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來弄去,雲裡霧裡(二)

弄來弄去,雲裡霧裡(二)

文圖:劉銘初

在不是觀景臺的“觀景臺”,看著弄裡雲聚雲散,分不清天上還是人間,如果有仙境,大概就是這樣吧。停留在寫意山水的那些時分,也是我寫意的人生?

弄來弄去,雲裡霧裡(二)

下午,繼續仙境,繼續看水墨畫。

徒步走到“天上”看畫。其實,不知多少年前,壯族、瑤族的祖先們也許跟我們一樣,到處找好地方,想象中,他們可能也在雨中跋涉,又累又餓,看見氣呑山河的壯麗,於是就不走了,叫上兄弟姐妹,就此安居。這樣說來,他們是幸福的居士,直接與天地對話,大徹大悟之人。

弄來弄去,雲裡霧裡(二)

弄來弄去,雲裡霧裡(二)

弄來弄去,雲裡霧裡(二)

弄來弄去,雲裡霧裡(二)

剛好在修路,雨中的土路非常泥濘,走沒多久鞋子重了四五斤。看到一部車上來,連忙招手,好心的司機把我們從泥濘中撈起,這還不算,上車後,我們又叫司機停車,好讓我們拍照。司機還是照辦,今天的好心人真不容易做啊!到達目的地,我們真心致謝,目送他的車繼續前行,直到沒入雲端。

弄來弄去,雲裡霧裡(二)

這裡的水塔高高在上,生命之水,取之於天,用之於民。如果幹旱時,這生命之水可如何解決啊?在生存條件惡劣之地,信仰方面特別多元,他們居住的地方也是眾神居住之地。在當地簡陋的廟宇中,敬拜大慈大悲的觀音,也敬拜神農、土地爺,當然還有掌管雨水的雷神等等。沒水喝的時候,也許只能請雷神出山了。

弄來弄去,雲裡霧裡(二)

弄來弄去,雲裡霧裡(二)

爬到又一個高臺,看到了真正的天上人間。村寨的房屋零零星星分佈在山腰或山脊上,你可以同時欣賞天上和人間的美麗,也會激發自己的惻隱之心,他們的土地僅限於山下的弄裡,就那麼一丁點土地,一年中能獲得多少食物,我們可以想象得到。感嘆大美中國之餘,也讚歎當地壯族瑤族人們頑強的生命力!

弄來弄去,雲裡霧裡(二)

弄來弄去,雲裡霧裡(二)

無中生有的事,時不時發生,比如在弄裡,突然捲起越來越濃的霧。在山坳之中,總會有虛無飄渺的雲霧沉沉浮浮。崇山峻嶺,有時也可當作是汪洋大海中的無數小島,雲霧就是那些滔天巨浪……

弄來弄去,雲裡霧裡(二)

下到山腳時,天已黑,在黑與未黑時,拍下了對面山谷的一戶人家。

回想大美中國之路,我定會記起山坳裡的那盞明燈。

行於2018年3月24日-26日

作者

劉銘初,攝影師,專注個性旅行的知途旅行創始人,56小鋪創始人。常年考察於中國最原始的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是“走遍中國少數民族”總策劃師,目前深入瞭解二十多個少數民族文化,已記錄一百多項少數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當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搶救性記錄者和積極的民族文化傳播者。

其個人事蹟及其創辦的知途旅行公司多年來廣受主流媒體關注和報導,目前是《中國民族報》特邀專欄撰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