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不是存在引力使得天体逐渐聚集?如果是的话,为什么说宇宙是膨胀的呢?

谭孝生

这个问题说开了有点大,题主的问题问的也是有些捉摸不透,应该是天文启蒙阶段,没关系的,感兴趣的话多看些书就懂了。在这里,我试着从我的角度解答一些,希望题主满意。

首先,宇宙中肯定是有引力,引力指的是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力。这意味着只要是物质(反物质,暗物质我们不提,它们区别于我们的普通物质),都存在引力,只是或大或小而已。


宇宙通俗意义上的说法就是时间和空间,能量和物质的集合体。而我们能看见的繁星和我们自己周遭的世界,就是物质。它们间都有引力作用,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等等,都是引力的直接体现。

题主说的天体聚集,说的应该是星系这种恒星的集合体。回答这个问题,要先回答的就更多了。涉及前沿的——比如星系的形成,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天文科学里却是有很多理论的,它们各具特色。其中一种经典模型如下:

说实话,星系形态各异,形成它的路径是很多的,普遍的,诸如银河系这种的,大多是太初黑洞的引力聚集,然后经过数十亿年的演变,比如类星体就是一个演化阶段,最后稳定下来的状态就是银河系。

而上面所说的密度涨落,通俗的说就是大爆炸即便造就了宇宙的各向同性,把物质抹平的均匀一致,但总不可能每颗原子都等距排列吧,亿万年的时间相互作用力总能让它们中的一小撮聚集,然后越长越大,引力的作用愈发明显,这个过程有部分很像恒星在弥漫的星际尘埃里孕育的过程。



总之,无论怎么说,无论那种形成过程,它们都有引力的作用。所以是引力聚集成就了星河灿烂。


宇宙膨胀的话,和引力没啥关系的,并不是有引力,宇宙就膨胀不了,只要某种“斥力”大于宇宙的总引力,宇宙照样膨胀。

而关于这种斥力,就是爱因斯坦当年悔责的“宇宙项”,就是我们今天的宇宙学家普遍认为存在的暗能量,它占宇宙组成的70%多。

宇宙膨胀,准确来说是加速膨胀。


这为啥?不知道,天文学家也不知道,但它确实是我们宇宙的现状。科学家能做的,只是通过观测数据来构建新理论来解释,暗能量就是这样诞生的。

宇宙膨胀有很多证据,比如氦丰度,微波背景辐射,标准烛光等等。关于它们这里不展开讲了。

其实还有一个很贴近现实的宇宙膨胀证据,只是我们没察觉,即便察觉了也不会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这个证据就是——关于天空为什么是黑的问题?也称奥伯斯佯谬。(详情自行查阅)

这个问题的一部分解释就是指出宇宙在膨胀。

行了,更多的题主自己探索,自己发现才是最大乐趣。


通俗科普

朋友,不要被引力迷惑,引力实际上是引斥力,包括斥力。

地球能在一定范围内遇到就是这种引斥力,当地球远离太阳被吸引,当靠近太阳被排斥。

不知道你学没学过化学,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就是这样运动。

而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运动,实际也受到引斥力的影响。

质量越小越难受到引斥力的影响,因为力是相互的,恒星可以产生很大的力场,但粒子受到的力与自身质量有关,却不是恒星引斥力的大小。

如果光子在光速运动,就是质量极小,速度极快,很难被引斥力束缚。


在路上61281823

其实不必把这个问题想的太复杂。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就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宇宙万物之天下,更加大于小小地球上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就更加符合“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的辩证法。

万有引力必然趋向于使宇宙天体逐渐相互聚集到一起,小的聚集成大的,再聚集成更大的,最后形成黑洞,甚至其它我们尚且不知的天体现象。可是,天体都是运动的,运动再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这一趋向,在相当范围和时间段里,维持着恒星系和类似银河系这样尺度等级的天体存在。

至于超新星爆发这类现象,说明了又一种与万有引力相反的物理机制的存在。有限的空间承载物质质量的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了一定的物理限度(阈值)就会产生爆炸,从而重新分配和调整空间的物质分布和结构。这就是一种膨胀的现象,虽然只是单个恒星体级别的,但也未尝不是更大尺度类似现象的具体而微。宇宙之大无奇不有,但任何可观察和可研究的对象,其有限性都是其根本属性。无限性的假设势必把问题引入未知的深渊。在有限性这个前提下,分分合合就成为常态,万事万物各依序而动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