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單位當成了撈錢的“店子””

“我把單位當成了撈錢的“店子””

●懺悔人:翟寶山

●原任職務:山東省東營市地稅局原黨組成員、稽查局局長

●涉案罪名:受賄罪

●犯罪事實:經查實,2005年7月至2017年3月,翟寶山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索取、收受他人錢款近500萬元,接受各類禮金、消費卡300餘萬元;另有涉嫌受賄、不能說明來源資金500餘萬元。

●案情進展:2017年9月30日,東營市檢察院以翟寶山涉嫌受賄罪將其批准逮捕。目前,該案正在審查起訴過程中。

我1980年12月參加工作,曾任廣饒縣交通局交通管理站職工;廣饒縣稅務局城關稅務所幹部,丁莊稅務所幹部、副所長、稽徵股副股長,直屬分局副局長;廣饒縣地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等職務。1998年8月任廣饒縣地稅局黨組書記、局長;2002年10月任東營市地稅局油田分局局長;2006年1月任東營市地稅局黨組成員、油田分局局長;2016年3月任東營市地稅局黨組成員、稽查局局長。

權力是什麼,權力是誰給的,權力應該用來幹什麼,權力用不好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對這些,我一直麻木不仁,總是奉行“權力平時感覺不出,辦私事謀私利還真管用”的歪理邪念。正是存在這種錯誤的權力觀,我利用手中的權力,大肆撈錢,瘋狂斂財,最終把自己“撈”進了無底深淵。

反思自己的前半生,“撈”字始終來相伴。我在工作的幾十年時間裡,有一半時間跟撈錢有關,我把單位當成撈錢的“店子”,自己就是“店老闆”。無論是作為市地稅局油田分局局長,還是稽查局局長,雖然我的職務並不算高,但手中的權力卻很大。因此,在我的身邊聚集了一幫經商搞企業的“朋友”,我們經常湊在一起吃飯、打牌,談論的也是如何賺錢。近墨者黑,久而久之,我也薰染上了銅臭氣,不知不覺萌生了與他們共同撈錢發財的貪念,徹底淪為“商圈”中的一員。

去哪兒撈錢?怎麼撈錢?靠山吃山,靠油吃油——我盯上了油田這塊大“蛋糕”。我身居油田分局局長要職,手握收稅生殺大權,轄區內的油田單位自然敬畏我三分。我瞅準了他們的軟肋,也找到了撈錢的門路,通過幫“朋友”向油田一些單位催要工程款、承攬工程、推銷生活用品等方式,收受“好處費”。大到幾千萬的建設工程,小到幾萬、十幾萬的茶葉、乾果、服裝等日用品推銷,都是有求必應。自己辦不到的,就託其他朋友幫忙,不放過任何撈錢的機會。儘管油田單位有關負責人對我的這些無理要求並不情願,但都懾於我手中的權力,敢怒不敢言,只能答應。

而那些通過我的“通融”獲得了項目、推銷了產品、討回了欠款的人,自然心甘情願地向我好好“表示”,小到幾千元、大到一兩萬甚至幾十萬的“好處費”,我都來者不拒,照單全收。

十八大以後,我沒有收斂、收手,依然逢年過節收受禮金和消費卡,因為已經收習慣了、收不住手了。我現在是多麼羨慕收拾房間打掃衛生的保潔員,她們可以自由出入,也可以每天見到陽光,生活多麼快樂,可我卻沒有了這些。

孫子還沒出生,他的爺爺就坐了大牢,希望有一天我能從獄中活著出去,見見我那未曾謀面的孫子。我最放不下我的妻子、兒子和家人。我很後悔以前沒有拿出更多的時間來陪家人,而是在外面過那種吃吃喝喝、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生活。然而,世界上沒有後悔藥,今天的果都是昨天種下的因,這些都是我自己一手造成的,不僅毀了自己,也毀了家人。我現在才明白過來,可惜已悔之晚矣。

(郭樹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