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死后,汉武帝为何杀掉卫青所有亲人?

草莓奶昔ru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的卫青

卫青出身寒微,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奴产子”。但是,姐姐卫子夫和汉武帝的一次偶遇,改变了卫青的命运。

司马迁在《史记》当中,对卫青的记载并不公允。卫子夫和汉武帝的偶遇,只是给了卫青改变命运的契机。汉武帝并没有因为卫子夫的关系而封卫青为侯。想封侯,可以!但需要自己到战场上去争取。在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大战中,卫青屡立大功,卫青的战功绝非是偶然获得,在战争中卫青也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不仅被封侯,汉武帝还专门派人将大将军印送到卫青的军中。卫氏家族最为辉煌的时候,一门五侯!虽说权势熏天,但卫青生性谨慎,老实本分。卫青从来不主动培植自己的势力,不去触碰汉武帝的威权。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朝堂并不清静,汉武帝经常兴起大狱。很多高官都如履薄冰,汉武帝的丞相之中李蔡、庄青翟、赵周、公孙贺、刘屈氂都死于非命。至于其他的大臣,张汤、主父偃、朱买臣等人也都不得其死。司马迁就因为说了一句话而被下蚕室,受了宫刑。相反,卫青却始终能保持汉武帝的恩宠,已经是十分难得的了。元封五年(前106年),卫青病逝,汉武帝为纪念他的彪炳战功,在茂陵东北修建了一座阴山形状的墓冢。大家有机会娶茂陵博物馆参观,应该可以去看看卫青墓,比很多后世的帝陵都壮观。

卫青死后被赐予陪葬茂陵的恩遇,这是卫青的墓冢

但是,盛极必衰,这是世间常态。卫青能保证自己生前富贵不失,但他不能保自己身后事了。在卫青去世后三年,汉武帝任命卫青的姐夫公孙贺为丞相,汉武帝和公孙贺的个人关系很好。但公孙贺在接到任命的时候还是被吓得叩头不止。当丞相,却对不是什么好差事。公孙贺在做了十一年丞相之后,被杀。这是卫氏家族衰落的开始。当然起因还是因为子弟教育的问题。卫青和公孙贺都十分谨慎。但他们都忽视了对子弟的教育。卫青的长子卫伉先后两次被剥夺侯爵。公元前92年,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贪赃枉法而被捕入狱。公孙贺为了救儿子,就想方设法抓到了一个通缉犯,希望以此来为儿子赎罪。结果,这个叫朱安世的通缉犯被捕后却诬陷公孙贺一家诅咒汉武帝,还告发公孙敬声和阳石公主通奸。汉武帝大怒,公孙贺父子死于狱中,家属被诛灭。卫伉也受到牵连而被杀。不久,卫子夫的两个女儿阳石公主、诸邑公主也都因此牵连而死。

陈宝国饰演的汉武帝

这个时候的汉武帝已经步入晚年,疑心非常重。经常怀疑有人陷害自己。太子刘据和汉武帝在很多问题上的看法并不一致,他们父子的治国理念有着很大的不同。当汉武帝正值壮年的时候,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认为,自己的开拓进取可以为儿子留下一个好的局面。但将来儿子不能和自己一样,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非常之举。将来儿子要守成。所以,那个时候,汉武帝对刘据和自己的不同,是非常欣赏的。但到了晚年,一方面汉武帝想解决的问题,比如匈奴问题,依然遥遥无期,国内也动荡不安,汉武帝肯定是非常不快,在这种情况之下,儿子和他的不同,就变成了他感觉非常不舒服的一件事。另一方面,汉武帝到了晚年,身体不好了,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他却怀疑别人在陷害他。他也知道自己将离去,但对现实的眷恋,对权力的留恋,使得他完全失去了正常的心智。他的每次生病,他都怀疑是有人在对自己施以巫术。

影视作品中的卫子夫

到了第二年,公元前91年,又有人诬陷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对父亲施以巫术,汉武帝信以为真,下令彻查。太子为了自保,不得不起兵杀了诬陷的人。汉武帝听到消息大怒,以为太子谋反,下令捉拿太子。长安城中血流成河。太子兵败出逃二十多天后自杀。卫子夫也在太子出逃后自杀。至此,整个卫氏家族就退出了西汉的政治舞台。

但,卫青的族人并没有被斩草除根。卫青长子卫伉被杀,但其他的两个儿子卫登、卫不疑却没有被牵连到后来的巫蛊之乱中。他们二人早在此之前,就因为别的事情而被剥夺了爵位。巫蛊事件爆发之后,史书之中没有他们的记载。到了汉宣帝的时代里,卫青的后代又受到了优待。汉宣帝是汉武帝和卫子夫的曾孙。当初太子刘据自杀的时候,刘据的孙子刘病已还不到一岁也受到牵连而下狱。不久遇到大赦,刘病已在民间由其祖母一家抚养成人。后来,汉昭帝去世后,皇统中绝,阴差阳错之中,刘病已即位为皇帝并改名为刘询,他就是汉宣帝。汉宣帝曾经在元康四年下令赏赐卫青的后代五十万钱,并免除其家的税负。汉成帝和汉平帝的时候,都有优待卫青后代的记录。


野叟杂谈

卫青, 卫青的妈妈卫媪是平阳侯府中奴仆, 卫青卫媪与平阳县吏郑季的私生子, 后因姐姐卫子夫得到汉武帝的宠爱,后封为皇后, 卫青亦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和重用,

卫青的一生共七次率兵出击匈奴,战功赫赫,他喜士退让,能与士兵同甘共苦,作战骁勇,深受将士爱戴, 汉武帝为表彰卫青、霍去病(卫青外甥)的战功,特加封他们为大司马。


卫青为人正派, 谦逊知礼、才能出众、爱护将士,遵纪守法,做好本职,不结交私党和文人、不招揽高贤亲信打击异己,是古来少有的良将...

元封五年(前106年),卫青病逝, 汉武帝命人为卫青修建了一座‘庐山’形状(匈奴境内的一座山)的墓冢,以象征卫青一生的赫赫战功。

可见, 汉武帝是非常喜欢卫青的, 直至其病逝。

历史记载汉武帝并没有杀卫青所有亲人,只是杀了他的一个儿子卫伉,(卫青有3个儿子) 。那么为什么汉武帝杀了卫青的儿子卫伉呢?

是因为在巫蛊之祸,牵连到几万人被杀,卫伉和一些人来往密切受到牵连也被杀,看看巫蛊之祸如何发生的?时间是汉武帝在位晚年(65岁)是西汉征和元年的时候...

征和元年,汉武帝看到一个男子带剑进入中龙华门,命人追捕,未能擒获...汉武帝疑心开始..

当时方士和各类神巫多聚集在长安,以左道旁门的奇幻邪术迷惑众人。

西汉征和元年, 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擅自动用北军军费一千九百万钱,事情败露后被捕下狱。

这时,汉武帝正通缉阳陵大侠客朱安世,于是公孙贺请求汉武帝让他负责追捕朱安世,希望来为儿子公孙敬声赎罪,汉武帝批准了。 后来,公孙贺果然将朱安世逮捕。

朱安世却在狱中上书朝廷,揭发说:“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他得知陛下将要前往甘泉宫,便让巫师在陛下专用的驰道上埋藏木偶人,诅咒陛下,口出恶言。”于是汉武帝下令追查...


西汉征和二年(前91年),当时汉武帝的宠臣江充曾得罪太子刘据,江充担心太子继位后,对自己不利,此时汉武帝年老体衰,久不久有病, 于是江充便心生妙计利用巫蛊除掉太子,便对武帝说:“因为宫中充满蛊气,陛下的病就很难好起来。”

于是汉武帝任命江充追查巫蛊之事。江充先从失宠的后宫夫人查起,一直查到皇后和太子的住所,一无所获, 但是呢为了陷害太子,江充把事先准备好的桐木人拿出来,所抓之人皆以酷刑逼供....并到处宣扬:“太子府挖到的木人最多,还发现了太子诅咒陛下的帛书。我们应该马上奏明陛下,办他的死罪。”


太子刘据被逼得走投无路,想要面见当时正在养病的汉武帝,但是每次都被江充和黄门内侍苏文的手下挡了回来。

太子苦于无法自辩之时,太子少傅(老师)石德用赵高藉秦始皇之死逼死太子扶苏的事为例,劝说太子起兵剿灭奸臣。

太子别无他法,便以谋反的罪名命武士将江充斩首示众,并在母亲卫皇后的支持下开始清剿江充余党。

但是江充余党苏文(御史章赣和内侍)脱逃,并跑到汉武帝面前告太子造反。在甘泉宫养病的汉武帝不相信,叫一个小宦官到京城诏太子面圣。但是那个小宦官害怕太子也会把他杀了,没有去见太子, 出去溜一圈回来对汉武帝谎称:“太子的确造反了,太子还要杀我,我是逃出来的。”武帝于是信以为真,便派遣丞相刘屈牦发兵镇压....


太子两次想找援兵, 1,令长安的囚犯如侯持太子节杖,假冒圣旨领兵长水及宣曲的胡族骑兵。刚好侍郎马通出使长安,对胡兵们说来使如侯的节杖有诈,并将来使斩首,同时反过来率领胡兵进入长安对付太子。2, 太子也派人持太子节杖去命令监北军使者任安出兵协助, 但是任安不出兵, 只是观望...

太子与丞相双方兵马在长安激战五日后,刘据兵败带著两个儿子出逃,母亲皇后卫子夫随即自杀。

太子出逃到湖县后, 被官吏发现踪迹, 县令就带兵捉拿太子,刘据无处可逃,自缢而死,年38岁。两个儿子也在搏斗中被杀。


因为皇后卫子夫年老色衰,失去汉武帝的爱宠,卫青是皇后卫子夫的弟弟, 公孙贺的夫人又是卫子夫的姐姐,加上当时所抓之人皆以酷刑逼供, 外戚家族卫氏于朝廷当中的权势日盛,与朝廷一些恶臣产生矛盾。所以卫青儿子卫伉就容易被诬陷和牵连了...公孙贺父子二人都死于狱中,并被灭族,同时还牵连阳石公主和皇后卫子夫所生的另一个女儿诸邑公主....

最终事情水落石出后,汉武帝追悔莫及,便开始报复当初参与谋害太子的人....


一般般147603572

哪里有杀掉卫青所有亲人了?史书中记载,只有卫青的长子卫伉被汉武帝杀了,卫伉的子嗣以及卫青次子卫不疑与幼子卫登并没有这样的记录。而且在汉宣帝、汉成帝以及汉平帝时期,卫青的后人以皇帝诏复家,如果都被杀光了又怎么会有后来的复家一说。

卫伉被杀与汉武帝后期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巫蛊之祸有关,而这件事多多少少与帝位之争有关连。卫青是太子刘据的舅舅(皇后卫子夫是卫青的姐姐),所以卫家与太子的关系非同一般。

卫青在世的时候,慑于卫青的威望,无人敢构陷攻击太子,但卫青死后,许多人开始蠢蠢欲动。再加上汉武帝日渐厌恶太子,卫后又因年老色衰失宠,皇后和太子的地位岌岌可危。

征和二年,时任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以巫蛊诅咒武帝并且与阳石公主通奸。汉武帝得知后大怒,公孙贺父子死于狱中,满门抄斩。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和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

史书上记载,汉武帝命宠臣江充继续调查巫蛊案,而江充则因为与太子刘据有隙,所以他勾结案道侯韩说、宦官苏文等人诬陷太子。太子不得已起兵诛杀江充,但遭汉武帝镇压,兵败后与皇后卫子夫相继自杀。

看完事情的经过,我们就很容易找到汉武帝诛杀刘据的原因。这件事与《琅琊榜》中祁王谋逆案何其相似!卫据和林燮一样,都是外戚并且还手握重兵,如果不先将其铲除,就不可能动得了太子。我个人认为,汉武帝有心除去太子,所以才会先除去太子得羽翼——卫据。而江充在这件事情中扮演得角色与夏江一样,他猜透了皇帝得心思,替皇帝做了后续的事!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历史文斋

卫青死后,卫氏家族被汉武帝灭族,完全是某些人断章取义,编造出来的虚假故事。

实际情况是,卫青家族当时被杀的只有卫青的儿子卫伉一人,而被灭族的是公孙贺家族。

这件事情的起因就是有名的“巫蛊之祸”。

“巫蛊之祸”的起因,源于卫青的外甥、公孙贺和卫君孺的儿子公孙敬声,擅自动用军费,被捕入狱的事情。

这里介绍一下人物关系,卫君孺是卫青和卫子夫的长姐,他们的二姐就是霍去病的母亲卫少儿。

公孙贺为了救自己的儿子出狱,就帮汉武帝抓捕到了汉武帝通缉已久的阳陵朱安世。

朱安世据说是晚上没事,仗剑跑去皇宫参观,被汉武帝撞见了。而被抓之后的朱安世对公孙贺怀恨在心,就告发公孙敬声与汉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私通,并且在驰道上埋藏人偶诅咒汉武帝等等。

原本就相信巫蛊之术的汉武帝,当时正好生病,就信以为真,派人追查此事。结果果然挖出了人偶,汉武帝大怒,将公孙贺父子逮捕入狱,两父子死于狱中,并被灭族。

被灭族的是公孙贺家族,不是卫氏家族。

这件事,同时还牵连了皇后卫子夫的两个女儿阳石公主、诸邑公主以及卫青的长子卫伉。

这里就有疑问了,公孙贺父子和阳石公主犯事,为什么会株连到卫伉呢?因为卫伉是阳石公主的丈夫。

根据《汉书》的记载,卫青第三子卫登的后代先后受到汉宣帝、汉成帝和汉平帝的封赏,足以说明,起码第三子卫登一脉并未受到牵连,也就谈不上灭族之说了。


奕天读历史

当时你给我一个笑脸   
让我心跳一辈子   
使我的目光永远   
融进了你的背影   
岁月老去我已不能爱   
转过身往事突然清晰   
重复你的目光   
再也难串起我的记忆   
夜深深   
梦缠绵人憔悴   
既然离别难免今生何必相会   
今生何必相会   
流星闪过莫须伤悲   
千百年之后谁又还记得谁   
谁又还记得谁   
记得谁

年迈不失霸气的汉武大帝,步履蹒跚似欲凋零的名将卫青,这对著名的CP最后一面,两人隔阶相望,年轻时的一幕幕闪现,君臣相知相得,谱写了一曲千古君臣佳话。此时此刻,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以及无比契合的背景音乐,看的人泪眼朦胧,汉武帝与卫青之间的惺惺相惜,让人感慨大丈夫不枉此生。

卫青乃平阳公主府“弼马温”,善养马,也爱马。有感于所养之马被杀,发出“汉朝人不爱自己的马,不爱自己的女人,汉朝没有希望了!”的呐喊,被刘彻赏识,从此开始了一段天子和奴隶携手书写的国家富强的壮丽诗篇。卫青姐姐卫子夫同样因美貌得到宠爱,并且被立为皇后,所生长子刘据册封为储君,卫氏一门可谓炙手可热。

卫青不愧是不世出的名将,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汉武帝开疆拓土,打出了汉朝的威严,扬汉军之威于塞外。终其一生,位极人臣但进退有度,不立私威,内外称赞。

时其暮年,皇后卫子夫已逐渐失宠,但汉武帝向其表示太子仍是最适合的守城贤主,是以无人敢构陷太子,卫青死后,太子遭人陷害,发生巫蛊之祸,太子兵败自杀,卫家受到牵连,但未遭灭门,并不是题中所说杀掉所有亲人,仅是其长子长平侯卫伉被诛,其余人员并没有受到牵连。

很多人觉得汉武帝是借着巫蛊之祸,意图改变外戚干政的传统。自高祖去世,吕后控制朝政;之后,薄太后虽没有太过干政,但也是影响颇深;薄太后之后出现了超级女人---窦太皇太后,老太太经常干涉朝政,汉武帝深受其害。前车之鉴,汉武帝必然会考虑这个问题,但三藏想说的是,发生巫蛊之祸时,卫青都已经去世十几年了,皇后卫子夫也已失宠,卫家也没有中流砥柱,何来的权倾朝野,对皇权构不成威胁,何必落得如此骂名,纯粹是武帝年老昏聩,被奸人利用、错误的导致了巫蛊之祸的发生,进而卫家受到牵连。不然的话,汉武帝要是想解决外戚干政一事,为何还要临终托孤于霍光,霍光同属卫氏一门,可见武帝对霍氏的忠诚没有质疑,可能也是念及卫青之能吧。

欢迎参与讨论,说出您的观点。我是三藏,带你走进尘封的历史殿堂,穿越历史的时空,探寻失落的往事。

三藏说史

呈现个性解读,展示百态历史

古代历史中,最著名的争斗,可能就是皇权和外戚权力的斗争了

卫青

字仲卿,汉朝时著名将领,为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弟弟,官至大司马大将军,被封为长平侯。

在元丰五年时去世,葬于茂林东北1000米处,谥号为“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亨

〈这个意思大概就是:把天上的的鸟全部都射完了,一把再好的弓箭也没有了作用,把地上的野兔什么的都打完了,那跑的最快的狗也没有什么作用了〉

我想这句话,用来反映卫青家族的覆灭,再合适不过了

看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汉朝初年,国家形式不稳定的极大因素是来自北方的匈奴,在汉初时期,甚至还要同匈奴连姻,才能保证基本的和平稳定

随着汉武帝的兴起,以及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的出现,匈奴逐渐被覆灭,国家形式也基本处于稳定

风头过盛

在汉朝历史中,卫青家族,再达到鼎盛的时候,总共有五人被封侯:卫青,卫伉,卫不疑,霍去病,霍嬗,而且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当时也贵为皇后,在这一时期,卫家风头,可谓是强盛,直压皇室

要知道,在一个和平的时期,如果出现一个集团,在军政权方面直压皇权,遭到打压,这是必然而然的

一个伟大家族的覆灭

在为卫青死后,汉朝历史上出现了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巫蛊之乱

事件的一开始,便是随着卫青的姐夫公孙贺〈当代宰相〉被陷害行巫蛊之术,结果在牢中被陷害而死

之后再江充等人的栽赃之下,在太子宫中搜出大量木偶,结果这是太子刘据同他的老师石德相商,结果错误的分析了当前的形式,假传圣旨,逮捕江充

结果则是,由于黄门苏文逃脱并上报汉武帝,太子造反,汉武帝大怒,立即率兵平叛,数万人在这场荒唐的闹剧中丧失生命,卫子夫自杀,太子刘据自谥,协同太子造反的一干人等,皆被拿下

或许是说,在古代社会中皇权同外戚之间的争斗,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两个共同处于矛盾的顶点,只有在一方压制住另一方时,才会处于平衡状态,当两方实力差距不大或者说弱小的一方开始逐渐崛起,并非导致纷争的来临


感觉可以的话关注一波再走哦


文史解读

首先,需要纠正的是,卫青后代并没有全部被杀,受牵连的只是长子卫伉,卫青生前为大将军、大司马受封长平侯,妻子是长公主。有生之年极尽尊荣,因为有卫青在,卫氏一族都相对平安。但是卫青死后,其后代再也没有他的能力统领天下军马,后代能力一般。


汉武帝不再忌惮卫氏家族的力量,后因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挪用军费,被皇帝治罪,公孙贺为了给儿子免罪,主动要求追捕朱安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将朱安世追捕归案,但是在审讯过程中朱安世主动告发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通奸,并在道路中埋藏人偶诅咒皇帝,汉武帝大怒,将公孙贺族诛,公孙贺一家惨遭灭门。

因卫青长子卫伉被牵涉其中,亦被诛杀,并被夺取爵位。

虽然次子卫不疑和三子卫登均未受到牵连,但是在汉武帝征南越时,卫不疑被夺去爵位。卫登的结果《史记》和《汉书》均未记载,应该是善终。汉宣帝、汉成帝以及汉平帝时期,卫青的后人以皇帝诏复家。


汉宣帝元康四年,诏赐青孙钱五十万,复家。汉成帝永始元年,青曾孙玄以长安公乗为侍郎。汉平帝元始四年,赐青玄孙赏爵关内侯。再往后,历史上就没有了卫青后代的记载。


劲舞苍穹1220

汉武帝并没有杀掉卫青所有亲人,卫青的儿子只有卫伉一人受到株连,卫不疑和卫登是在元鼎五年被削爵位。由于列侯因为无人响应从军赴南越,汉武帝削掉了106名列侯。卫不疑和卫登都在此列。



卫家应该是受到巫蛊案的株连才被削弱的,如果汉武帝先削卫家,再株太子,那才是削弱卫家。

卫青七征匈奴,七战七捷,官至大将军大司马。在漠北之战中虽然没有霍去病的战功卓著,但也打的匈奴大败而逃。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此次汉武帝对卫青的部下却没有赏赐。对霍去病及其部下则大加褒奖。很多卫青的部下转而投靠了霍去病。


可以看出,显然是汉武帝故意冷落卫青。冷落卫青的目的就是为太子铺路,因为卫青是太子的舅舅,卫子夫又是皇后,显然是防止外戚专权。但是卫家受到巫蛊案的株连时卫青已经死了,同时太子和皇后也死了,再说汉武帝忌惮卫家显然已经不成立了。

卫青一生谨小慎微,为人宽厚,从不擅弄专权,卫家在其死后依然难逃衰落。令人唏嘘啊。


渔耕樵读

卫青是西汉抗击匈奴的名将,智勇双全,战功赫 赫,官拜大司马,后加授常置大将军,可着戎装面圣,权倾朝野,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外甥霍去病封狼居胥;其姐卫子夫贵为皇后,卫家又一门五侯,势力如日中天,声望达到巅峰。然万事万物,盛极必衰,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卫家掌握军中大权,功高盖主,引汉武帝猜忌:他觉得皇权受到威胁,担心自己死后,外戚专权,成了卫家的天下。因此卫青在世时,汉武帝未采取行动,反而加官进爵,是担心逼急了卫青造反。汉武帝老谋深算,静待时机。

卫青死后,发生了著名的"巫蛊之祸”。此案扑朔迷离,牵涉者众多,社会影响深远。汉武帝不辨真假,下令严办。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被赐死;丞相公孙贺被灭族,阳石公主,诸邑公主被牵连致死;汉武帝借此案新账旧账一起清算:杀了卫青所有亲人——这是电视剧《汉武帝》里情节,不是正史,里面有编剧加工创作的内容,便于吸引观众,进行商业炒作。

实际上,据史料记载:因此案卫青长子卫伉被杀,二子卫不疑,三子卫登只是在云鼎五年被削爵位,霍去病的兄弟霍光依旧为官。卫青第三子卫登后代还受三帝(汉宣帝,汉成帝,汉平帝)恩赐,封赏。只不过此案过后,卫氏家族盛极而衰,家道中落。

作者点评:历史就是舞台:你方演罢,我方登场

千年一梦,换了多少朝代!人人都是历史的过客!人生就是一场戏:有生死离别,身世浮沉;

大浪淘沙,淘尽多少英雄!而今天的我们,只是看客,只须坐好看戏,无须替古人担忧为古人落泪……


喻华东

卫青人品高尚,人缘很好,也很低调,从不持功傲上,不存在兔死狗烹的原因。汉武帝晚年笃信鬼神迷信,做了很多糊涂事,因蛊毒之害被牵连杀害的有几万人,只能说这就是人治的最大危害。

不对之处请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