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合伙人制度”才是真正的企业管理bug!

合伙人制度在中国企业中可谓五花八门,甚至可以说各有一套,虽然都称为合伙人制度,但差距甚大。有些企业家认为,合伙人制度就是“股权+合伙人”,如果这么简单的话,中国企业岂不早就建立合伙人制度了。合伙人制度并不是原来的关键人才华丽转身,赋予股权就会成为合伙人,也不是一份合伙人制度文件能解决的问题,很多企业实行合伙人制度后根本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原因就在于此。

你知道吗?“合伙人制度”才是真正的企业管理bug!

理解合伙人制度,首先从企业形态与进化规律谈起。从传统企业转型迈向新组织首先要改造企业形态的DNA,从精英领导力转变为团队创新力。合伙人制度是实现顺利转变的关键内容。合伙人制度不仅能够让股权开始分散,也让更多的人为企业创造价值。从某种意义来讲,合伙人制度的“使命”就是转变企业形态DNA。

你知道吗?“合伙人制度”才是真正的企业管理bug!

从组织形态管理角度来看,合伙人制度应该具有四点:

首先,合伙人团队成员必须拥有公司股权或期权,把公司财产与个人的财产所有权捆绑在一起,目的是保障企业与个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

第二,最高决策机构虽然是股东大会,但经营权必须由合伙人大会掌控,合伙人团队需要形成一种稳定的强有力的股权联盟,进而可以影响决策权,目的是保障经营权不受资本干扰;

第三,合伙人制度本质是通过个人综合能力为企业创造价值,目的是保障企业主要价值能够由多数人创造;

最后,合伙人团队具备新陈代谢能力,合伙人团队能够吐故纳新,让团队经营管理始终符合市场发展要求,目的是保障能够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能力。

如今中国企业纷纷寻求合伙人制度,并非偶然,而是新商业时代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绝非股权+合伙人≠合伙人制度这样简单。要想合伙人制度发挥作用,必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模式,否则很容易徒有其“名”而无其“实”,如同传统企业为了追求时髦而换了一身“马甲”。

合伙人制度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有以下五大类型:

1、创始合伙人+业务合伙人。这类的合伙人类型比较简单,适合咨询服务类的轻资产企业,资源优势集中在人才的竞争力上,合伙人在投资的基础上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贡献值一并入股成为企业的创始合伙人,合伙人加盟后每个人既是公司的原始股东又是业务负责人,让公司的业务发展更具有凝聚力。

2、合伙人内部创业+独立合伙人。合伙人内部创业是指在公司范围内,鼓励合伙人在独立的业务单元或者业务体系中进行创业的内部合伙人鼓励机制,类似的例子像连锁分公司合伙人这样的,在持有分公司股基础上负责公司业务经营。如果对自己实力有信心的话可以选择独立合伙人,即以个人的身份与公司长期紧密合作,自负盈亏,按比例分成,平等协商。

3、天使投资+合伙人制度+股权众筹。这种另类的合伙人制度创新最大的转折点就是股权众筹的出现,这也是目前非常流行的合伙人制度模式,使用场景比较明显的就是投资机构,比如某风险投资基金的合伙人,其本身可能是其他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或者创始人,他们还有另一层身份就是独立的天使投资人,企业管理比较自由,合伙人的权利和义务各不相同。

5、从企业生命周期来看,现有企业推行合伙制的时点几乎都在创业阶段和转型阶段。当然合伙人制度既有优势也有局限性,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原有的薪酬制度吸引力在逐渐减弱,人才的话语权在逐步提高。毫不夸张的说,吸引并且留住人才成为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因素,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吸引优秀的合伙人加盟是最有效的途径。

与合伙人制度相匹配的管理模式是传统企业转型“三引擎模型”。

你知道吗?“合伙人制度”才是真正的企业管理bug!

传统企业转型“三引擎模型”

“三引擎”分别是矩阵型组织结构、二元管理基础于项目管理方式,三者在构建原理上完全相同,能够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构成一种稳定模式,所以称为“模型”。“三引擎”的通俗说法就是转型企业要建立矩阵型组织结构,在二元管理基础上实施项目管理方式。有了“三引擎模型”,合伙人制度就可以在转型企业中生根发芽。

为何是矩阵型组织结构?因为只有矩阵型组织结构既具有垂直型管理线条,又具有横向管理线条,这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组织结构形式,由于企业中出现了横线管理线条,为合伙人开辟了独立创造价值的空间,传统企业中的职能型结构只能出现高管,而无法出现合伙人,高管管理的是“分工”与“协作”式的职能单元,而合伙人管的是系统化、集成化的业务流程,只有在矩阵型结构才能实现。

为何是项目管理方式?因为项目管理就是横向管理线条,本质上是一种系统化、集成化的流程管理。每个横向管理线条都代表一个相对独立的业务流域,项目管理方式让企业少了谁都能正常运行,聚龙时又能“众人拾柴火焰高”。横向管理线条的增减,导致合伙人团队能大能小,始终以市场变化为导向。

为何是二元管理基础?因为传统管理模式中的职位管理基础属于一元,转型过程中需要保留这一元,便于支撑垂直管理线条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要增加另外一元:能力管理基础,以便能够支撑横向管理线条有效运行,因此成为了二元管理基础。每个合伙人都能独当一面,都能代表公司,是全才而非专才,只有能力管理基础才能培养“多专多能”型的合伙人团队,不仅数量庞大,还能实现新陈代谢,这是传统企业的经营团队无法比拟的。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如今那些被有口皆碑的合伙人制度背后其实都有“三引擎模型”的身影。没有“三引擎模型”支撑的合伙人制度,依然是一种传统管理模式。

你知道吗?“合伙人制度”才是真正的企业管理bu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