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方过节一言不合就吃饺子?且看论饺子的重要性

为什么北方过节一言不合就吃饺子?且看论饺子的重要性

下面,给大家总结一下关于饺子在各大、小节假日中扮演的角色!

1、元旦——吃饺子

在中国,元旦节一般都会吃饺子和年糕,吃饺子,寓意为“交子”,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辞旧迎新的意思。

2、北方小年——吃饺子

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此外,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

3、除夕——吃饺子

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

4、大年初一——吃饺子

俗话说“初一饺子初二面”。年三十晚上十二点以前要包好饺子,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5、破五(正月初五)——吃饺子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我国不少地方的民间食俗是吃饺子。在一些地方,包饺子也俗称“捏小人嘴”。因包饺子时,要用手一下一下沿着饺子边捏,据说这样可以避谗言。 “破五”吃饺子,寄托着人们的新春期盼,那就是在新的一年里,不辞劳苦勤勤恳恳便能过上好日子。

为什么北方过节一言不合就吃饺子?且看论饺子的重要性

6、正月十五(元宵节)——吃饺子

正月十五到了,北方有吃饺子的习惯,河南人有“十五扁、十六圆”的元宵节习俗、传统,所以正月十五应该吃饺子。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7、二月二(龙抬头)——吃饺子

饺子有的形似元宝,有的形似耳朵,龙抬头这天吃饺子称之为“食龙耳”。“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在“龙抬头”这天,讲究吃“肉菜饺子”,即馅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谐音“有财”,寄语新年财源滚滚之意。

8、头伏——吃饺子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头伏必吃饺子。夏天来啦!快吃饺子!

9、立秋——吃饺子

俗称的过了苦夏,要贴秋膘,先来一顿饺子!秋天来啦!快吃饺子!

10、立冬——吃饺子

立冬则有吃水饺的风俗。立冬时,包饺子,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

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所以《礼记》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说法。冬至,中国古有“冬至节”的风俗。

11、冬至——吃饺子

为什么北方过节一言不合就吃饺子?且看论饺子的重要性

其实,北方也不是所有的节日都是吃饺子的,是吧,而吃饺子的节日也是基本集中在秋冬季节。你有没有发现,为什么北方人,基本上可以说是一言不合就吃饺子,我觉得一方面是已经形成了一种风俗习惯,另一方面,饺子代表着团圆、美好的象征,“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当然,平时也是经常吃饺子的,真是“好吃不过饺子”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