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黑名單”制度來襲,財務已成為高危職業?

近日,財政部發布了《關於加強會計人員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文中提到將健全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建立嚴重失信會計人員"黑名單"制度!由此可知,企業被查會計人也將難辭其咎,會計違法成本也會變的越來越高!

會計“黑名單”制度來襲,財務已成為高危職業?

稅收違法"黑名單"制度建設進程加快

黨的十八大以來,誠信制度建設被擺在突出位置,尤其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建立健全社會徵信體系,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總體要求,建立稅收違法"黑名單"制度及聯合懲戒機制進程加快。

2013年11月,稅務總局開始著手研究建立稅收違法黑名單公佈制度。

2014年7月,稅務總局發佈《重大稅收違法案件信息公佈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公佈辦法》),標誌我國稅收違法黑名單公佈制度正式建立。

2014年10月起,包括稅務總局在內的全國各級國稅、地稅機關都開始通過各自的門戶網站,每季度向社會公佈重大稅收違法案件信息。

2014年12月,在國家發改委的協調下,稅務總局與中央文明辦、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人民銀行等21個部門聯合簽署了《關於對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實施聯合懲戒措施的合作備忘錄》(以下簡稱《備忘錄》)。

2016年4月,稅務總局對《公佈辦法》進行修訂,增加了信用修復機制,已公佈的符合條件的偷稅、逃稅當事人在繳清稅款、滯納金和罰款後停止公佈並從公告欄中撤出,同時將繳清稅款、滯納金和罰款的情況通知實施聯合懲戒和管理的部門。稅收違法"黑名單"公佈制度日臻完善。

2016年5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對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提出具體指導意見和工作部署。

2017年1月,稅務總局與34個部門共同簽署《備忘錄(2016版)》,參與聯合懲戒的部門由21個增加到34個,聯合懲戒措施由18項增加到28項,實現聯合懲戒制度的"雙擴圍"和"提檔升級",加大對失信納稅人懲戒力度與範圍。

2017年6月,稅務總局與發改委簽訂信用聯動合作框架協議,進一步完善聯合懲戒工作機制,釋放稅收違法"黑名單"制度威力。

2018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稅務總局等八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在一定期限內適當限制特定嚴重失信人乘坐民用航空器 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意見》,限制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的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乘坐飛機。

會計“黑名單”制度來襲,財務已成為高危職業?

會計人員"黑名單"制度實施 威力不可小覷

此次建立嚴重失信會計人員"黑名單"制度促進了稅收信用體系建立,實現了納稅信用體系與社會信用體系的融合聯動,正式實施後對稅收違法行為起到了強有力的震懾作用。

1. 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對會計、企業監察更方便

拿浙江舉例:現行《浙江省會計管理系統》僅僅登記了會計持證人員名單,但無法顯示持證人員到底在不在或者在哪個單位從事會計活動。一些單位未簽訂會計人員任(聘)用合同,也就沒辦法監管到單位會計人員的法律責任。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義烏市財政局藉助"互聯網+"技術,開發了義烏市會計應用管理系統,開展企業會計崗位(稅務代理)實名登記。代理記賬機構負責登記本單位的代理記賬人員和委託單位,地稅分局負責登記和排查專職會計人員和任用單位。

截至目前,已登記委託代理記賬單位16222個,專職會計單位882個,代理記賬人員774名,專職會計人員1034名,數據全部錄入稅收徵管系統,實現財、稅部門的信息共享。

通過財稅聯動,實施會計崗位實名制,開展會計執業記分管理,加強會計信用體系的建設,強化了會計人員的工作責任心,會計信息失真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打開了財政會計管理和稅收徵管的通道,落實財稅政策和稅收徵管措施更加暢通到位;規範了中小微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即日起會計違法的成本越來越高,個人信用不良會影響生活

黑名單制度出臺後,每位會計人以後幾乎每天都處於"聚光燈"下,違法的成本會越來越高。

有了大數據系統的支撐,財政部門職能處室負責會計人員違規情況的考核,按季度將扣分情況及扣分依據報送財政會計人員管理部門。稅務部門在日常工作中發現會計人員有違規情況的,依法扣分,按季度將扣分情況及扣分依據報送財政會計人員部門。會計人員管理部門負責會計人員的日常管理、會計執法檢查中有違規情況的,據實扣分。

財政部門將會計人員的考核錄入會計誠信檔案,並實施動態管理,考核結果作為會計師任職資格評審和先進評比的重要依據。考核合格的會計人員接受財政部門的正常管理;考核不合格的人員,在媒體上進行公告,違反法律法規的依法分別予以行政處罰或追究刑事責任。如今,會計人員信用狀況已變為"會計人身份證",其作用正日益凸顯。一旦出現信用汙點,帶上不良記錄的"身份證",你會發現以後換工作或者個人的生活都舉步維艱。

3.會計信用制度實施後,會計面臨巨大職業風險

2017年6月9日,財政部辦公廳發佈了《關於加強會計人員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向全社會徵求意見,並於2017年7月21日前以書面意見反饋財政部會計司。預計7月底8月初會正式施行,會計人員誠信建設相當於給會計人戴上了"緊箍咒",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進入會計信用"黑名單"。

據一位相關人員說,"實踐證明,會計人員誠信體系建設工作考核辦法不僅為稽查部門規範、制約和懲戒失信會計人員提供了恰當的方式,還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從源頭防範偷逃稅行為。"

4.查處企業,會計如果被牽連,後果很嚴重

如果一個單位因提供虛假的財務會計報告被追究責任時,單位負責人跟會計都推脫不了關係。企業帶來巨大的稅務風險的同時,也讓會計人員登上了信用"黑名單",完全無法執業,後果不堪設想。

按照最新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的保存期限由15年變為30年,總賬、明細賬的保存期限由15年變為30年。30年對於會計行業來說,基本貫穿會計人的整個職業生涯,是會計人每一步的腳印。

會計“黑名單”制度來襲,財務已成為高危職業?

會計人如何規避職業風險?

1. 拒絕做假賬、偷稅逃稅企業,儘量去正規企業

如果一個單位因提供虛假的財務會計報告被追究責任時,單位負責人跟財務負責人都推脫不了關係。企業帶來巨大的稅務風險的同時,也讓會計人員登上了"黑名單",完全無法執業,後果不堪設想。更嚴重的,涉及刑事案件,會計坐牢的也大有人在。

自2016年1月1日起,按照新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的保存期限由15年變為30年,總賬、明細賬的保存期限由15年變為30年。

30年,基本貫穿財務人的整個職業生涯,是財務人每一步的腳印。

2. 個人的證件不要隨意外借

經常有會計朋友問,她的朋友開了個公司想借"會計證""身份證"用一下,到底要不要借?能不借就儘量不借,不是說沒有人情味,可是如果一旦被牽連,連朋友都沒得做了。

大家都知道,現在已經是稅收實名制,會計人的姓名、身份證件、手機號碼、人像信息都會被記錄在案。企業合法經營還好,一旦有違法行為上了"黑名單",想撤下來就相當困難,具體看前面的介紹。

3. 會計證書不要隨便掛靠,以免因小失大

有的會計人覺得工資太低了,想通過證書掛靠額外增加一點收入。需要注意的是掛靠證書都是有風險的,而且本來掛靠就是國家不允許的,換個說法就是不合法,不受保護的。掛靠在別人的地盤,不需要幹活還可以拿錢,本身就是違背自然規律的事情。

打個比方,如果你的注會證書掛靠了,事務所用你的資質做審計工作,籤的是你的名字,你知道他們做的事合法還是不合法?如果是違法的事,你能脫得了干係?為了這點小錢真的值得嗎?準備掛靠的會計人要三思啊。

做會計兼職一定要明白裡面的風險

很多會計都有從事兼職的經歷,比如幫很多家企業記賬,會計證暫停考試後,兼職會計越來越火爆,這裡面蘊藏著巨大的風險。

兼職會計一般利用休息時間幫企業記賬,多數兼職會計一天或幾天便做一個月甚至幾個月、一年的賬,導致企業當期的生產經營情況無法準確、及時反映。企業申報納稅時只能採取預繳或估算當期銷售額和盈利情況,致使應繳稅款難以及時足額申報入庫。兼職會計通常僅依據企業老闆提供的憑證做賬,對企業的經營情況知之甚少,有的甚至按企業老闆意圖做假賬,幫企業逃稅。

4. 會計離職後,要及時辦理財務人員信息變更

目前,稅務系統裡法人、財務、股東的信息正在逐步和公安、工商、銀行、勞動等部門聯網,如果被列入黑名單,社保、醫保、出入境、貸款等很多方面都會受到影響。財務人要注意,在與前公司進行離職交接時,一定要確認自己是否為公司財務負責人,如果是,務必去稅務局進行財務負責人變更,否則將影響到下一家單位的納稅信用等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