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票:古代的准考证

科举制起源于隋代,正式成型于唐朝,是历代王朝的“抡才大典”。“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考试成绩与名利、仕途直接挂钩,科举作弊也随之出现。对于那些不愿寒窗苦读的人来说,作弊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找人代考,也就是“代笔””,又称“枪手”。

浮票:古代的准考证

科举考试(明代绘本)

浮票:古代的准考证

考场复原图

为了证明考生身份预防代考,出现了入场凭证也就是准考证——浮票。

以明代科举为例,考生们需要携带两张凭据,“浮票”和“座位便览”。依次进入考场,确定座次。到了清代,科举准考证叫做“院试卷结票”,一般是参加秀才考试的考生用的,需要学生亲自去领取,而且考试时必须由考官念到名字才能进场。

浮票:古代的准考证

浮票实物

浮票:古代的准考证

浮票实物

在目前现存的浮票样本上,详细记录着考生的身高、肤色、胡须、痣痦等明显特征。由于考试推荐的“谢额”(准考人数)有限,政府制定了补考规则。与正常考生不同的是,补考的登记比浮票严格,除了记录考生的外貌、身材等情况,还要填写家庭成员、老师、邻居、保人的信息。如果查出信息不实或有替考现象,举荐人和担保人是一并处罚的。

以图中的“浮票”为例,中间写着考生的名字“印鸿宝”,左右两别边写着“其五官另有疵疾之处均要注明”、“身中无鬓”及“面形方”、“面色白”的文字。

不过,由于当时没有照相技术,文字记载的信息还是比较有限的,容易给相貌相似的人留下漏洞,因此有些考官也很难掌握鉴别尺度。

如果检查环节宽松让枪手蒙混过关,万一以后替考事件被查出来,考务官也是要被严惩的。如果检查环节过于严格,可能会有合法合规的考生失去考试机会。

清代作家钱泳以亲身经历为依照,创作了一部笔记小说《履园丛话》。书中记载了“朝廷视学”胡希吕在南京巡视考务,核对“相貌图”时,把上面“微须”的“微”字误解为“无”字,驱赶了相貌册里注明“微须”而脸上有短胡须的考生,理由是“人、图不符”。这样一来,可急坏了那些有微须的考生。他们同胡希吕争辩起来。胡希吕大声怒斥学生:“汝等读书断文,竟不知‘微’作‘无’解?”其中一个微须考生非常机智,立刻反驳,“依您之见,孔子曾微服外出,是不是该解释为孔子把衣裤脱个精光而外出?当今皇帝几次下江南均微服私访过,请问,您如何解释皇上的‘微服私访’?”胡视学被驳得哑口无言,特别是“皇上微服私访”已众所周知,若照自己的释法……胡视学只得下令重新检验“相貌册”,并取消“以微为无”的驱逐考生令。

浮票:古代的准考证

民国时期准考证

浮票:古代的准考证

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准考证

民国期间,随着照相术的普及,准考证贴上照片,主要信息手工填写。到了恢复高考时,准考证也遵循这种模式。到了九十年代,准考证基本都变成全印刷,加盖钢印防伪。约2000年开始,准考证实行彩印,逐步实现了信息化。

【中考和高考将至,祝愿所有学生们都考出理想成绩,升入心仪的高一级学校深造】

【对此话题感兴趣的朋友,点关注,多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