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籠罩必斷代?博爾特後時代牙買加短跑為何出現冠軍荒

隨著2017年8月倫敦世界田徑錦標賽上博爾特以男子百米第三名的成績正式宣佈退役,奪冠大熱門湯普森在女子百米飛人大戰中僅獲得第五,以鮑威爾、坎貝爾、博爾特、弗雷澤、湯普森等幾位巨星為代表的牙買加短跑王朝,似已難續輝煌。

今年4月澳大利亞黃金海岸英聯邦運動會上,牙買加短跑則續寫了冠軍荒。曾在幾年前跑出過人類歷史第三好成績9秒69、博爾特“欽點”的接班人”布雷克,在男子百米飛人大戰不敵兩名南非選手,以10秒19獲得第三;隨後牙買加隊在男子4X100米接力決賽也僅獲得第三;女子百米決賽中,牙買加克里斯塔尼亞·威廉姆斯和伊萬斯分別以11.21秒和11.22秒獲第二、第三。博爾特後時代的牙買加短跑,一時間似乎再也找不到能霸氣奪冠的領軍人物。

巨星籠罩必斷代?博爾特後時代牙買加短跑為何出現冠軍荒

可以看出,從2017年到現在,牙買加男子短跑和女子短跑成績都已明顯下滑,牙買加巨星稱霸世界短跑的“星一代”時代一去不返。那麼,曾經輝煌十多載的牙買加短跑王朝,為什麼會緊隨博爾特的退役而終結,“星二代”們未能在人們的期望中閃現?

巨星籠罩必斷代?博爾特後時代牙買加短跑為何出現冠軍荒

遍閱媒體觀點,大致可以得到下以幾種主要的可能原因。

其一,新秀難有出頭的機會。牙買加國內的短跑新秀,要想得到頂級的關注和培養,首先需要在巨星的光環下偶爾得到閃光的機會。過去的多年間,牙買加國內在博爾特、弗雷澤等閃耀巨星的籠罩下,新秀們很難有出頭之日。各種國際賽事,即使是國內的預選入圍,也往往是鮮有機會。

其二,新秀難以在國際大賽中找到自信。有觀點就認為,若不是博爾特在2011年大邱田徑世錦賽男子百米決賽中因搶跑犯規,給了同伴布雷克一次問鼎世界冠軍的機會,則恐怕布雷克直到現在仍難以獲得一枚世界大賽的金牌。同時,女子方面,即便是當年實力強勁的新秀湯普森,也直到2016年奧運會才得以真正擊敗弗雷澤,拿到首個世界冠軍。“與前輩們相比,布雷克和湯普森欠缺一種霸氣”。也或許缺乏了霸氣的新秀們,也就難以接過前輩的大旗,進而保持著統治地位。

其三,後續人才流失。牙買加作為傳統短跑王國,絕大多數運動員的主攻,當然的就是短跑。前有巨星籠罩,近有同行激烈競爭,則新秀們最可行的選擇,就是尋求“田徑移民”,到異國他鄉追求夢想。而“天才”一但到了“矮人國”,遠離了“用生命在訓練”的特殊氛圍,也往往不容易再出佳績。

巨星籠罩必斷代?博爾特後時代牙買加短跑為何出現冠軍荒

然而,儘管如此,牙買加短跑的希望仍在。我們儘可眺望下一個牙買加黃金時代的到來。因為據媒體報道,已有兩位00後新銳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一位是2002年8月出生的薩欽·丹尼斯,在不久前牙買加全國學校錦標賽上順風2米/秒以10秒20奪得男子百米冠軍,創下本年齡段世界最好成績。另一位是2001年12月出生的凱沃娜·戴維斯,同在牙買加全國學校錦標賽上以11秒16、22秒72分別奪得百米、200米冠軍,被譽為下一位“湯普森”。

巨星籠罩必斷代?博爾特後時代牙買加短跑為何出現冠軍荒

注:本文配圖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