參與共同帶孩子的家庭中非常常見,一旦孩子因為訴求得不到滿足而大哭,馬上舉手投降。比如孩子想要一個玩具,媽媽因為價格過於昂貴或家中已有相同玩具而拒絕,寶寶就會通過大哭大鬧這類激烈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如果老人在身邊說上一句買吧,媽媽堅持不買,孩子很可能就開始打媽媽了。

解決建議:說來說去還是隔代教育的問題,但是教育孩子本來就是父母的事情,也不能全讓老人來背這個鍋。一旦發現孩子通過打人來換取大人的妥協,就更要堅持絕不妥協,通過冷處理讓孩子認識到打人並不能達到目的。


壯壯專用號

Hello親愛的寶爸寶媽,蜜桃姐姐來咯!

很多爸媽面對孩子攻擊別人的行為,一定又驚又擔心。其實孩子的打人行為一般是事出有因的、或者是成長髮展過程中一定會發生的。還是嬰兒時期的孩子所做出的動作,一般是為了生存或者說是吸引爸爸媽媽的注意。再大一些,這種攻擊性的行為可能就是從父母、親人甚至是節目中看來而模仿的,這時候,就需要父母好好反思了,是否讓孩子不經意間解除了不該接觸的暴力行徑。蜜桃姐姐也整理了一些方法應對孩子的攻擊行為,父母可以參考。

  • 適時阻止→指明適當行為→鼓勵好行為

1.大人必須表情嚴肅發出制止的提示,可以是警示聲或說‍“不行”。

2.明確說出及示範適當行為,例如‍“我喜歡你溫柔地拿妹妹手上的玩具”。

3.再給一次機會,孩子操作正確要給大大鼓勵!

  • 接納情緒→瞭解事件→討論和解,學會道歉→肯定努力

1.試著理解和同理孩子的情緒,幫孩子說出心情,例如‍“你現在很想要這個玩具”、‍“你感覺很著急、生氣”。

2.問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或向老師打探事由。

3.與孩子聊聊為何不能傷害別人、為什麼傷害人後必須道歉,說說道理或看看相關繪本,也示範和鼓勵孩子道歉。

4.當孩子確實道歉後,肯定其負責任的行為。

  • 參與生活,選擇適當節目,影視要分級

孩子看什麼,家長當然要一起看過,親身鑑定節目內容的適當性。 只是,爸媽們也要注意孩子收看電視和平板的時間,畢竟最重要的,是人與人真正的互動,最奢侈的,是人與人的關係,不是跟電視的喔!

  • 大人以身作則,你溫柔,孩子的心也會柔軟

孩子的雙眼總會映著爸媽的身影,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他們會看著大人怎麼對待人,如何表達所欲、處理情緒、化解衝突,若是常用打和威脅的處罰,孩子也會學到以攻擊處理攻擊的!


蜜桃姐姐

如果你的孩子在兩歲以下,請跟他說,不要這樣子,會傷到人,說對不起。給予讚揚,“對,這樣做就對了,真棒。”把它放在自己身邊幾分鐘,這樣他就不能參與玩或打人,只好看著別人玩。

如果孩子兩歲多了,在確保四周沒有東西傷害到他的時候,忽視他的行為,不要試圖和他談話或勸說他,他不是一個成年人,理解不了,要等到他的怒氣著逐漸消散後再參與進去。


立規距,和孩子約定,做到不打人給予獎勵,一旦打人了要懲罰。


燕媽小窩

首先分析孩子打人的原因,到底是誰的錯,然後大人一定要冷靜下來,不能跟著生氣,否則是難以解決問題的。跟孩子多交流,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很多事情是可以用口解決的,多樹立孩子的價值觀和生活觀,建立孩子的自信。


盪鞦韆的長頸鹿

我們班也有打人的孩子,但是不嚴重,我覺得吧,無論什麼事情都要問清楚原因,事出總有因,然後各種反問他,今天隔壁班的一個學生被拉著進辦公室說是又打人了,但是午飯之後碰到我,就找我閒聊,我就問他為什麼又打人了,他說的是和另一個人玩鬧,然後一不小心打著旁邊的人了,然後就是因為脾氣衝沒道歉。對於這種,問題就不是打人了,而是要換一個角度教育他們了。


美眉先森

我先聊聊小孩被打的事情吧,不知道大家是怎麼教育的,我家孩子前幾天在幼兒園被一個大一點兒的男孩子欺負了,哭哭啼啼的找老師,老師就給我打電話了,到了幼兒園問明白什麼情況以後,我告訴我的孩子,他這種沒有道理的暴力,你不應該忍讓,他也沒比你高多少,也不見得比你有力氣,你應該打回去,讓他知道你並不是好欺負的。上面就是我對孩子的教育方法,小孩子打不打人,取決於因為什麼,絕對不能允許孩子胡亂打人,欺負別的孩子,這種一定要教育,告訴他這樣是不對的,對於那種胡亂打人的孩子,如果你們的孩子都勇敢的還擊,相信他吃過幾次苦頭以後也不敢隨便打人了。就這樣。


小八戒529

肯定是不對的,這是父母教育的一種欠缺 首先要從父母自身的問題尋找答案所在 然後對孩子進行身心合一去教育他,而不是想快速的去解決這個問題 一天一天的慢慢來 教育孩子要循循誘導


用戶271587870

隔代教育就是會有這種隱憂。

當孩子打人的時候,明確告訴他這樣會讓對方不開心,也會覺得痛,家長也可以模仿他的方式打他一下,問他痛不痛?喜不喜歡讓別人打?如果他說痛了,那就告訴他別人也會覺得痛,也會不喜歡,所以以後不要這樣了。

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大哭來解決問題,一般都是家長太寵溺導致的,個人認為可以冷對待,必須讓他知道不是所有事情都是能用哭去解決的。到他哭到差不多的時候(就是開始往家長身上靠了,或者開始有意無意想要個“下臺階”時),就可以去抱抱他並安慰他:爸爸媽媽知道你不開心,媽媽(爸爸)不是故意要罵你的,爸爸媽媽也很愛你,不捨得打你罵你。等他哭停了之後就對他進行教育。

平時我女兒無理取鬧的時候我都是採取這種方式,希望對您有點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