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孩子,每天放学前要拖地,宝爸宝妈们,你们能接受吗?

搁浅的曾经留下的回忆

作为一个十岁孩子的家长,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家孩子上幼儿园大班时,老师就有意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确实会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其中当然包括了拖地,并且还要表现好的乖宝宝才有这个荣幸,和老师一起为全班小朋友服务。


在孩子看来,这是一种荣誉

虽然,在爸爸妈妈眼里,孩子还太小,在家基本上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状态;但是,在幼儿园能够得到老师的夸奖,帮助老师做事情,这绝对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毫不夸张地说,孩子们是把拖地、浇花、擦桌子等等这样的事,作为了一种荣誉。我家孩子常常跟我分享:“妈妈,今天我又帮老师做事情了,老师夸我进步很大,好开心。”


在我看来,这是正确的教育

我是80后,从小到大听得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人对我们这一代人的批评。什么自私,什么娇生惯养,什么“垮掉的一代”等等。后来,这种批评的声音又同样给了90后,如今,就给了00后们。诚然,每个年代都少不了被质疑,也确实存在有一部分不着调的孩子,可是,我们似乎忘了教育的主体是谁。

如果父母亲希望孩子可以独立自主,为什么连拖地这样的小事都要如此介意?老师让孩子学着拖地,正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事实上,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拖个地,根本累不到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坏的影响。真相是:孩子根本就拖不干净,很可能还会弄得一团糟,老师还是会重新拖一遍。为何老师明知道会被部分家长误解的情况下,还坚持这么做?因为他们只是想要尽到做老师的职责,仅此而已!

家长不要玻璃心,正确引导

家长觉得不能接受,多半也是觉得“我家孩子那么小,在家什么都舍不得让他做,我付了学费,凭什么要让孩子来拖地?”这种玻璃心的家长,可能确实不适合把孩子送去幼儿园,最好以后也不要送去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因为在每个学生时代,老师对孩子的要求都会越来越高。何止是打扫教室卫生,还会让孩子去参加社会实践,还要写书面报告。你家孩子如此娇贵,恐怕是担不起这份辛苦的。


父母亲爱孩子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不要无知地溺爱孩子,这其实是阻碍了孩子的成长脚步。将来,孩子长大成人,并不会感激你的溺爱,只会怨恨你的错误教育。所以,当你面对一个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幼儿园老师,请满怀感恩的心,和老师一起正确引导孩子吧!


小王子爱上狐狸

放学前和老师一起打扫幼儿园卫生,个人觉得可以接受!大班的宝宝们平均年龄在5岁,5岁的宝宝已经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


老师之所以会安排放学前孩子一起劳动,无非也是想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锻炼孩子们热爱劳动的积极心。对于真正的打扫还是会以老师为主,孩子为辅,毕竟宝宝年龄还小,主要就是让孩子们寻找一份劳动的感觉和体验一下劳动的成果。

相信这对孩子们来说,都是一种积极而快乐的一种体验!加上是和老师一起清理卫生,也会让孩子觉得自豪,老师能做的事情我也能做,感觉自己就是真正的“班级小主人”!




拿自家孩子举例来说,我们是中班的宝宝!如果临时有事延迟了去幼儿园,在去教室接她时就看见她在帮老师清理卫生。比如说:整理书本、整理同学们的小凳子、收拾玩具等等…看见孩子的这种行为自己心里也会很高兴!觉得孩子长大了、懂事了、知道了分担等等…而且在孩子心里做这些事她自己也很开心、很骄傲;孩子也会满怀心喜的告诉家长“我在帮老师打扫卫生”呢……


所以:适当的让孩子接触些集体劳动对孩子们来说,不论是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还是在动手能力方面,都是有益而无害!


Sunshine娟子

尽管孩子要9月才入学幼儿园,但是对于题中所述的事儿,我特别支持。

即使在家里,孩子除了自己吃饭、穿衣、整理玩具和书架,也会主动学习洗自己的小衣服,帮忙扫地、洗碗、浇花等。婆婆一听说孩子的要求,总是特别“玻璃心”,一方面觉得孩子太小,做不好什么,另一方面觉得孩子帮倒忙,做过的事儿大人还得再做一遍。我倒是持相反的态度。



包办代替孩子,不是爱,是伤害

作为家长,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我们责无旁贷,但如果一味包办代替孩子,连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都“玻璃心”,那绝不是爱,是伤害!试问,因为怕孩子惹麻烦,就对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揽,那么孩子要如何自理自立?如何一步步走向社会?


若深爱,请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国著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都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不要替代他。”

孩子并不是天生就是懒孩子,而是我们自己不愿意放手,不愿意给孩子机会,把一切孩子的事都代劳了。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享受这个过程。比如,我家孩子做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时,并没有觉得脏、苦和累,反而觉得能和家人一起做事,非常开心。


孩子与我们终将渐行渐远,而我们不可能跟着孩子一辈子。因此,“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能只停留在口头美好的愿望上,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观念上的转变,是需要我们付诸实践和行动,让事实证明孩子们并没有“一代不如一代”。


一夕一晨

我家孩子还没有上幼儿园,但是从我做为一个妈妈的角度来说,我能接受孩子每天放学前要拖地。



家长如果也不同意幼儿园的孩子放学前要拖地,应该是出于这三方面的考虑:

  • 一是认为孩子太小,心疼孩子,让他们拖地是吃苦受累的表现;
  • 二是不放心孩子的能力,认为孩子做不好拖地这件事情;
  • 三是从安全方面考虑,孩子拖完地以后地滑,害怕孩子摔倒。

其实多让孩子做家务,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是非常有益的。



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

孩子通过实践体验中学习和提高认知能力,想要孩子心灵手巧,必须让孩子多锻炼,其中也包括家务劳动,例如,叠衣服可以锻炼孩子的小肌肉,拖地可以锻炼孩子的大肌肉。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刚开始可能不会拖地,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把地板拖的干干净净,自己会有成就感,如果再得到老师的表扬,就会更加自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可以把一切事情都能做好。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让孩子先从自己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小培养孩子为集中生活中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有助于让孩子更好的融入集体环境中,通过自己的亲身劳动,孩子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


丁妈亲子时光

这个问题提问的挺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基本育儿观,甚至自己平时处事的性格,还有在家庭中可能的行为模式。

有人会认为俺故弄玄虚,这么一个只回答是与不是的问题能看出这么多道道?你难道是算卦的?

哈哈,我本人经常看推理小说,比如阿加莎的,还有一些冷门的,很多事情其实仔细解释起来不过如此,没有那么深邃。“这世上不存在不可思议之事”,只是你没想那么远。

下面我就从这个问题的反面来逐一分析一下吧。

一个人的基本育儿观其实可以很容易解释,如果不肯接受的话,那就表明平时他也不会让孩子做很多事,很疼自己孩子,甚至可能溺爱,即便达不到溺爱的程度,也不会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自主独立行为。

从平时处事的性格来说,通过他很详细地询问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天的这些事情,这事儿肯定是问孩子问出来的,当然也有可能是与老师沟通中知道的,但通常不会如此。他很谨小慎微,对一些小的事情很敏感,类似于打扫个卫生之类的,对孩子这些事情敏感,也是自己潜意识与行为的反应。

在家庭中,如果排除掉完全专注于孩子的一切以外,就是特别心疼孩子整天围着孩子转的妈妈,家长都有一个各自的工作,那表明二人家庭中的家务事也会被斤斤计较,大家肯定会做出一些今天谁应该刷碗明天谁应该拖地这么在我看来极度幼稚的举动,无疑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其实我还可以分析出很多,就先到这里吧。通过以上三点的分析,我并不是在故弄玄虚,是想告诉大家成年人的所作所为有时候是多么的幼稚,而对孩子的影响是怎样的。

再回到题主的问题,只不过是拖个地而已,我会更加感谢老师吧!我的闺女是自闭症谱系孩子,只要她能力能达到的事情都应该让她自己做。而对于普通大班孩子来说,能力达不达得到这层则根本不用考虑,请放手让孩子独立吧!


【一位孤独症儿童的父亲,孤独地看世界,也许是最独特的视角,坚持用文字感染大家,请关注我,请喜欢我的文章的人们评论转发扩散,请做我们能做的,请尊重自闭症谱系的生活,我已成立头条育儿群,谱系与普通孩子家长都可加入,请私信我,谢谢】🙏


孤独行者Noodle

已经是大班的孩子,放学前拖地,我认为完全没有问题。现在的孩子在家都很娇惯,不干活,不做家务,家长老人都舍不得让孩子干一点活儿。在幼儿园,老师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和动手能力,这点是非常好的。

在国外,孩子从2、3岁开始就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曾经看过一个家务清单,什么年纪的孩子应该会做的基本家务。对比一下看,中国的孩子基本上从来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作为家长,我们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动手能力,劳动能力。

通过做家务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同时我们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老师在学校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为家长要思考一下是否有积极作用,而不是一味的干涉和反对。

如果对于老师的安排总是反对的话,老师也会有意见,慢慢地老师也会注意不给孩子安排活动等等,这样也不利于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

如果说老师让擦窗子,那是一定要反对的,因为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安全。但是只是拖地,孩子完全可以做好的。


温暖的木小暖

我家孩子还才一岁多点,如果我的孩子上大班了老师这样做我觉得很好,我就一个女儿,不打算要二胎了,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吃的了苦,也享得了福,会做人,会做事,写得一手好字,做得一桌好菜,有见识,但不自傲自负。不卑不亢做自己,内心富足,外在丰盛,自由,喜悦,善良。


该用什么名儿

我有两个女儿,大的四岁多,小的刚六个月。

大女儿目前读中班。我觉得这个幼儿园特别好,锻炼孩子动手能力生活能力。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

我们小时候上学,也就六七岁,一样自己搞卫生的啊。

难道现在的小孩都是玻璃做的,磕不得碰不得?

而且对于大班的小孩,只是拖地板,并没有很累,小孩大概也乐在其中。

家长爱孩子,是要为孩子长远考虑。你看不过去你可以帮他做,在家里帮,在学校帮。等他将来长大了,你能帮他一辈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