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超级班主任,当班主任一年半,写下84万字心得!牛到飞起!

学校教育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群体,那就是班主任岗位。

你可以不知道自己孩子所在学校的校长是谁,但不可以不知道孩子所在班级班主任的名字。因为,孩子在学校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的,就是班主任。

择校,不如择师。一个好的班主任,对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不仅仅体现在学业成绩上,更重要的是一个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充满自信、积极面对困难的合格公民。

在我们身边,有太多充满正能量的班主任,她们或者兢兢业业,或者任劳任怨,或者智慧无限,或者幽默风趣,或者一辈子的教育生涯都献给了这个岗位。

这样的班主任,钱江晚报报道过很多,比如宁波华天小学的王悦微老师,她发现了一个个超级棒的小学生,他们笔下的作文瞬间被刷屏;比如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申花校区的孙志君老师,她关注到了班上视力有缺陷的学生,考试时把试卷放大了一倍,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比如夏衍中学的夏学武老师,一边要管理班里,一边要送读高三的儿子上学,万般无奈写下了一张暖心的请假条……

这些班主任,全心全意把心思放在了学生身上,他们的一言一行,他们对学生的一举一动,有可能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他们,就是我们的“超级班主任”!

从一个岗位菜鸟,到成长为班主任领域的专家,杭州景华中学的戴培清老师只用了短短1年半时间。

戴老师是学校的信息技术老师,当老师已经9年了,但直到2016年9月才担任班主任。在这之前,他的班主任经验为零。而如今,他所带的初二(4)班,彻底改变了所有任课老师的坏印象,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是直线上升,还拿到过期末考试成绩年级第一。

杭州一超级班主任,当班主任一年半,写下84万字心得!牛到飞起!

把科学书籍

引用到班级管理中

在担任班主任之前,戴培清在学校带编程社团,还连续3年获得过杭州市的一等奖。他还是杭州江干区手机APP编程的负责人。

说起刚接班时的样子,戴老师苦笑了一下:“所有的任课老师说,这个班可以用一个字总结——乱。”

管理好这个班级成为戴老师的当务之急,他没有经验,不知道该怎么管。他向同事求助,经常向他们请教,用他们的方法去管,但没有起到多少效果。他觉得拿来主义可能不合适,于是开始尝试自己去找办法。

“我开始看一些团队管理方面的书,然后再看一些鸡汤类的、故事类的书籍,比如一些名人推荐的书。后来,我关注心理学、脑科学方面的书籍,觉得科学类的书籍是理性的,可以用到班级管理中来。”

戴老师说,比如学生打架这个事,以他现在的眼光看,其实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说明我们班的学生活跃啊,如果加以正确引导,发现这些活跃度高的学生身上的特长、闪光点,他们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于是,戴老师开始了看书——找观点——在班级管理中应用——再反思的过程。他几乎每天写一篇心得,放在简书的《戴老师成长记录仪》里,他的这个成长记录仪目前写了84万多字,已经有5000多粉丝了。

表扬学生

转述比直接表扬有用

戴老师认为,班主任的工作就是与人有关,而人的世界很复杂,比物理、化学还要难。在这个过程中,他大量阅读了脑科学、神经科学、进化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总结了自己一年半的管理心得和方法:

1、转述法。他认为,要表扬一个学生,不要直接表扬他,而应该通过转述的方式,效果更好。

2、具体法。当老师要鼓励、表扬一个学生时,要用具体的案例,而不是空洞的,可以用拍照的方式,这样对学生的触动更大。

3、对比法。当一个学生做的不好,就要给他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比如,他认为要给孩子贴标签,他说的贴标签,是指我们要给孩子贴正面的标签。当我们发现孩子在某方面特别好的地方,可以找出在这方面领域的人,作为标签的榜样。他举了一个例子,“班里有一个学习特别好的余同学,每次考试都是成绩第一,我就给这个孩子贴这样的标签,‘余博士’,我告诉他长大后肯定能够达到某某博士那样的水平。”

在这里,戴老师用到了“视觉想象”这样的科学道理。“当我们呈现出一个信息,能够激发对方的视觉信息,对方被这个信息刺激的越多,那么对方就越会觉得这个信息的正确性。一样的道理,当我将班级的某个孩子与某个领域的高手建立起来,那么对于其他同学来说,他们会更加相信这个孩子的能力,更加信任这个事实。同时也会树立起来,这个孩子在其他同学之间的高尚形象,同学之间会更加尊重。”

至于被贴了标签的学生来说,就有激励作用。戴老师说:“人要做成某件事,最大的障碍就是自己不相信自己,也就是人的驱动力不够。那么,当一个人驱动力不够的时候,就需要外在给予驱动力,给孩子贴标签就是给一个外在的驱动力,无形中会激励孩子。”

所以,在戴老师的班级里,画画好的就变成了某某画家,写文章好的称其为某某文学家等;班里还有某某专家、某某科学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