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历闰十一月闰十二月闰正月很难遇到,其他的闰月却比较容易有呢?

骑着蜗牛逛宇宙

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与月亮和地球实际运动有关。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太阳不是在它的中心,而位于这个椭圆的——焦点。在中国传统的阴阳历中以朔月的长度29.5306日为1个月的平均值,全年12个月,同回归年的长度365.2422日相差约10日21时,需要置闰,使阴阳历各个月份和天象物候保持对应的关系。

所以,地球绕太阳公转时,与太阳的距离就有远近之别,速度就有慢快之分,离太阳越近,运动就越块;相反,离太阳越远运动就越慢。地球离太阳最近的一点叫“近日点”;最远的一点叫“远日点”。在冬至到大寒期间,地球处在近日点附近,运行最快,两中气之间的间隔天数最小29.4天,前后附近的中气间隔也在30天之内,则这段时间的月份中不包含中气的机会极为稀少,而闰月与历月内有无中气有关,所以出现罕见的闰十一月、闰十二月和闰正月的现象。在夏至到大暑期间,地球处在远日点附近,地球运行最慢,两中气之间的间隔天数最大达31.5天,前后附近的中气间隔也超过31天,则这段时间的月份中不包含中气的机会较多,这就是闰四、五月特别多的原因。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不远将来的2262年有两个“春节”。 一年中出现两个春节,即出现“闰正月”,根据天文历法推算,公元2262年将会出现闰正月的情况,那样人们可以过两次春节了,你一定很开心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2262年,公元2357年、2520年、2539年、2634年也会出现闰正月的情况。闰正月的年份一定是春节最早的年份。


天马行文

农历闰月大多发生在四、五、六月,九、十月很少,在近百年出现的闰月里尤其没有闰十一月、闰十二月和闰正月。人们都喜欢过春节,如果能闰正月或闰十二月,那就可以在一个月之间过上两个春节或两个除夕,岂不美哉?但是”老天”偏偏不作美。这个问题说起来有点枯燥乏味,牵扯到一些数学知识,我来简单聊聊。

农历闰月设置的规则是“无中气置闰”。二十四节气在古代统称为“气”,每个月两个“气”,前面的叫“节气”,后面的叫“中气”。

特例是前一个月或两个月含有两个“中气”,下个月即是没有“中气”也不置闰。如乙丑年(1985~1986),正月无“中气”,只有一个“节气”——惊蛰,但上年十一月里含有理应是十二月的“中气”——大寒,而理应是正月的“中气”——雨水在十二月里,所以乙丑年正月虽无“中气”,但不置闰。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椭圆有两个焦点,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在椭圆轨道上运动,差不多每年1月份最靠近太阳,这一点称为“近日点”,六个月后,地球运动到离太阳最远的地方,这一点称为“远日点”。

地球越接近近日点运动速度就越快,而越接近远日点,运动速度越慢。这样地球在它的轨道上虽然转过了相同的角度——15度,但所用的时间却不相同。

从春分到秋分这段时间是186天,两中气平均相隔31天,远大于朔望月,尤其在夏至到小暑这段时间,地球在远日点附近,两中气间隔时间长达31.44天。这时中气在上月底和下月初,使本月不含中气的机会就多,因此闰月的机会就多。

相反,从秋分到来年春分,仅有179天,在这段时间里,除秋分到霜降之间两个中气的时间间隔为30.38日外,其他的只不过29天多一些,因此置闰机会少。

特别是冬至后,地球接近近日点,运动最快,两中气间时间最短,甚至短于朔望月,结果使得十一月、十二月、正月总是含有两气,有时甚至出现一个月包含三气的现象。这就是十一、十二和正月极少出现闰月的根本原因。


古道犀风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闰月!

农历一年较回归年相差约10日21时,故须置闰,即三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两个月,十九年闰七个月。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最初放在岁末,称“十三月”或“闰月”;后加在某月之后,称“闰月”。

为了合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每隔一定时间要增加一个月。因此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通常19年置7闰,无中气那个月则为闰月。在1645年以前,农历采用平太阳,各月之后出现闰月的几率相等。以后采用了真太阳,各月之后出现闰月的几率就不等了。所以,闰十二月的概率为0,一月二月还是有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