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亲们,你们第一次的香港之行,都是去哪里玩儿呢?

想必大部分时间,都在买买买吧。

前两天,刚刚翻出来一篇多年前写的,第一次去香港的游记,快来看看我的不一样的香港之行吧: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香港,一直是我的一个梦。

在深圳出差一个月,承受了无数个小时的加班后,终于有一天,可以走进这个梦了。

在深圳那些天,一直特别忙。我没去过世界之窗,没去过锦绣中华,没去过中华民俗村,几乎没去过深圳所有比较有名的地方,终于可以休息一天,还是去香港转转吧。

欣慰啊!

向往啊!

期盼啊!

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由于时间紧,这次出行没能像以往旅游一样,查攻略、做计划、准备充足,而是满脑袋对香港TVB连续剧的印象,就踏上征程了。

临走之前都不知道应该带什么,于是拿了4样比较大的东西:身份证、港澳通行证、手机、钱,觉得有这几样东西就可以孤身走天涯了。

入关的时候,身份证夹在港澳通行证里,发现海关的那个人不易察觉地笑了笑,马上意识到了问题:"是不是可以不用身份证啊?""是啊,只要港澳通行证就可以了。"

郁闷地拿回了证件,转念一想,哎,糗就糗吧,谁让咱是第一次来港呢!

入关后,发现有很多香港的简介,拿了简易地图、旅游指南、餐饮指南之类的东东,上了火车。

人不少,竟然连座位也没有。还好比较近,30多分钟就到了,也就是北京坐个地铁的时间。

不行,来不及多想,还是赶快计划一下这次的行程吧。

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简单地看了看旅游图,又查了一下旅游锦囊,初步确立了行程:旺角火车站步行至尖沙咀。具体路线:旺角火车站——通莱街(女人街)——庙街(天后庙)——弥敦路——柯士甸道——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科学馆——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钟楼——香港艺术馆——香港太空馆——星光大道——维多利亚湾。

这是我的计划。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下了火车,出了站口,从来不迷路的我。第一次有了种在白天头晕眼花、分不清东南西北的感觉。

四周映入眼帘的都是各式各样的招牌,十字街头没有宽窄之分,也找不到哪里是主干道。转了360度之后我竟然没有找到朝南的方向,一直管用的太阳定位法竟然失效!

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我有点懵了。

于是问路,再问路。

问了无数次之后,终于朝着正确的方向行进,但在感觉中,我的方向一直是错的。我应该是在朝南朝西走,但感觉一直是在朝北走。所以地图不停地被我颠来倒去,直到离开香港,我都没有搞清楚正确的方向。

这是我第一次在白天的时候迷路。

原计划的通莱街、庙街、天后庙,也因为我的晕头转向而彻底告吹,感觉只要能找到弥敦路,我就心满意足了。

苍天不负苦心人啊,弥敦路的标志牌,终于在我锲而不舍的努力下,呈现在眼前了!

香港真的是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所有临街的门面无一漏网,全被利用做商铺,眼花缭乱的招牌接连不断。路,普遍很窄,几乎分不清大街还是小巷,顺着路走就可以了。

又逛了一会儿,有点饿了,看到一个快餐店,外面张贴的图片还不错,走进去后,里面也很干净,一个个独立的小方桌,玻璃盖板。人是铁饭是钢,吃饱喝足后才能有精神嘛!我叫了一个烧鸭和海蜇的双拼套餐,配汤河粉,加上冻柠茶,一共才31块钱,比想象中要便宜得多,而且味道相当不错!

双拼套餐:

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汤河粉,汤汁清淡,但味道极鲜。

这种鲜,不是拿味精、鸡精勾兑出来的,而是海鲜熬制出来的,大爱!

河粉爽滑、Q弹,青菜清新爽口,是上佳的搭配。

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烧鸭和海蜇的双拼。烧鸭虽然看上去卖相不算太好,但味道一级棒!海蜇清脆鲜美,滋味极佳!

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感受最大的,除了一个普普通通的街边小店,就能做出这么价廉味佳的美食之外,还发现一个问题。

记得当时有个香港同事说过,大陆饭店里面的菜品,太油了。感觉所有的菜,都像是从油里面捞出来的一样,即使在几十分钟路程之隔的深圳,也是如此。

但香港的菜品不同,就算是烧鸭、烧鹅这种菜,油也没有那么大,其他很多菜品,都比较清淡,但味道又不差,很好吃。

因为油吃多了,也会对身体不好,所以他最开始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比较留意。但因为一直也没有机会来香港,所以也没有太多的体会。

这次,一个普通的大排档,确实让我很惊讶。如果我们绝大多数的餐饮饭店,也能注意少油少盐,那么,是不是很多相关疾病,也会减少很多发病率呢?

美食暖胃。酒足饭饱后,第一站,香港历史博物馆。

之前对香港一无所知,所以想到历史博物馆里面饿补一下。一圈转下来,感觉不虚此行!

历史博物馆正门:

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香港简介:

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往前追溯至四亿年前,我对这个数字,非常惊讶。

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绚丽的贝壳。

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精美的陶罐。虽然历史久远,但花纹细腻精致,令人叹服。

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远古的人类就是这样开始使用石器的吧。那几条鱼从色泽到形态都是栩栩如生,甚至连鱼眼,都和新鲜的鱼是一样的。

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有了火之后,人类就可以享受很多美味熟食和靓汤了。

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清代的石碑。

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简介。

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近代的海船,木质的栏杆、甲板、扬起的帆,还有船上的木制家具,都惟妙惟肖。

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船上晾晒的咸鱼,栩栩如生。

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一切东西,无论大小,都以最精巧的制作,最逼真的形态呈现出来。即使细节也不放过。看看鱼身,是不是还有鱼鳞和咸鱼析出来的盐霜?

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戏台。

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另外的一处布景。

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就连人物的表情也是纤毫毕现。

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高耸入云。

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这应该是在街上游行的时候打的吧。

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每个人都是兴高采烈的样子。

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还有个玉虚宫,可能是祈福用的。

不一样的首次香港之行:美食暖胃,历史文化慰心

整个历史博物馆转下来,足足用了3个小时,感觉还没看够。整个陈述和展列生动、形象,很多地方都有录像简介,直接按播放键选择粤语、英语还是普通话播放,就可以了。

馆内还有几个录像厅,循环用粤语、普通话和英语播映一些简介,比方说地壳的变迁,香港的文化等等。

很多老外在展示牌前驻足,也有些带着孩子的父母、牵着手的情侣在逐一参观每个展厅。

恋恋不舍地出来,直奔对面的香港科技馆。

图文太多,请听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