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季度各省GDP回顧,哪些觸底反彈,哪些正在谷底?

2018年一季度各省GDP回顧,哪些觸底反彈,哪些正在谷底?

山川網:2018年一季度全國各省經濟數據前不久已經公佈。數據公佈方自然是國家及各省統計局,表格方面,時間原因我就不再進行重複製圖,21財經的表格做的還是不錯的。

直接進正題,重點信息提煉

2018年一季度各省GDP回顧,哪些觸底反彈,哪些正在谷底?

【一季度各省經濟總量排名】

2.有不少朋友也私下與我溝通過關於一季度各省份經濟總量的變化問題,表示與2017年全年的排名情況差異還是比較明顯。比如湖北、上海、陝西、重慶、遼寧等十幾個省市的全國排名都有明顯變化。其實大家並不用對一個季度的排名特別在意,這主要和各省經濟總量名義增速和各省市產業結構造成的不同季度增長差異息息相關。

3.需要注意的是,頭部省份的產業轉型進程正在緊鑼密鼓中進行。宏觀層面,對於廣東、江蘇這樣的省份,在產業結構上的要求越來越高。舊的勞動密集型工業和固投拉動經濟的方式,正在加速被轉型。

4.一季度全國平均增速為6.8%,18個省份一季度GDP跑贏全國。低於全國平均增速的省份有黑龍江、甘肅、遼寧、海南、內蒙古、吉林、天津(<6%);河北、山西、新疆、山東、北京(6%-7%)。重慶2018年一季度經濟增速為7%,比去年同期也降低了3.5個百分點。

2018年一季度各省GDP回顧,哪些觸底反彈,哪些正在谷底?

【一季度各省經濟增量排名】

1.從一季度各省經濟增量來看,山東與廣東、江蘇之間的差距似乎很小。背後原因在於,由於三省的產業結構差異,廣東、江蘇兩省的四個季度的經濟增量分配並不均衡。參考往年的規律,越往後面的季度,兩省的增量將越大。

2.水分擠得早,好處少不了。一季度最讓人欣慰的是,作為中國最早開始擠水分的省份,遼寧的經濟數據終於開始觸底反彈。且從新增經濟數據來看,從全國末位返回全國中游水平。如果接下來三季度遼寧可以繼續保持穩步回升勢頭,2018年度省域經濟排名將有望名次回升。

3.但相應的,水分擠得晚,那麼今年的日子恐怕就會不那麼好過。同樣是東三省,吉林開始重蹈之前遼寧的覆轍。事實上,在擠水分這件事上,遼寧壯士斷腕的做法我個人認為是最值得鼓勵的。率先戳破泡沫,扛著全國巨大的輿論壓力,一步步逐漸熬過了最艱難的時機。而那些省份擠水分相對而言比較“溫和”的省份呢,下面會再提到。

4.從一季度的經濟增量數據來看,處於最谷底的省份,內蒙算一個無疑。但另一個,是河北。河北的經濟增量數據,位於全國沿海省份最末端,甚至還弱於經濟體量遠小於自己的海南。

2018年一季度各省GDP回顧,哪些觸底反彈,哪些正在谷底?

【一季度各省GDP增速】

1.上文中有提到,部分省份在擠水分這件事情上,既在做,又擔心出現遼寧的情況。一次性擠破這樣重症用猛藥的方式,顯然正面作用和負面作用都十分明顯。所以吸取了遼寧省擠水分經驗教訓之後,內蒙、吉林、天津在進行擠水分操作中,普遍採取了每年擠一點,將過往多年的水分,平攤在接下來幾年中,這樣體現在數據上就會相對溫和很多。

2.但從實際情況上看,內蒙、吉林、天津的病情,絲毫不比遼寧輕多少,這點大家要做到心裡有數。同樣,從官方數據和各類媒體數據來看,接下來有幾個省份大概率會跟進擠水分行動,河北、黑龍江、甘肅,值得大家重點關注。

3.從經濟增速來看,2018年一季度經濟增速最高的是貴州,達到了10.1%,為唯一兩位數增長的地區。西藏、雲南、江西經濟增速分別為9.5%、9.3%、9%,分別位居全國第二、第三、第四位。以上省份的共同點是,基礎經濟體量小,且均為南方省份。

4.根據目前GDP的核算方法,二產和三產的佔比十分關鍵。如果一個區域的工業增長放緩的同時,服務業的增量無法及時跟進的話,未來經濟再增長的壓力將十分巨大(二產向三產轉型是趨勢)。從服務業來看,今年一季度山西、黑龍江、甘肅、內蒙古、天津、遼寧、吉林增速在全國靠後。而比如北京的經濟80%是服務業,服務業主要靠科技和金融,其工業放慢對其經濟增速影響不明顯。

最後則是建議大家,在進行區域經濟解讀時,不要孤立地只以GDP論高下。前兩天小川推送的《2018各省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與GDP排名反差多大,城鄉差異情況如何?》,就非常值得大家作為本文的一個參考比對素材。究竟經濟總量與居民收入是否匹配符合,這是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