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為什麼越來越多?

張980815

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披露,全國每年新發腫瘤病例約為312萬例,平均每分鐘有6人被診斷為惡性腫瘤,居民一生罹患癌症的概率高達2.2%。從近20年登記數據來看,我國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現逐漸上升趨勢。

四大原因導致腫瘤越來越多

1.環境汙染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發展,大量的化工產品問世,大量的有毒氣體排放,引起大氣汙染,水汙染,土壤汙染,給人類造成嚴重危害,環境中的這些化學的或者物理的致癌物通過體表、呼吸道、消化道進入體內,誘發癌症。肺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均居於所有腫瘤的首位,這與環境汙染也是有關聯的。所以現在中央提倡生態發展,可持續發展。因為一味的發展經濟而不顧後果,那最終大自然也會像惡魔一樣的展現在我們面前。

2.生活習慣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良生活習慣也在增多。許多人煙不離手,抽菸是導致肺癌發病的很重要的因素。很多人的作息習慣都很不規律,大部分人都會經常熬夜,這對身體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其次,很多人都喜歡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這也是導致消化道腫瘤發生的一個原因之一。有些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頓頓無肉不歡,而高脂肪飲食會增加腸癌、胰腺癌和乳腺癌發病率。所以現在食管癌和胃癌發生率相對下降了,腸癌和乳腺癌發生率上升。

3.多種疾病被降伏了,平均壽命延長了

 4.健康意識提高,腫瘤診斷率提高了


胡洋

你有沒有發現,身邊越來越多的人得了腫瘤呢?生活中我們經常聽說某某某,年紀輕輕三十四十多歲,就是肝癌胃癌,而且經常發現的時候就是晚期。腫瘤,像一個悄悄潛伏在人類身邊的殺手,不知道它下一個會帶走誰。

其實早在2000~3000年前,中國便有關於腫瘤的記載,但是數量很少,少到人們並沒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研究它,直到近五十年,腫瘤的發病率不斷升高,現在腫瘤已經與腦血管病,心臟病號稱人類健康三大殺手,嚴重威脅了人類的健康與生命。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為什麼得腫瘤的人越來越多,為什麼腫瘤這個疾病越來越讓人談之色變。

1.環境汙染

隨著現代工業化的發展和城市人口的密集,環境汙染這個大問題已經影響到了人類的健康。其中大氣汙染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的,它直接誘發的惡性腫瘤就是肺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全球大約有120萬以上新發的肺癌,而且最近幾年我國的肺癌發生率與死亡率也不斷上升。連續多日的霧霾天氣以及工廠煙囪中排出的各種化工料,致癌物都逸散在大氣中,又隨著氣流飄向附近的地區,被人吸入肺中,長時間的吸入這些有害物會誘發一系列疾病,肺癌就是最嚴重的一種。還有一些重工業地區,特別是偏僻的農村,城郊,監察不到位的地方很多化工廢料沒有經過處理就排到了河裡,海里。這些汙染物含有汞,砷,氰化物等有毒物質,汙染了地下水和海洋,那麼附近的地下水以及海洋裡的生物就會含有大量的致突變物。長期如此,喝不到沒有汙染的水,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很容易誘發腫瘤。

2.生活習慣

如果說上面的環境汙染是外因,那麼不好的生活習慣就是我們自身可控的內因了。現代研究已經證實,抽菸,喝酒,不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也是誘發腫瘤的重要因素。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的豐富,工作壓力的增大,我們睡的越來越晚,吃的越來越精細肥膩,出門有車坐,上樓有電梯,現代的文明解放了我們的雙手雙腳,也很容易讓我們忽略了運動。除此之外,吃一些粗糧雜糧水果蔬菜,經常放鬆身心,調節生活壓力,對身體也是有益的。

綜上,遠離汙染,養成健康規律的生活習慣,定期做好體檢,對自己的身體多關心一點,遠離腫瘤君!


藥事健康

研究發現,癌症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疾病,百分之八十的腫瘤發生與不良生活習慣有著密切關係,比如吸菸、飲酒、暴飲、暴食等習慣。中醫認為,人體疾病的產生和發展都可以從正邪兩方面關係的變化來分析,即人體的正氣是人體的功能活動以及抗病能力,邪是指邪氣指各種內外致病因素。癌症的發病分為內因和外因兩方面,內因主要是正氣虧虛,情志失調,黃帝內經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也就是說當機體正氣比較充沛,臟腑功能都正常情況下,人體是有抵禦外界不良刺激的能力的。只有在正氣不足的情況下,外界的不良刺激會趁虛而入,聚集在體內,漸漸導致腫瘤的發病。

同時,年齡在腫瘤發病中具有一定的意義,這其實和人體正確的虛弱導致疾病的發生是有密切關係的。年齡越大,癌症的發病率可能就越高。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氣血衰退也是產生癌症的一個因素。


海上名醫

今天要聊得是腫瘤患者中晚期經常會碰到的一種全身篩查的有效檢查,PET/CT 檢查注意事項!

醫生,有哪些患者不可以做PET/CT檢查嗎?

確診或可疑懷孕的女性患者,不建議做該項檢查。

如臨床診斷迫切需要PET/CT輔助,請務必提前告知醫生,並進行慎重的臨床評估。此外,近期曾接受其他影像學檢查者,部分檢查(如消化道等)可能會影響PET/CT檢查的圖像質量及準確性,請在檢查前告知或諮詢專科醫生,以確認是否可行PET/CT檢查。

2.檢查當天需要攜帶哪些相關資料呢?

3.檢查前患者做哪些準備呢?

PET/CT檢查前要求空腹4-6小時以上(腸外腸內營養液應在檢查前至少4小時停止輸注),並在檢查前至少6小時內(最好24小時內)避免劇烈運動(包括鍛鍊、長時間走路和提重物)。

4.醫生,我有糖尿病,應該怎麼辦呢?

糖尿病患者需提前調整好血糖,並在檢查當天嚴格禁食;I型糖尿病患者或胰島素依賴性II型糖尿病患者請提前諮詢醫生。注射藥物前應監測血糖。


中華醫學科普

腫瘤越來越多,現在社會上主要有兩種說法,一是說環境汙染導致腫瘤高發。一種說法是食品安全出了問題。真是這樣嗎?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只能按數據來解釋,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統計。2015年新增癌症429.16萬例,30年增長465倍。中國癌症發病率最高嗎?當然不是。據2017年中國癌症報告提到,全球最高的地區是北美,每10萬人有315人患癌症。西歐每10萬人有298人患癌症。我國所處的東亞每10萬人有186人患癌症。美國的癌症發病率比中國多了70%,如果是環境汙染造成的,那是不是美國環境汙染特別嚴重?當然不是。是美國食品安全問題嚴重嗎?也不是。實際上美國癌症發病率比中國高出很多。當然如果中國的癌症發病率在2015年的基礎上,再新增300萬例,就趕上美國了。美國2018年預計新增癌症是173萬。



現在為什麼癌症越來越多?

有個事件可能會給我們一些啟示。西方人幾乎不吃動物內臟,就把動物內臟脫水後製成粉末,然後添加到牛的飼料裡,最終導致了了“瘋牛病”的發生。動物內臟並沒有毒,為什麼會導致“瘋牛病”?主要是牛在數百萬年甚至上億年的進化過程中吃的是草,所以就不可能對肉類產生適應性。人們在牛的飼料裡添加肉類,導致牛的代謝紊亂是必然的。


我們現代人以面臨同樣的問題。

人類以狩獵-採集型的食譜持續了進化的500多萬年。採集的食譜如:水果類、堅果類、綠葉類、根莖類,這些食物代謝後產鹼,屬鹼性食物。喝的水是天然鹼性水。人類以鹼性為主的飲食持續了進化的500多萬年。因此自然選擇只可能讓適應鹼性為主的DNA持續傳遞,讓不適應的淘汰。也就是說人類的DNA只可能按照鹼性為主的飲食編碼,所以就不可能對酸性為主的飲食產生適應性。現代飲食以酸性為主,導致代謝紊亂是必然結果。

那麼人類伴有狩獵行為是什麼時候?應該是中石器時代開始,距今約10萬年~1.8萬年。肉類的攝入隨狩獵技術提高而增加。1萬年前人類開始刀耕火種,發明了農業。種植穀物,而穀物代謝後產酸,屬酸性食物。在人類進化的500多萬年主要是採集型食譜,喝的是天然鹼性水。所以在整個人類進化過程中主要是鹼性為主的飲食。

以現在人類的認知,採集型食譜代謝後產鹼,現代種植和養殖的食譜代謝產酸。因此我們只能以酸鹼來解釋這一現象。


求真之旅

腫瘤的發生,最主要的因素有基因的影響,環境的影響,生活飲食規律的影響以及年齡的影響。

基因是不可改變的,所以這是一個定量值,你生下來就決定了你出現腫瘤的概率。

右上角關注“骨科姚大夫” 問病情留言或私信

與醫生交朋友,讓大家成為自己的保健醫生!


環境的因素確實對身體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種情況也是無法通過個人去改變的。所以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去改變那些汙染環境的現象。我們著重來講一講自己,個人能夠改變的一些東西,如生活的飲食是否規律,長期的熬夜,酗酒,吸菸是容易導致腫瘤發生的。

對於年齡因素是很有趣的一個事情,在解放初期,人們的平均生存年齡才四五十歲,然後漲到五六十歲,可是癌症的高發年齡卻是50歲以後。也就是說在過去,人都還沒有活到要生癌症的時候就已經不在了。


骨科姚大夫

說實話,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也有錢了,雖然也非常重視健康的問題,但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飲食,比如吃燒烤,喝酒,吸菸等。

腫瘤越來越多,很多原因。

一、物理性致癌因素  包括熱、機械、紫外線、放射線等長期慢性刺激。據觀察,長期與較大劑量的X-線接觸或大劑量紫外線照射,可使皮膚髮生鱗狀細胞癌;長期與大劑量放射性物質接觸,如開採放射性礦山或長期在被放射性物質汙染的地區居住的居民,肺癌和白血病的發病率明顯高於其它地區;食管癌患者大都有長期吃過熱、過硬的食物的不良生活習慣。  

二、化學性致癌因素  長期接觸某些化學物質有可能引起腫瘤。 

三、生物致癌因素  病毒:是重要的生物致癌因素。近年來病毒致癌的研究有了很大的進展,已經證明百餘種動物腫瘤是由病毒引起的。在人類腫瘤方面,已從非洲兒童淋巴瘤和一些鼻咽癌患者的腫瘤組織中分離出一種皰疹樣病毒(EB病毒),從乳腺癌、白血病、宮頸癌、惡性黑色素瘤和某些肉瘤中也發現了類病毒顆粒。免疫學的研究也證實不少腫瘤病人血清中有抗病毒抗體。這些都說明病毒與腫瘤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有人認為病毒是機體內潛伏的致癌因素。在一定條件下,這種潛伏因素被激活,就可能誘發腫瘤。  

黴菌:一些糧食、食物和蔬菜中可含有黴菌如黃麴黴菌、鐮刀菌、交鏈孢屬和雜色麴黴菌等,其中黃麴黴菌產生的黃麴黴毒素有較強的致癌作用。據調查,肝癌發病率高的地區,食物中黃麴黴菌含量較高,說明黃麴黴菌可能與腫瘤發病有關。動物實驗也證明含黃麴黴菌的穀物可誘發肝癌和胃癌。我國醫學界學者從河北省磁縣糧食中分離出一株黃麴黴菌可使實驗動物如大白鼠和小白鼠發生肝癌。  在生物性致癌因素中,有些寄生蟲也與腫瘤發生有關。據觀察,患肝吸蟲病的病人中膽管型肝癌的發病率較高;患日本血吸蟲病的病人中直腸和結腸癌的發病率較高。


煎餅果子2608516673

腫瘤是毒素(垃圾)在身體內堆積,正常細胞在毒素環境裡應激性反應,產生變異,積累所形成!形成的核心問題是毒素的積累!關鍵是有兩個問題,一是毒素的源頭,二是排毒的系統,如果毒素多了,得不到排出,就會影響細胞變異,變異的細胞又變成毒素,影響正常細胞,導致腫瘤成長! 現在的社會,空氣,水,塑料,裝修材料(也許包括轉基因食品等),等等,逐漸變成了汙染源,在人體內產生毒素,(注意人多吃的代謝不掉的多餘營養,也是一種垃圾,毒素)而人的生活條件改善後,運動減少,新陳代謝受熬夜等各種因素影響,排毒能力減弱,導致毒素堆積,淤堵!從而大量細胞變異,越積越多形成腫瘤


3230900461

關於這個問題,需要從以下幾方面來討論:

1、科技的進步帶動了信息的傳播。在如今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信息跨越了時間空間使得腫瘤這一疾病走入大眾視野,物質的豐富使得人們越來越關注自我健康。健康意識及醫療水平的提高使人均壽命延長,腫瘤這一主要發病時間在中老年的疾病自然而然就更多的走入了大眾視野。而物質科裡落後的過去,很多人的死因都不明瞭。

2、環境的日益惡化加劇了這一惡果,多種腫瘤的發生與環境有些密切關係。這一因果在肺癌的發病率中尤為突出,近十年來,隨著環境的逐漸惡化,我國肺癌發病率及致死率逐年上升。有研究發現,美國在日本長崎投射核武器之後,當地居民惡性腫瘤發生率明顯增高。

3、社會壓力的劇增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們養成不良生活方式,例如吸菸飲酒等,與多種腫瘤的發生直接相關。

4、源自於我們對腫瘤這一疾病更加深入細微的研究。


青禾2223

為什麼當代腫瘤越來越多,最重要溼寒瘀堵。氣血運行不暢通,人體內三濁(濁氣,濁水,濁物)溼寒過盛,人體循環極不暢通。自然環境,嚴重汙染,西化藥抗生素不合理應用。農藥化肥,轉基因食品,除草劑及反季節各種菜。生活沒有規律,氣火的雙重夾攻,心態情緒低落,等等加之多數人與大自然抗背,形成了天地人,更甚者很多人夜當晝,過貓式生活,加巨體力透支。不解決上述問題會越來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