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惠安女为什么那么有名?

陈以尘

惠安女有名也是跟惠安有关,惠安有几个比较出名

1、石雕

惠安石雕很有名,可能大家不怎么知道惠安石雕,但是提起寺庙的佛像,寺庙的建筑设计、雕刻、寺内的栏、柱、亭、塔等建造雕刻,大家肯定不陌生,那些很多都是出自惠安石雕,雕刻技术非常精湛、细腻,堪称一绝。同样,出了很多雕刻大师,享誉全球。有着“世界石雕之都”的美誉。

2、惠安女服饰

惠安女的服饰,非常的有艺术研究、实用与欣赏价值,橙黄色的斗笠,花色头巾,头巾上甚至还有编织的小花和五颜六色的编织物,上身穿斜襟衫,露着肚脐,下身穿又宽又大的黑裤,令人百看不厌,有着无穷的美感,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惠安女精神

提到惠安女首先想到的就是勤劳、质朴、贤惠,在男子外出谋生、出海后,惠安女就成了家族的主力军,大大小小实物,都由女子来做,就连军事防御,也由惠安女来充当,她们开公路、修水利、种田地、补渔网、敬公婆、教子女,里里外外一把手。

大家好,我就是那个一直想做惠安女的太阳,如果你有什么泉州故事,欢迎与我联系。


外地人在泉州

优岳答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优岳是惠安人,对惠安女非常熟悉,也相对了解惠安女的实际生活和劳动,惠女的出名很多人以为是因为惠女身上那套独特的装饰,其实,这只是一部分,真正让惠安女扬名四海的,是惠安女的勤劳。

惠安依山傍海,解放前生产力底下,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并没有给惠安人带来丰富的食物,贫瘠的土地只适合种地瓜和花生,所以,惠安之前还有个“地瓜县”的别称;惠安的海属深海,所以,靠海的人们用小木船只能在近海捕捞点小鱼小虾,滩涂上种点海蛏、海蛎;艰苦的生活条件,迫使男人们到外地谋生,干些又苦又累的建筑活,所以,惠安又有了“建筑之乡”的美称,家里的内内外外的事情就留在女人们的肩膀上,惠安女任劳任怨操持着一个个家。


1958年政府决定在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彭殊村建一座集防洪、供水、灌溉、发电于一体的国家级大型水库。水库工程的建设是由惠安县政府组织实施,群众对水库建设非常支持,欢欣鼓舞,踊跃报名参加。各自然村每户至少1人,共41000多人,其中35000多名惠安人参加了水库建设。


一支以惠安女为主力、从远在几十里乃至百余里的家中走了出来,背上锄头、畚箕和地瓜干,开始了水库的建设。工区就在荒山野岭、丘陵山地之中。大多数人露宿,有的就在乱草荒坟中度过。夜晚蚊虫叮咬,难以安身。都难不倒勇敢坚强的惠安女,1960年3月,一座库容达1.2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建成了,使十年九旱的“地瓜县”变成了米粮仓,谱写了“万女锁蛟龙”的壮丽诗篇。



水库原名“乌潭水库”,1959年为纪念惠安女建设水库的贡献,水库更名为“惠女水库”。目前水库是泉州第二大水库,也是福建省八座大型水库之一。

后来又有大批惠安女先后参加了陈田水库、菱溪水库、泗州水库、七一水库等的建设,从此后,惠安女的勤劳勇敢慢慢被全国各地所熟知,名扬五湖四海。


优岳7

惠安给人的印象一个是石头,一个是惠安。在一个以石雕文明的地方,那里的女子为什么会那么有名?

惠女,闻名海内外,相信来过泉州惠安的朋友或者没来过这里的朋友多少都会有所耳闻。

惠女如此有名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其一主要是惠女特殊的服饰。传统的惠女服饰目前在惠安的崇武、山霞、净峰和小岞四个镇的大街小巷依然比比皆是,但是都是一些老一辈的家长平日里才有这种装扮,现在的年轻人在外读书上学工作已经很少穿着这种传统服饰。所以来惠安旅游想一睹惠女服饰的真容的朋友可以到上面的四个小镇的菜市场,街上走走都可以瞧见。歌谣“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高度概括了惠女服饰的特点,封建头主要是指头上佩带花色头巾和橙黄色的斗笠。民主肚,节约衫是指上身穿着紧窄短小上衣(主要以蓝色为主,也有花色的,主要节庆日还有红色的),露出肚脐,腰上佩戴银链圈。浪费裤是指惠女的下身穿着特别宽松肥大的黑色或者蓝裤子。听奶奶小时候说这种服饰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方便干活。

当然这也是惠女闻名的第二个原因,勤劳。小时候听奶奶说惠女的服饰主要作用是为了更方便的做家务干活。由于常年在海边风吹日晒,斗笠和头巾可以护住风雨,同时也护住每一个惠女的美貌免风吹日晒。惠女的勤劳不仅体现在日常的家务耕田,以前惠安的男人一般都出海捕鱼,惠女就会在家里捕鱼网织鱼网,惠女水库也是惠女用肩膀抬出来的。惠安女或二人或四人搭伙,一根粗而短的竹杠,下边用粗绳子套着硕大粗砺的花岗岩石条,每条重数百斤,就这样一步一步扛着石头修水利等等,慢慢的惠女勤劳的名气远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