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帮朱元璋打天下,为什么当了皇帝朱元璋却要杀刘伯温呢?

金钱打造金夜

刘伯温死的时候,朱元璋杀功臣的屠刀还没举起,说朱元璋要杀刘伯温不太准确,但是,朱元璋当皇帝后不待见刘伯温这是真的。

打天下时,朱元璋和刘伯温关系特别好,为什么朱元璋当皇帝后,两人关系就差了呢?

刘伯温方面的原因。刘伯温有两大性格特点,一是刚正不阿,二是恃才傲物。

刘伯温的刚正不阿有个典型的例子。李善长的马仔李彬犯了罪,按大明法律当斩。当时朱元璋不在京城,李善长找刘伯温求情,希望放过李彬。刘伯温坚决不肯,快马加鞭把情况报给朱元璋,得到批文后,马上把李彬杀掉。李善长可是朱元璋的萧何,当时权倾朝野,刘伯温都不给面子。

刘伯温的刚正不阿得罪了不少人,必然有人弹劾他,说他的坏话。朱元璋虽然是个明君,但也很难做到君不疑臣,坏话听多了,也必会对刘伯温产生看法。



刘伯温的恃才傲物也有一个典型例子。李善长被打发回家了,宰相位置就空了出来,朱元璋要选一个替补,就向刘伯温征求意见。朱元璋问杨宪怎样?刘伯温说,杨宪才能够气量不够。朱元璋又问汪广洋怎样?刘伯温说,他气量更小。朱元璋再问,胡惟庸怎样?刘伯温说,让他拉车能把车弄翻了。朱元璋的人选让刘伯温全否了。朱元璋最后说,看来这宰相只有先生你来当了?!刘伯温不客气的说,我倒是行,但我嫉恶如仇,况且我怕麻烦,你还是找别人吧!

分析朱元璋听了刘伯温话后心理反应:你刘伯温太狂了,别人都不行,就你行!你行你还不干,不想伺候老子呗!你还嫉恶如仇,对谁嫉恶如仇呀?估计朱元璋听了刘伯温的话,鼻子都气歪了。我是皇帝唉,对我尊重点行不?你刘伯温是员工,你可以比老板高明,但你决不能表现出你比老板高明。

朱元璋方面的原因。朱元璋用刘伯温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刘伯温的人,一个是刘伯温的才。这两点,朱元璋当皇帝后都可以不用了。

刘伯温的人可以不用了。我们都知道,古人迷信,真龙才能当天子,有王气才能得天下。能看出王气,只有星象师,刘伯温就是星象师,所以,他可以看出谁是真龙天子。刘伯温来追随朱元璋,说明朱元璋是真龙天子。这样朱元璋就人心所向,将士信心就足,战斗力就强。一旦朱元璋当了皇帝,本身就是天子了,也就不需要用刘伯温来证明自己有天子气了。



刘伯温的才也可以不用了。朱元璋要打天下,他说,刘邦打天下靠萧何张良和韩信,我现在有了李善长和徐达,相当于有了萧何和韩信,现在缺少一个张良。于是费尽周折才把刘伯温招来。没有刘伯温的谋略,朱元璋还真难成功。朱元璋当皇帝后,刘伯温的才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毕竟治国方面李善长更擅长些,你的才用也可不用也行。

总之,当皇帝前,朱元璋和刘伯温是战友,当皇帝后朱元璋和刘伯温是君臣,战友讲的是情意,君臣讲的是尊卑,刘伯温的恃才傲物,挑战朱元璋的皇帝尊严,结果可想而知。


豫有得

原因复杂,但是归根结底以下原因:第一、能耐太大,兔死狗烹,国家已经建立了,留着这么一个聪明人是对自己和自己继承人的强大威胁。第二,这些人朱元璋在时尚且不能完全控制,这些人都觉得自己能力强大,虽然明面上服从朱元璋,但是内心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朱元璋忍耐的很久了,终于有一天爆发出来了。第三,还是旧账。刘伯温撂过挑子,对革命队伍不够忠诚,中间辞职过,虽然最后又回归了,但是让朱元璋始终有一股无法掌控的感觉!


鱼跃龙门one

刘伯温是后来投靠朱元璋的,本身也有本事,听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样的人在李世民的手下应该能发挥他的才智,做出更多的丰功伟绩,但在朱元璋的手下他就没有这么幸运罗,朱元璋城府极深,那些个被他杀的人都被他试探出来后,毫不留情杀。下面的那些个人包括刘伯温等不知收敛,死是很正常的。


思庇屋

正史和野史都没有确定的朱元璋要杀刘伯温的记载。

中国人是特别喜欢造神和喊万岁的民族。刘伯温肯定是大才,也肯定不是神。朱棣正大位之后,为了掩盖自己子反父,叔逐侄的尴尬大面积有目的的篡改了历史。所以明早期前两朝的官方记载不可信,究竟是开国功臣付了皇帝还是皇帝付了开国功臣没法准确的解读。

可是最后还是要给个答案的。举个例子吧,和你一起创业的很有能力的销售总监在创业成功后和你若即若离,你会不会夺了他的权,消除他在你公司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