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博士每天都在做什麼?

用戶65292723

雖然都是博士,但是理工科博士和文科博士的日常生活完全不一樣,理工科博士或許會整天泡在實驗室裡面,但是文科的博士給一般人留下的感覺卻是仙風道骨般的整天無所事事,其實文科博士每天也是有很多活要做的,只是這些活一般人看不到。那麼,文科博士每天到底在幹些什麼事呢?

首先得將文科博士的範圍給定義一下,因為文科按照大的方向又可以分為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學科的博士因為學科差異每天所從事的事情也是不一樣的。

首先來講一下人文學科的博士每天大概會幹些什麼呢?

人文學科包括中文、歷史、哲學、考古等一系列基礎學科。讀這些學科的博士生,每天的基本生活當然是要大量閱讀文獻,而且是需要讀一手的原著。所以,人文學科的博士生或許每天在圖書館、檔案館中要泡很長的時間。走近一看,或許會看到人文學科的博士手捧一本泛黃的老書,在那邊尋章摘句。當然,人文學科的博士生因為每天接觸的都是些文史哲的東西,所以思想可能會更深邃一些,偶爾發一些朋友圈也是一般人所看不懂的。

但是,社會科學的博士生的每天正常生活則又會是另一番景象了。因為社會科學強調調查與實踐,對於文獻的要求並沒有人文學科那麼強烈,所以社會科學的博士生或許每天都會瀏覽各大網站掌握最新資訊,然後通過網絡去查一些國外最先進的研究。因為社會科學的研究前沿一般在西方或者日本。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社會科學的博士生在外地做一些實地調查,這種調查的術語叫做“田野調查\


青年史學家

剛好是文科博士兼高校青椒一枚,對這個問題有些感同身受。

中國的博士分為理工科博士和文科博士。獲取了博士研究生學歷證書和博士研究生學位證書者為博士。博士生不在此列,位高權重的讀博者也不在此列。

通常,國人從功利主義角度認為理工科博士比文科博士價值更高,那是因為對這個群體知之甚少。在讀博士前,我周圍的文科女博士在博士公寓做飯,男博士看電視,一度以為這個群體的生活十分士大夫化,輕鬆愜意,其實不然。

從經濟角度來看,文科博士投入多,回報少。無論是科研項目的經費還是安家費、科研啟動經費都遠遠低於理工科博士。我們的高校體制直接照搬西方,各種考核模式基本是服務於理工科。國家社科青年基金三十五歲,而國家自科青年基金則是四十歲。文科課題少、經費低。而文科又需要長時期的投入、沉澱,理工科基本是三十五歲前就可以出成果了。

理工科泡實驗室,寫報告是常態。人文社科則需要長時間閱讀文獻,積累數據,查閱資料,寫論文。社會科學還需要田野調查,寫工作日誌。當下的高校體制存在太多問題,這是教育學家和政府官員急需解決的。《無問西東》去年大熱,其實販賣的是一種缺失的大學精神。古人講究述而不作,現在高校對教師的考核十分嚴格,導致各種學術抄襲、腐敗層出不窮。

文科博士的一天可能忙忙碌碌卻毫無收穫,因為他們從事的本來不是短平快的工作。公眾對他們的誤解也遠高於理工科博士。一個社會的寬容度與其現代化程度成正比,其實在西方,從事文科的一般家庭條件在社會中等水平以上,它是一種餘裕的產物,以之為稻粱謀確實很辛苦。更不用說那些文科博士生了,他們基本掙扎在貧困線上,出去代課、做兼職,甚至代寫論文的都有。


又是烏鴉的雜醬麵

基本狀態:

看文獻+收數據+分析數據+寫論文=一天完結

單身狀態:

看文獻+收數據+分析數據+寫論文+食飯+睡覺+打遊戲/打手槍=一天完結

非單身狀態:

看文獻+收數據+分析數據+寫論文+食飯+睡覺+搞搞兒女私情=一天完結

趕論文狀態:

幾乎不睡覺=一天結束

被拒稿狀態:

打開郵箱+心情沮喪=一天完結

修改論文狀態:

看評審意見+心裡一千隻草泥馬路過+吐糟改不完呀~~~~~=一天完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