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养的铁线莲三年都不开花,我这样一整,保证不久后见花苞!

早之前,朋友就不想要这颗铁线莲了,因为它一直装树,苗龄快三年了却从未开过一朵花。见过装树的藤本欧月,可还从没见过装树的铁线莲,我对她说:“别急啊,等等它就开花了,不信你等一段时间看看,给我来帮它料理料理。”

这天,朋友终于忍无可忍,把那颗装树的铁线莲扔给我了。

朋友养的铁线莲三年都不开花,我这样一整,保证不久后见花苞!

看到实物,我还是吃了一惊,净高1.2米的爬架上布满郁郁葱葱、光鲜嫩绿的叶片,却连一个花苞的影子都没有,只有购物记录还能证明它是南欧系的索利纳。我决定发扬挖挖党的作风,倒出来研究一下盆土内的秘密。

挖掘结果让我哭笑不得,盆底用一张湿纸巾堵着底孔,布满发霉的黑点,包住根系的黄泥土球和之后添加的泥炭介质泾渭分明,根系松散、黯淡发灰。不过导致不开花的根本原因,我想还是日照不足,这是闺蜜阳台小花园的硬伤,真不怪她。

对比一下,如下两图发灰松散的根系和健康金黄的根系。

朋友养的铁线莲三年都不开花,我这样一整,保证不久后见花苞!

朋友养的铁线莲三年都不开花,我这样一整,保证不久后见花苞!

我抖掉旧土,剪掉过长的老根,盆底铺一层陶粒,换上为铁线莲调配的专用介质,再添上魔肥……

如果它会说话,它一定会向我哭诉它的悲惨遭遇,然后仰天长叹:“我终于弃暗投明了!”而且我相信它会很快就会争气地见花苞!

朋友养的铁线莲三年都不开花,我这样一整,保证不久后见花苞!

很多新手觉得花儿难养,其实养花的关键在于土壤(介质)、阳光、空气和水。

对于盆栽为主的阳台党、露台党而言,植物根系的生长环境与地栽有着无法跨越的鸿沟,土壤(介质)尤为重要。

土壤中的水、氧气的交换直接关系着植物的生存。

土壤中的微生物与各类元素决定着土壤的结构与营养。

土壤的温度影响着营养物质的传输。

因此,在空间与时间都相对有限的小花园里,我提倡审慎的选择花盆质地和种植介质。

此外,任何介质、泥炭土在使用1-2年后都会出现盐碱化、养分失衡的问题,农业种植里提倡“轮作休耕”,因为高强度单一的使用会造成土壤退化,土壤也需要休息和改良。

在空间有限的阳台、露台花园里,无法实现“轮作休耕”,就需要每年给盆栽花卉更换1/4-1/3的新介质。废旧介质不用扔掉,可以找一个大花盆,大塑料袋也行,将介质与有机肥混合起来进行“休息和改良”,大半年以后用于种植各类草花、月季、绣球都是极好的。

朋友养的铁线莲三年都不开花,我这样一整,保证不久后见花苞!

通过这盆装树的铁线莲,我还看到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植物自带的原土与新加入介质的质地差别较大时,如果换盆没有适当修剪、打散根系,会造成水和营养物质无法渗透,植物服盆困难,尤其是铁线莲、月季这类对介质相对敏感的花园植物。

就拿铁线莲来说,如果买的多了,你就会发现到,来自北方的铁线莲自带的介质多半是草炭土+黑泥,长三角的繁殖基地则大多数使用泥炭土+珍珠岩+松鳞,更专业一些的会用泥炭土+珍珠岩+稻壳碳,欧洲原装进口的铁线莲则使用纯泥炭土。这些与当地的气候、养护方式与经济性有关。

但到了我们的花园里,需要你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和不同植物的需求来调整。

比如纯露养的铁线莲,最关键的是排水和透气,硅藻土和稻壳碳能帮上大忙,保水保肥又需要赤玉土和鹿藻土来平衡,绿沸石能预防烂根,麦饭石可以改良土壤机能。再比如绣球耗水量大,适当添加松鳞和蛭石能降低浇水劳动量。

但前提是抖掉原土、打散根系、适当修剪,还是拿铁线莲为例,这个季节可以先控水3-4天,盆土相对干燥后更容易操作,用抖、拍的方式去除原土,底部盘结特别紧密的部分可以剪掉,对于厚重无法抖掉的黑泥,可以放入水中漂洗去除。处理好的根系不用像梳头发一样根根分明,但至少是清爽松散的,换入新盆新介质后,在浇定根水时可以兑入噁霉灵、苯胺类杀菌剂防立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