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吃螃蟹,寶馬獲得自動駕駛路試牌照背後透露了什麼信息?

哪有什麼一夜成名,無非就是未雨綢繆、 厚積薄發。

首吃螃蟹,寶馬獲得自動駕駛路試牌照背後透露了什麼信息?

5月是一個多事之春,每天輪番轟炸的內業新聞,讓同行驚呼忙不過來。在美國自動駕駛發生傷害事故之後,自動駕駛路測再一次以刷屏的形勢進入大眾視野。5月14日,寶馬正式獲得上海市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測試牌照,開創了跨國整車製造商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先河。

據悉,BMW 7系是執行路試的最新原型測試車輛,並已經針對中國路況進行了升級改造,先期5月投入使用2輛,到今年年底將陸續增至7輛。該車此前已在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範區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試驗,測試項目整體通過率超過99%。

早期準備

首吃螃蟹,寶馬獲得自動駕駛路試牌照背後透露了什麼信息?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為推動品牌在自主駕駛技術領域的發展,寶馬早在十幾年前就已開始謀劃。

2006年,搭載了BMW賽道訓練系統(BMW Track Trainer)的BMW3系首次在霍根海姆賽道上展示了全自動駕駛。三年後的2009年,寶馬集團在全球難度最高的汽車賽道——紐伯格林北環賽道上同樣進行了全自動駕駛科技演示。

2011年,在沒有駕駛員干預的情況下,一輛寶馬集團研發與技術部門的測試車輛在慕尼黑和紐倫堡之間的A9高速公路上進行了公開路試。2012年,寶馬集團在上海成立設計工作室和智能互聯駕駛研究院。

首吃螃蟹,寶馬獲得自動駕駛路試牌照背後透露了什麼信息?

寶馬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研發投入從未鬆懈。在寶馬2017年財報中顯示,2017年寶馬在研發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方面的支出增加,使得當年費用較2016年上漲18.3%至61.08億歐元。

在三月寶馬年度新聞發佈會上,寶馬方面也斬釘截鐵表明了其未來深耕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開發領域的決心,“寶馬每年在投資方面將保持百萬歐元級別的三位數高位增長,這些資金將用於研發新車型以及投入在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的開發領域。”

如果深入瞭解,近兩年寶馬在自動駕駛研發上所做的努力,也就更能理解寶馬為何會是首個獲得自主駕駛牌照的國際整車製造商。

2016年,寶馬集團與英特爾以及Mobileye建立起行業第一個開放式的自動駕駛研發平臺。截至2017年下半年,寶馬在全球共投入40輛自動駕駛測試車輛。

2018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寶馬集團進行了第5級自動駕駛車輛的演示。

2018年4月,寶馬集團自動駕駛研發中心正式啟用,涵蓋從軟件開發到道路測試各個領域,為最終實現無人駕駛(第5級自動駕駛)提供全方位支持。

實現第5級自動駕駛的安全技術要求

首吃螃蟹,寶馬獲得自動駕駛路試牌照背後透露了什麼信息?

第5級自動駕駛是什麼樣的概念?在進入車內實施操作的時候,都不需要駕駛員干預運作,上車後你該幹嘛就幹嘛, 出發前輸入所需達到的目的地,車輛會自行前往;在寶馬計劃中,該系統還可控制多種車輛功能,包括鳴笛、閃燈、鎖閉車門等。到那個時候,司機算是真正失業了。

本土化佈局加速

首吃螃蟹,寶馬獲得自動駕駛路試牌照背後透露了什麼信息?

在寶馬獲得自動駕駛路試牌照的第二天,投資2億元的寶馬(中國)研發中心在京落成,這兩個舉措都可以看作是寶馬“在中國、為中國”本土化研發戰略的進一步深化。

首吃螃蟹,寶馬獲得自動駕駛路試牌照背後透露了什麼信息?

寶馬(中國)服務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邵儒廷亦表示:“寶馬集團一直遵循‘在中國、為中國’的研發策略,通過在北京、上海、瀋陽三地的研發佈局,已經形成了完整的、以客戶為導向的和麵向未來的研發體系與能力。”目前,寶馬集團位於上海的自動駕駛研發團隊有超過60位該領域的專家。

據外媒專訪報道,2018年寶馬研發開支將進一步提高,約佔銷售額的6.5%到7%。這可以說是相當大的一筆投資,70億歐元(約合551億人民幣),相當於與2011年和2012年研發支出的總和。加大研發投入的背後,也表露了寶馬欲爭中國豪車老大的決心。

德系豪車三強,自主駕駛誰主浮沉?

首吃螃蟹,寶馬獲得自動駕駛路試牌照背後透露了什麼信息?

寶馬的競爭對手,一直以科技為核心的奧迪,在這方面也有其搶眼的一面。去年年底上市的全新一代奧迪A8(海外版),便搭載Level 3級自動駕駛技術,這是市場上首款運用該技術的量產車,相對還在測試中的寶馬、奔馳,奧迪殺回一局。

如果是從過往的測試看,奧迪也可以拿出一張漂亮的成績表。

2009年,一輛命名為Shelly的測試車奧迪TTS,以210km/h的速度創下了當時自動駕駛汽車的最高速度記錄。

2010年,自動駕駛車Shelly又在美國知名的派克峰山路賽道上完成了27分鐘、20公里的自動駕駛測試路程。

2014年,奧迪RS7自動駕駛概念車以比賽速度在霍根海姆賽道完成了整圈行駛,最高速度達到240km/h。

2015年5月,名為“魯班”和“孔明”的奧迪A7自動駕駛汽車駛入中國,並在上海的交通擁堵路段,完成汽車智能引導駕駛。

首吃螃蟹,寶馬獲得自動駕駛路試牌照背後透露了什麼信息?

而在研發方面,據瞭解到2025年,奧迪將向電動化、自動駕駛和數字化等戰略領域投資400億歐元。奧迪與Nvidia合作,目標是在2020年真正實現無人駕駛,這個時間,與寶馬計劃實現第5級自動駕駛的2021年相當。

首吃螃蟹,寶馬獲得自動駕駛路試牌照背後透露了什麼信息?

奔馳自動駕駛概念車F015

德系豪車三強另一選手---奔馳。在自動駕駛方面,並沒有過多的進行路試,以博得公眾關注,但其實奔馳也在悶聲做事,早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奔馳就已經開始實驗無人駕駛汽車。

2015年CES展上,奔馳首次展出了其面向未來的全自動駕駛概念車——F015。

2016年初,3輛奔馳E級車獲得了內華達州發放的全球首張自動駕駛標準生產乘用車牌照。

2017年4月,奔馳母公司戴姆勒宣佈與汽車供應商博世達成合作,共同開發完全的(L4或L5)自動駕駛技術。

從對三個品牌的梳理中可以看出,無論是寶馬,還是奧迪、奔馳,都有自己的規劃和佈局。作為德系豪車陣營的鐵三角,即便是在未來,也許都會一直這樣相愛相殺下去,其中一個偶爾領先,另一個便迎頭趕上。而在消費者看來,和互聯網企業實施路試相比,無疑對擁有豐富造車經驗的傳統車企更加信任。

首吃螃蟹,寶馬獲得自動駕駛路試牌照背後透露了什麼信息?

寶馬研發中心的落成,以及路試牌照的取得,都預示著寶馬在自動駕駛研發上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未來在華髮展可期。當然,在各大企業放開手腳大搞自動駕駛技術之時,也不可忽視了安全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