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厉害了!麻城这个有才的人竟然被国家看上了

近日,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我市有1名非遗传承人入选国家级。

她,就是东路花鼓戏演员

——曾美玲

太厉害了!麻城这个有才的人竟然被国家看上了

曾美玲,

1965年2月生于麻城,

国家一级演员。

2015年第二届湖北艺术节上主演的

入选为基层展演优秀剧

东路花鼓戏是一种湖北省汉族戏曲剧种,是楚剧的姊妹剧种。早期名曰迓戏,俗称哦呵腔,后称东腔,也称东路子花鼓戏(今湖北楚剧前身为“西路子花鼓戏”,以麻城举水为界,东路戏流行于举水以东,西路戏流行于举水西),1958年定名为“东路子花鼓戏”,1974年更名为“东路花鼓戏”。

太厉害了!麻城这个有才的人竟然被国家看上了

东路花鼓戏是流行于大别山区的一种地方戏,约二百年的历史,与楚剧是姊妹剧。楚剧发源于举水以西的黄陂孝 感一带,故又名西路花鼓;东路花鼓发源于举水以东的麻城地区,故名东路花鼓(又名东腔)。东路花鼓在民间小演唱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到了清代极为兴盛。流传于麻城、红安、新洲、黄冈、英山、罗田以及安徽的金寨、合肥、河南的新县、光山商城等地。主要唱腔有高腔、二高腔等,吸取清戏(湖北高腔)的一些营养,如麻城的清戏班“天福泰”就很著名,同时还借鉴了汉剧的打击乐和表演艺术。至民国间麻城就有知名的东腔社班十五个,罗田有十二个。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这枝艺术之花,在麻城组建了专业剧团-麻城县东路花鼓剧团。这种戏剧目繁多,素称36大本,72小本,实际上有300多本。文化部门组织专班挖掘整传统剧目,共达八辑之多,均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作“湖北戏曲丛书”出版发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别山区就流传着这样的一首民遥:“极左路线你莫提,磨掉肩上三层皮。拿杯子领油,用罐子装米,连一本皮影戏也唱不起。如今农村地中喜洋洋,又多油来又多粮。买缸的买缸。修仓的修仓,搭起戏台唱《东腔》”。

太厉害了!麻城这个有才的人竟然被国家看上了

(图为大型东路花鼓戏《麻乡约》剧照)

太厉害了!麻城这个有才的人竟然被国家看上了

从小就被爷爷奶奶带着一起看的花鼓戏,

竟然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遗产,

有没有油然而生出

一种自豪和骄傲呢?

麻城真的越来越厉害了呀!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自2015年起历时三年,经过各地申报、专家组初评、社会公示、评审委员会审议等程序,共确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82人,湖北共有45人入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