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稱劉姥姥為“母蝗蟲”,哪能是對“打秋風”的譏評?

林黛玉最典型的形象是多愁善感,“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就是這幅模樣,但作為才女的黛玉其實是有機智俏皮的一面,她在41回把劉姥姥比喻為“母蝗蟲”,也是她一貫愛開玩笑的譏誚體現,有論者認為是貴族出身的千金小姐對勞動人民的鄙薄,對此筆者松楠莊主不敢苟同。

黛玉稱劉姥姥為“母蝗蟲”,哪能是對“打秋風”的譏評?

劉姥姥是個人來瘋!

劉姥姥第二次進賈府,從39回寫到41回,跨度很大, 39回“村姥姥是信口開河,情哥哥偏尋根問底”,看題目就知道,這一回都是圍繞寶玉、黛玉鋪開的,劉姥姥胡謅了雪地裡一個貌美女孩弄柴、吟詩的故事,顯然就是借講故事讚美黛玉;在大觀園遊玩時,賈母一眾人的第一站是瀟湘館,劉姥姥見案上設有筆硯,直誇小姐的繡房竟然比上等的書房還好。黛玉在一誇再誇之下,焉有心情不好之禮,因此隨著劉姥姥一路“裝瘋賣傻”、極盡誇張之能事,黛玉的情緒也完全被調動起來,成了個“人來瘋”,笑稱劉姥姥為母蝗蟲。

很多論者認為,黛玉把劉姥姥比作“母蝗蟲”,是對其“打秋風”的諷刺,是要吃盡榨乾賈府的財產,這完全是一種誤讀,是對劉姥姥形象的褻瀆,更與賈府落敗之際劉姥姥對賈府的慷慨救贖的義舉完全背離。因此個人更願意把母蝗蟲的形象比喻與前回“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大火燒了毛毛蟲”等恣意縱情、放蕩不拘的形象做聯想,都是人來瘋,黛玉一個如此乾淨無邪的女孩,怎能會有鄙薄劉姥姥的這種“富貴眼”。

黛玉稱劉姥姥為“母蝗蟲”,哪能是對“打秋風”的譏評?

同樣,寶釵笑道:“……他用春秋的法子,將世俗的粗話,撮其要,刪其繁,再加潤色比方出來,一句是一句,“母蝗蟲”三個字把昨兒那些形景都顯出來了,虧她想的倒也快”,這也是寶釵對黛玉才情的由衷讚美,兩者雖為情敵,但姐妹間的惺惺相惜之情還是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