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的甏肉和濟南的把子肉有什麼區別嗎?

lylun

濟南把子肉和濟寧甏肉都是當地的特產,相信很多朋友在面對它們都會有傻傻分不清楚的時候,但是它們同樣是山東美食重要組成部分,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它倆的區別。

而濟寧的甏肉則是相傳起源於水泊梁山,因為梁山兄弟都喜歡吃肉就酒,加上山上的人實在是太多,伙伕就想出來了一個簡便的做法,將大塊的肉放到大甏裡燉著,於是就有了甏肉。

在做法上,這兩種美食也存在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是原來都是用豬肉做出的美食,但本本質的區別是甏肉其實是一種藥膳,甏肉的用料採用了一些藥材,像白芷,肉桂,肉蔻,香葉,甘草,桂皮等。把子肉的原來就是一些家常調料。在口感方面,把子肉的特點是醬香濃郁,雖有肥肉但是卻肥而不膩。甏肉藥香濃郁,爽滑至極,同樣也有不油膩的口感。從視覺上來看,把子肉的顏色更深一些,而甏肉的顏色更淺一些。


濟南時報

說起濟南、濟寧的名吃,不得不提的就是把子肉和甏肉。作為資深吃貨的你們,把子肉和甏肉常常傻傻分不清。今天就來區分一下

濟南把子肉,號稱起源於東漢末年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張飛為了慶祝拜把子,把豬肉、豆腐等等扔在鍋裡燉了一鍋,於是,把子肉就出現了。後來傳到了山東,由於濟南人愛醬油,把子肉講究用醬油來烹調,不放鹽。在只有醬油八角的桶中燉熟。它的特點:鹹香,醬香濃郁,香氣撲鼻,肉更緊實,更勁道一些,顏色更偏向於黑色。

濟寧甏肉乾飯

,號稱是起源於水泊梁山。梁山好漢的終極目標就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但是山上大大小小的頭目太多了,伙伕忙不過來,就把大塊的肉放到大甏裡燉去了。濟寧甏肉的特點:藥香,爽滑至極,不油不膩,入口既化,瘦肉部分相對沒有那麼勁道,顏色要淡一些。

不管把子肉還是甏肉,好吃才是硬道理,有空我帶著你,你帶著錢咱一起吃吧。


威海那點事兒

這個五一,濟南突然在抖音上火了,小夥伴們突然擔心濟南把子肉要漲價了。

作為山東地方傳統美食小吃的濟南把子肉,和濟寧甏肉,從選料到製作,大同小異。

最根本的區別在於味道:濟南把子肉是醬香味道,濟寧甏肉是藥膳味道。

相同點是:

1,都是選用帶皮五花🐷肉。

2,都與幹米飯搭配。

3,都有配菜。

4,都是當地街頭巷尾的小吃。





濟寧甏肉起源於元朝。

甏(bèng),即陶器。甏肉即是將肉置於陶器內烹煮而成。

甏肉烹製佐料有白芷,肉桂,肉蔻,香葉,甘草,桂皮,八角,草果,醬油……等。

五花肉切片、捆紮、焯水兩遍。與佐料一起放入陶罐(今多不鏽鋼桶)大火煮開,小火慢燉而成。

濟寧甏肉配菜有面筋肉丸,肉卷(油豆皮卷肉糜做成的肉卷),豆腐塊,煮雞蛋等。

最突出特點是藥膳味濃郁。五花肉肥而不膩,配菜吸入肉香、藥膳味,脫胎換骨,別具風味。




入口銷魂的濟南把子肉

傳統濟南把子肉佐料有大蔥,薑片,冰糖,醬油,桂皮,八角等。

五花肉切片、用蒲菜捆好。(這是把子肉名字來歷的依據。說起源於桃園三結義是講故事)

五花肉焯水、過油炸變色晾乾。炒糖色醃製。與佐料一起大火煮開小火慢燉。(這一程序與紅燒肉也相同)

為了追求醬香醇厚,濟南把子肉老傳統工藝使用的醬油要經過日曬蒸發水分。烹製不使用鹽。

濟南把子肉的配菜有面筋,茄子,辣椒,豆角,炸雞蛋,四喜丸子等。

最突出特點是醬香味濃郁。



五花肉肥而不膩的秘訣是:

1,先過油炸/炒一下,把過多的肥油煎出來。

2,最後的小火慢燉/煨也有同效。


美食與美貌

都吃過,吃得最多的是把子肉,從一開始吃三點到吃薛氏三八到吃蒲草到超意興,也不知道是因為超意興得店多經常吃還是什麼原因,就覺得超意興得好吃不貴(5元),偶爾也會去找三點得店吃吃,各有各得風味吧,超意興得把子肉味道適中,有勁道,尤其是五花得。三點的肉偏鹹,軟和,在米飯裡一調就感覺能化了一樣,都是我比較愛吃得。濟寧甏肉乾飯吃得少,感覺偏淡偏軟,也有可能是店都不大,又不是連鎖快餐店,覺得不乾淨,所以吃得少。供參考,不過到濟南一定要嚐嚐把子肉,超意興基本上到處有,三點得店不多,均價吃一頓十來快錢吧,很實惠。


ffd119

首先我是個濟南的學生,沒去過濟寧,只在濟南吃過不少把子肉

把子肉是濟南名吃,不用多說,是濟南人都非常喜愛的下米飯的肉食,肥瘦相間,香濃無比,其中,以超意興和拜把子的把子肉獨具特色,口味獨特,如果來濟南吃把子肉,首推超意興和拜把子兩家店。

至於濟寧的特吃不了解,應該兩者相當,各自有各自的美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