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想不出名字該取啥
為什麼臺灣和香港至今還要沿用繁體字?
當時因為國民黨戰敗,蔣介石率領一批人逃到臺灣,不想與大陸共和,想自成一派,對大陸推行的政策,他們都予以反對,這裡包括反對使用簡體字,所以一直沿用官方的繁體字。
而香港則是因為當年還未迴歸祖國,正處在英國殖民統治,理應不會推行中國的簡體字政策,等迴歸祖國後,因為多年習慣的原因,就一直沿用繁體字到現在。
早在1935年8月21日,中華民國教育部就正式公佈了《第一批簡體字表》,同時公佈《推行簡體字辦法》9條。在1952年周恩來總理連同剛剛成立的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委員,對我國漢字進行了一次由繁到簡的改革。在通過《關於公佈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後,並開始著手收集、整理編制《漢字簡化方案》,於1964年公佈最終《簡化字總表》,並在1986年10月,經國家語委經國務院批准調整,又重新發布了《簡化字總表》。
在華夏曆史上,繁體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了,而且一直都是我國的官方文字。那麼,中國當初為何要把繁體字改成簡體字呢?
有書君是這樣分析的:基於當時的國情考慮,中國在剛剛經歷重創後,經濟實力薄弱,再加上中國又是個農業大國,全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都在貧窮落後的農村,所以導致大部分人都是文盲。
為了更好的建設國家,滿足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加強文化的普及教育就成了人們首要解決的重要任務。
而“掃盲”就成了那一時期的熱潮,不管是在工廠,街道凡是有人的地方都會有識字和學習文化的掃盲班。
但問題來了,那些筆畫繁瑣的繁體字,對於本身沒有多少文化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難寫又難認。
為了讓大部分人民群眾能夠更快更好的學習到文化知識,於是就出現了文字的簡化改革和漢語拼音的普及,而這樣的改革使國人的識字率提升了九成。在此基礎上,才有能力學習更多的更高層的文化知識,從而掌握科學技術,實現科教強國的戰略目標,復興中華。
中國的五千年曆史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文化在經過不斷的演變更新後,變得規範化和統一化,便理所應當的成為了傳承人類文明的工具。
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語言文化,更何況香港是後來才回歸的,而臺灣一直都自成一派,作為主張和平民主的祖國來說,開始都沒有要求他們文字統一,現在更不會,特殊情況特殊對待,他們怎麼方便怎麼使用,我們不做過多闡述,更不要政治化,因為我們自始至終是一家!
有書共讀
我也不是完全反對簡化字,只是對現行簡化字感到深深的不滿與遺憾。
中華民族圖騰式的、標誌性的那一些字才是不該被簡化。比如國家、漢字、禮義、華夏、龍鳳等。
在那個極左思潮盛行的年代誕生的簡化字,能有多少科學性可言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完下面的分析。
一、嚴重違背六書的字
我能夠接受“帆、體、舊、淚、龜、購、膚、灶、塵、鬱”等遵循“六書”原則的簡化字(部分原本已是俗字或意義差別不大的通用同音字)
但是最無法接受鄧、劉、對、聖、觀、雞、觀、戲等違背“六書”的簡化字。
這類字都是將一半的偏旁用“又”、“×”符號代替。使得許多原本符合六書的漢字,被隨意地不負責任地用粗暴的符號進行替代。
既然漢 =漢,觀=觀,鷄=雞,那麼為何: 灌≠漢 溪≠漢?為何國家之國如此神聖的字要直接用日本漢字的國?
時(時)、標(標)、際(際)、掛(掛)、爺(爺)這些字本來也不難寫,是典型的會意加形聲字。簡化字莫名其妙的要破壞他們的結構。
二、常用字簡化不規則導致書寫和認知混亂的字
隋、隨、髓、墮……這估計是簡化的最不徹底的一批常用字,小時候老師要強調很多遍這些字聲旁的區別,到底是寫成“有”還是寫成“左+月”讓人感到傻傻分不清楚。
還有盧簡化為盧,我也贊同了。但瀘、顱也簡化成了瀘、顱,為何驢、爐、廬、蘆卻變成了驢、爐、廬、蘆。完全沒有系統性嘛。人為的造成難學難記。而且一點也不形聲!
三、不同音、不同意的字簡化合並造成的讀音模糊和或歧義的
儘管(盡?、儘?)
樹幹(幹?、幹?)
……
這些詞在港臺不會念錯,但是在大陸卻是最容易被唸錯的詞。
還有網上流傳甚廣的一些邪惡段子,就是利用了簡化字帶來的歧義,諸如:我下“面(麵)”給你吃、“幹(乾)”妹妹等。(臉紅掩面)
麵字,也是非常非常好的一個會意形聲字,不但不難學,還能學到知識,知道麵條,灰麵是小麥製成的。
心臟(臟)中國人心都髒了嗎?臟字雖然難寫了點,但是寶藏之藏不是沒有被簡化嗎?心臟,臟腑,人身之寶也,何須多言,看一眼,講一次就記住了,為什麼要去和髒亂差搞到一起?
生薑,從艹從畺,會寫僵,疆,韁,還不會薑麼?一目瞭然的會意字形聲字,為什麼要和姓姜的姜合併?生薑蒜是植物,和羊女有半毛錢關係嗎?
山谷和稻穀(穀)有半毛錢關係嗎?
頭髮和發財 書卷和席捲 眼睛睏和困囚 前後和皇后 公里和裡面 酒麯和彎曲 屋舍和捨掉
雲雨和人云亦云 醜陋和子醜寅卯
北斗,升斗和鬥爭 如果因為門和鬥太過相似,大可用異體字鬦來作為正體嘛!
颱風和颶風一樣是風的名稱,可不是臺灣來的風,很多很多人小時候都認為是臺灣的風吧!
颱字被消滅了,颶風卻保留了。奇哉怪哉!
還有很多很多搞笑的同音亂合併!
不過,也不難理解為什麼要搞這些牛頭不對馬嘴的同音合併。漢字簡化的最初目的就是要消滅漢字,搞拼音文字嘛
四、不考慮漢字的本意
一些漢字被盲目和機械地簡化,比如“羆”字,本意是一種大型熊類,從漢字結構上拆分是“四”+“熊”,卻被編寫簡化字表的磚家叫獸們當做了“罷”(罷)+“灬”,於是機械式地簡化成了“羆”。
五、造成社會困擾的簡化字
肖(蕭)姓、付(傅)姓、代(戴)姓、閆(閻)姓等曾經被二簡字給害了的姓氏(尤以肖簡化得最徹底),導致原本一家的人,成了兩家。而葉姓、葉姓,寧姓、甯姓等因為不同音不同意的字簡化合併為一個字,導致原本不是一家的,成了一家。(最近關於寧澤濤的姓怎麼讀,一群專家和網友開始在網上撕開了。)
六、不繫統且特別醜的簡化字
這個純屬個人視覺感官。
比如“蘭”字,簡是簡單了,可是奇醜無比!蘭亭序,蘭花,多麼風雅雍容的名詞。換成蘭字,真是掉了幾個檔次! 而且而且,瀾闌斕鑭都沒有簡化,攔欄卻簡化了。
由此引申:看看下面和闌共有“柬”的幾個字卻被搞成了另一種模樣:
“揀”字右半部按照草書簡化成“揀” 後其醜無比,書寫起來也很麻煩,老師教小朋友寫這個字也很費時,因為要區別東字嘛。
其實,煉,練,揀,都是會意和形聲字,左邊表意,右邊形聲“an”,那個東不東的偏旁算什麼玩意?然而,其繁體寫法“柬”,雖然筆畫多了點,但是看起來舒服,寫起來也更方便,磚家們又沒有將獨體字“柬”進行簡化。而且 “諫”字也沒有簡化右邊,真是奇形怪狀,毫無系統毫無規律的亂搞瞎搞!
混有道德
在華夏曆史上,雖然簡體字一直存在,但繁體中文一直都是我國的官方文字,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
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我國進行了一次文字由繁到簡的改革。由於當時香港和臺灣兩地並不受中國政府管轄,沒有被包括在改革範圍內,所以現在還在用繁體字。
那麼,中國當初為何要把繁體字改用成簡體字呢?
1956年1月,中國政府在周恩來總理的直接主持關心下,結合了上百名專家,對數千個常用的中國文字進行了一次字體的簡化。當時的出發點,是考慮到中國國情——
當時的中國經歷了上百年的內憂外患,國弱民窮。中國又是一個幾千年的農業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在農村,而當時中國一半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和半文盲,而要在這樣的基礎上發展文化,建設國家,識字掃盲成了一個重要的歷史任務。
那個時期在工廠、街道、農村到處都組建了掃盲班,識字和學文化是那一時期的熱潮,但是遇到困難,繁體字筆畫多,難寫難認,掃盲的對象是大批的大字不識一個的成年人,為了這一需要才根據群眾中的一些書寫習慣形成了簡化字。
簡化文字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數以億計的人民大眾,能夠儘早儘快地識字認字,提高使用文字的速度,提升文化水平,方便學生在校學習,以此為最基本的基礎,才有能力學習更高的科學技術。
城市研究所
當初簡化漢字是為了普及教育、促進 漢字拼音化改革,而香港在改革之前還未迴歸,所以沿用了繁體字。
現在的科技下,已經顯示不出簡化漢字的優勢了,香港的教育事業發展也說明不一定要通過漢字簡化來推廣教育,因而不必要改。還有就是簡化漢字和繁體字的區別並不如你想象中的那麼大,現在雙方交流很順暢。
關於麻煩,從識字的角度看,簡化字和繁體字沒有多大區別,主要是寫字上的區別。後者的區別確實不小,也絕不能否認漢字簡化在這方面(包括教學)帶來的方便。但試想,因為歷史遺留問題,強行讓香港澳門使用簡化字,反而是加大了他們學習的負擔。
因此,香港還是使用繁體字。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現行的簡體漢字依據的是1956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通過的《關於公佈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和《漢字簡化方案》,具體參照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出版的《簡化字總表》。偶爾也能見到的一些“奇怪”的簡化字,如“雞旦”“仃車”“快歺”“𡬝”等,則是屬於1977年後推行的“二簡字”,不過這一方案在1978年就停止使用並在1986年正式廢止了。
無論哪種簡體字,都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推行。其時的香港,主權尚未迴歸,因此並不在推行範圍內,故繼續使用繁體字。
1935年,中華民國教育部發布的《第一批簡體字表》
臺灣則由於政治原因,自然也不會實行大陸的方案。但並不意味著臺灣沒有過簡化漢字的想法。從民國時期開始,簡化漢字就在知識精英中形成過許多次想法,1935年,當時的教育部還發布過部令,正式公佈《第一批簡體字表》,同時公佈《推行簡體字辦法》9條。但由於國民黨元老戴季陶的強烈反對,僅於次年就奉行政院令收回了。1952年,蔣介石在臺灣重提簡化漢字一事,並很快成立了“簡體字研究委員會”。豈料再次遭到廖維藩、胡秋原等106名“立法委員”的反對,使得此事耽擱了。其後大陸率先推出簡化字,臺灣基於政治考慮,避免唱和,並保持“正統”,於是徹底擱淺了簡化的想法,一直沿用繁體漢字至今。
不過,應當明確的是,香港和臺灣的繁體字存在一些差異,並不完全一樣。
徐鵬遠
原因一:歷史沿襲
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明末被荷蘭和西班牙佔領了,後來鄭成功把人家收回了我們自己的懷抱。
1895年在《馬關條約》裡又被清政府割給日本了,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它回到了中國。
雖然中間它曾經被其他國家統治過,日本也向他們灌輸了日語。
但漢語一直都沒有被切斷,現在他們使用的基本上都是中文,沿用的一直都是古時候的繁體字。
香港因為1842年的《南京條約》曾為了英國的殖民地,1997年才回歸。
被殖民了55年(其中二戰期間有3年零8個月是被日本佔領的),沿用的也還是古時候的繁體字。
原因二:我們改用簡體字的時候他們都不在中國的政權範圍內
為了讓更多的人容易學習,早在1935年,教育部就已經發布了《第一批簡體字表》,準備推行。
無奈國民黨元老強制反對,等到1950年才重新被提到,此後開始推行並不斷改進。
雖然我們一直承認臺灣,但是人家不承認我們,到現在都沒有完全統一,在我們改用簡體字的那段時間也是如此。
香港當時還沒有迴歸,剛好錯過了推行簡體字的那段時間。
迴歸後的政策是一國兩制,也不是完全由大陸說了算。
原因三:在他們的部分人眼裡,簡體字等於“殘體字”
關於到底應不應該用簡體字這個問題,一直都是爭論不休。
反對用簡體字的人一般認為簡體字是殘體字,也就是殘缺的、不健全的中文,部分臺灣人和香港人的這種想法尤其嚴重。
錯別字看得我一臉尷尬。。
殘化???
有這樣的想法估計推行起來也會有層層阻隔。
這麼看來,臺灣和香港的繁體字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愛飛樂遊
Hello.五十年代初期,國內還是通用繁體字,之後曾不斷簡化,而臺灣、香港和澳門至今仍通用繁體字,對繁體字起著保護和傳承作用。繁體字有其幾千年歷史,雖然時有簡改,但未大刀闊斧。新中國成立後曾幾次簡化繁體字,簡化字體很多,語言學家在繁體字形的基礎上儘量保持原字形,在筆劃上縮減,以不完全失去原字形狀又便以書寫。實際上繁體字筆劃確實大多,如圖:
像這些如此繁密筆劃的字體,能簡化一些未嘗不是好事。事物不是一成不變的,尤期繁雜的字體、如能法定地適當簡化未嘗不可。至於有幾千年流傳的繁體字,應不遺餘力地保護也不要失傳,而且文字法定化也不要大僵化,我很贊成繁體與簡體通用。
不輕信不盲從
港澳臺至今之所以一直沿用繁體漢字,這應該是緣於中國(繁體)漢字的造型美,以及中國(繁體)漢字所蘊含的審美價值。中國漢字經過漫長的歷史沿革,從最初的象形文字(甲骨文)最後定格為我們熟悉的繁體漢字。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後,國務院出臺了文字改革的相關決定(文件)。至此,經歷了漫長曆史沿革的繁體漢子在中國大陸逐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後來的簡體漢字。相傳中國漢字是由倉頡所創造,這源自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倉頡又稱蒼頡,複姓侯剛號史皇氏,為軒轅黃帝的史官。曾把流傳於先民中的文字加以蒐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根據野獸的腳印研究出了漢字,從而為華夏文明的歷史傳承做出了偉大貢獻。 多少年來,中國漢字不僅承載著華夏民族的燦爛歷史文明,而且還以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繁體)筆畫造型,彰顯著中國漢字豐富的審美意蘊,以及較高的視覺審美價值:中國傳統書法中的繁體楷書尤其如此。所以,以上這一切應該就是港澳臺地區乃至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文出版物,以及全世界華人社區的華文報刊雜誌至今一直沿用繁體漢字的原因吧。
顏真卿繁體楷書:
柳公權繁體楷書:
Mrttlzz99
我不知道臺灣香港的繁體字有多麼地延承了中華文化的“精髓”,但我知道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老外學漢語,是因為大陸的經濟崛起,甭說什麼文化深厚,這年頭就是看體量看發達看誰堅船厲炮,美國有好萊塢,我們進電影院天天看,美國有蘋果手機有Windows有谷歌有各種各樣眼花繚亂的所謂流行文化席捲著你我,可美國沒有全球二百來個軍事基地,它的經濟會那麼好?它的“快餐文化”能普適到世界各地?別做夢了。文化是上層建築,軍事和實力更是基石,論玩兒繁體字,論玩兒考據之學,清朝人比港臺總要厲害的多吧,如今安在?!
SWangShakuhachi
30年代起,國民時代已有學者提倡使用簡體漢字,收集了元代起的簡體字,出書推廣,到1935年開始教育部推出第11400號部令,正式公佈第一批簡體字表,採用了錢玄同所編《簡體字譜》中的324個,在當時又稱「手頭字」,這是政府第一次大規模推行簡化漢字。
之後就是抗日戰爭,內戰,國民政府敗走臺灣,終止了一連幾次的漢字簡化運動。
新中國成立後,學者們繼續簡化運動,正如現在的結果來看,漢字簡化將幾千年來約一成的識字率一舉突破到超過九成,非常成功。
但是臺灣那邊,當年意識型態有巨大差別,凡是大陸支持的,他們就反對,即使當年他們也認為這是很好的政策。另一原因很簡單,失去了大陸,他們就更強調自己的正統性,只能使用傳統的繁體以示正統。
至於香港,其實就算大陸和臺灣也用簡體,香港也會繼續使用繁體。最簡單的原因是,香港當年是英國殖民地,英國根本不想住在香港的中國人和大陸有任何聯繫,最好就是敵視,這才符合英國的利益,所以就算大陸和臺灣也用簡體,統治香港的英國人也絕不容許香港也統一字體。
最明顯的證據是,香港在1930年主要語言還是圍頭話和客家話,50年代大量大陸移民移居香港,有上海人、福建人、北京人、四川人,全國人民也有,本地香港人被稀釋為少數。這移民到了七十年代還未停止,移民人數早已超過本地人。但是,港英政府卻在這時大力推廣粵語! 沒錯,是粵語而不是普通話或國語! 即使大陸移民人數超過原居民,大陸移民更熟悉普通話多於粵語,英國人還是強推粵語為香港官方中文。到了八零後和九零後,基本就不懂普通話,需要回歸後在中學裡從頭學起,年紀大一點的就要自己給錢去學了。
(註: 我是中國香港人,別留言問我是否來自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