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称刘姥姥为“母蝗虫”,哪能是对“打秋风”的讥评?

林黛玉最典型的形象是多愁善感,“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就是这幅模样,但作为才女的黛玉其实是有机智俏皮的一面,她在41回把刘姥姥比喻为“母蝗虫”,也是她一贯爱开玩笑的讥诮体现,有论者认为是贵族出身的千金小姐对劳动人民的鄙薄,对此笔者松楠庄主不敢苟同。

黛玉称刘姥姥为“母蝗虫”,哪能是对“打秋风”的讥评?

刘姥姥是个人来疯!

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从39回写到41回,跨度很大, 39回“村姥姥是信口开河,情哥哥偏寻根问底”,看题目就知道,这一回都是围绕宝玉、黛玉铺开的,刘姥姥胡诌了雪地里一个貌美女孩弄柴、吟诗的故事,显然就是借讲故事赞美黛玉;在大观园游玩时,贾母一众人的第一站是潇湘馆,刘姥姥见案上设有笔砚,直夸小姐的绣房竟然比上等的书房还好。黛玉在一夸再夸之下,焉有心情不好之礼,因此随着刘姥姥一路“装疯卖傻”、极尽夸张之能事,黛玉的情绪也完全被调动起来,成了个“人来疯”,笑称刘姥姥为母蝗虫。

很多论者认为,黛玉把刘姥姥比作“母蝗虫”,是对其“打秋风”的讽刺,是要吃尽榨干贾府的财产,这完全是一种误读,是对刘姥姥形象的亵渎,更与贾府落败之际刘姥姥对贾府的慷慨救赎的义举完全背离。因此个人更愿意把母蝗虫的形象比喻与前回“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大火烧了毛毛虫”等恣意纵情、放荡不拘的形象做联想,都是人来疯,黛玉一个如此干净无邪的女孩,怎能会有鄙薄刘姥姥的这种“富贵眼”。

黛玉称刘姥姥为“母蝗虫”,哪能是对“打秋风”的讥评?

同样,宝钗笑道:“……他用春秋的法子,将世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母蝗虫”三个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显出来了,亏她想的倒也快”,这也是宝钗对黛玉才情的由衷赞美,两者虽为情敌,但姐妹间的惺惺相惜之情还是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