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伦·卢的成功和失败,其实全都源自“乔丹法则”

泰伦·卢的成功和失败,其实全都源自“乔丹法则”

乔丹法则是NBA史上最著名的防守策略,由一代名帅查克·戴利发明创造,用来对付迈克尔·乔丹。

在乔丹越过活塞的禁锢之后,乔丹法则也随之成为了历史名词。但这套防守法则的生命力远远超出了名字本身,这套法则中包含的一些经典防守策略,比如长人扩出延阻,强硬夹击持球人等著名招式,在被戴利创造出来后,由帕特·莱利在纽约尼克斯和迈阿密热火发扬光大;至今依然拥有顽强的生命力。

原因很简单,在乔丹之后,优秀的锋卫摇摆人层出不穷,曾经用来对付乔丹的精密罗网,用来对付乔丹的接班人们,也非常合适。在如今这个外线持球手大行其道的时代,这种防守策略更是被许多球队青睐。

在今年的季后赛中,就至少有两个最显眼的例子。

——鹈鹕对开拓者双枪实行双人包夹,让常规赛场均25分的利拉德系列赛场均仅得18分,命中率惨不忍睹。麦科勒姆除了在最后一战得到38分之外,其他场次和利拉德也是难兄难弟。

——骑士在泰伦卢上位之后,对包夹持球人无比狂热。2016年总决赛靠这一招逆转夺冠不提。今年首轮第一场,被奥拉迪波砍了32分之后,接下来四场,场场强硬夹击,让奥拉迪波的场均得分和命中率直接向利拉德看齐。天王山之战更是跌到冰点,15投2中。

这是夹击持球人。至于说长人扩出延阻,就不用举例子了。在这年头,你随便找一场比赛,都能看到中锋防到三分线附近的镜头。

泰伦·卢的成功和失败,其实全都源自“乔丹法则”

既然夹击的威力如此强大,为什么很少被大规模使用呢?因为夹击是一种极端的防守策略,局部二防一,就意味着其他位置在局部三防四,一旦轮转失误,就会漏出空挡。在常规赛状态下,教练们普遍先求稳健,自然不会轻易使用夹击。

——那么,鹈鹕为什么敢用呢?第一个原因,是浓眉强大的机动能力,能在三分线和禁区之间跑跳如风,不怕漏人。但这其实不是最重要的原因,一个人运动能力再强,长时间这样玩也是力不从心的。真正重要的原因是,开拓者的锋线球员非但没有什么自主进攻能力,连定点远射也不够准;他们接到双枪传球之后,杀伤力非常有限。所以,我们虽然多次看到鹈鹕因为夹击利拉德而漏了射手,或者被开拓者内线切入禁区,但这点代价非常有限,不足以让鹈鹕改变策略。

这就是乔丹法则的第一个秘密。

——其实当年老早就有人看出来了:“活塞敢那样夹击乔丹,不仅仅是因为乔丹太强,也是因为公牛太弱。”

而如今,双枪远不如乔丹,而开拓者说不定比当年的公牛还弱——那支公牛虽然被活塞淘汰三次,但当时是能打到分区决赛的。而且活塞是当时的连续两年总冠军。

——既然如此,将军顺手抽车,鹈鹕何乐不为?

泰伦·卢的成功和失败,其实全都源自“乔丹法则”

在2003年马刺VS篮网的总决赛之前,篮网主教练拜伦·斯科特说,我知道夹击邓肯我们会死得很惨,但如果不夹击,我们会死得更惨。

——这就是乔丹法则的第二个秘密。在将军抽车之外,还有舍车保帅。

泰伦卢被无数球迷问候了无数次,但依然坚持夹击持球人。并不是因为卢员外真的是个傻帽,连球迷看到的东西都看不到,只是因为,在这样一支骑士队里,卢员外其实也很难有更好的选择。

原因很简单,夹击,在战术意义上,可以强力压缩对手的活动空间和传球视野,让对方的战术运作陷入暂时停顿。对于老迈的骑士而言,与其被对手牵着鼻子走,不如主动出击。如果你觉得疑惑,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

——在大卫·布拉特执教期间,骑士的防守联盟第二。那时候的骑士,是不喜欢夹击持球人的。

因为当时的骑士有一个纯正的护框中锋,俄罗斯名将莫兹戈夫。防守球员只需要像收费站一样,护送着对手进入禁区,就可以等着大中锋拍苍蝇了。而不需要在外线主动漏出空挡去夹击。

这种防守,非常考验对手的单挑能力,基本上很少漏出空位;比夹击稳健得多。再往前推几年,詹姆斯在热火时期的主要对手,印第安纳步行者,也是这种防守策略。因为他们的禁区站着218公分的希伯特。

但莫兹戈夫面对勇士五小阵容时,防不到外线去,缓慢的弱点被勇士针对。以勇士为头号假想敌的骑士,最终在泰伦卢上位后弃用了莫兹戈夫。之后的勒夫也好,特里斯坦·汤普森也好,都不是真正的禁区守护者。于是终于开始玩夹击持球人了。

——如果你看球早几年,一定会记得,勒布朗·詹姆斯在迈阿密打球时,热火为了将詹姆斯的个人能力最大化,也喜欢使用小个阵容,所以那支热火也喜欢夹击持球人。无非那时候的热火,拥有巅峰期的詹姆斯、韦德这种蝙蝠侠,所以夹击的效果要比如今这支老迈的骑士好得多了。

换言之,既然用了小个阵容,在防守端就需要靠速度弥补高度不足。夹击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勇士的外围防守无比均衡,但上了五小阵容之后,也需要快速收缩到禁区进行局部联防,也就是夹击的加强版本来保证禁区安全。

这就是泰伦·卢面临的最基本的情况。他并非不想改善,而是不能,骑士的情况和布拉特时期不同了,和布拉特时期比防守,是没有参考意义的。和2016年夺冠时相比,骑士核心球员的年龄更老了,心气也下滑了,生龙活虎的特里斯坦·汤普森更是已经毁于酒色。更重要的是,欧文的出走引发了阵容架构坍塌。动了大手术也没能补回来。在这种局面下,骑士的夹击强度,以及其他球员轮转速度,都已经不能和气势如虹的2016年总决赛相比了。夹击效果自然也是天差地别。

便是如此,泰伦·卢并不是不懂战术。至少,他当然比喷他的球迷们懂得多了去了。

泰伦·卢的成功和失败,其实全都源自“乔丹法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