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本週將納入MSCI “入摩”股獲機構密集調研

本週,A股即將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5月15日,MSCI公佈了半年度指數成份股調整結果,共234只A股被納入MSCI指數體系,6月1日正式實施。隨著A股入摩時間節點的臨近,市場各方正在做好準備,MSCI成份股獲機構密集調研,北上資金搶籌“入摩”股。

MSCI成份股獲機構密集調研

6月1日(本週五),A股即將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在納入MSCI前後,哪些成份股得到機構重點調研?數據顯示,5月15日至今,有23只MSCI成份股被機構調研。其中,廣發證券(000776,股吧)、納思達、老闆電器(002508,股吧)均有3次調研記錄;濰柴動力、雲南白藥(000538,股吧)、中航飛機(000768,股吧)、大族激光(002008,股吧)、金風科技(002202,股吧)、比亞迪(002594,股吧)等個股均有兩次調研記錄。

從調研機構家數來看,5月17日有55家機構調研了石基信息(002153,股吧),位居調研機構數量首位。調研過程中,董事會秘書羅芳、副總裁關東玉分別就公司基本情況及零售板塊業務進行了介紹。而在問答環節,公司與阿里的合作、在新零售領域的佈局和優勢等方面,受到了機構的重點關注。

41家機構於5月15日調研了洋河股份(002304,股吧)。調研過程中,公司介紹了去年業績情況,並預測2018年1-6月淨利潤變動幅度為20%至30%,全年經營目標為:力爭實現2018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調研洋河股份的機構全部是海外機構。

雲南白藥、納思達、大族激光、美的集團、中航飛機、東方園林(002310,股吧)等個股調研機構數量均超過20家。其中,調研雲南白藥的機構,主要提問了公司未來醫療方面公司的規劃和想法、醫療服務的模式以及外延併購方面的考慮。

在5月15日公佈234家A股入圍MSCI名單中,江蘇銀行亦成功入圍MSCI成份股名單。這也意味著江蘇銀行將有潛力得到更多的全球知名投資機構的配置。而在MSCI公司公佈名單前後,江蘇銀行很快得到了全球頂尖投資者的集中調研,其中便包括全球頂尖主權財富基金阿布扎比投資局以及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等。

震盪市之中,機構調研更加註重看門道,業務空間、業績增長、公司財務等信息成為機構調研關注的重點。特別是對於QFII機構來說,QFII的調研重點繼續聚焦績優、行業龍頭等“白龍馬”個股。

廣發證券表示,短期來看,納入MSCI對A股整體影響不大,在A股正式納入MSCI前後市場對大盤股的風險偏好將有所增加。長期來看,機構投資者佔比提高有助於A股長期保持穩定健康發展。

北上資金搶籌“入摩”股

5月份以來,北上資金累計淨流入達到408.09億元,已刷新今年以來單月資金淨流入的最高紀錄。其中,滬股通流入228.73億元,深股通流入179.36億元。

滬股通方面,5月份以來有25只個股躋身每日前十大成交活躍股榜單,其中20只個股實現滬股通資金淨買入,貴州茅臺(600519,股吧)、中國平安和海螺水泥(600585,股吧)3只個股月內滬股通資金累計淨買入額均在10億元以上,招商銀行、上汽集團(600104,股吧)、中國石化、青島海爾(600690,股吧)、中國國旅(601888,股吧)、伊利股份(600887,股吧)、恆瑞醫藥(600276,股吧)和水井坊等個股月內滬股通資金累計淨買入額也均在2億元以上。

深股通方面,5月份以來有27只個股躋身深股通每日前十大成交活躍股榜單,其中21只個股實現深股通資金淨買入,五糧液(000858,股吧)、大族激光、格力電器(000651,股吧)、美的集團、老闆電器、分眾傳媒、萬科A和海康威視(002415,股吧)等個股月內深股通資金累計淨買入額均在2億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41只月內實現北上資金淨流入的活躍股中,有35只MSCI成份股備受北上資金的青睞,合計北上資金淨買入達到194.38億元。北上資金也對部分股票進行了重點增持。數據顯示,截至5月23日,北上資金最新持有濰柴動力1.13億股,較5月14日增加了1602萬股,增持股數榜單最多。北上資金最新持有大族激光1.16億股,較5月14日增加了966萬股;持有大華股份(002236,股吧)6323萬股,較5月14日增加了849萬股。此外,持有歐菲科技、美的集團、鞍鋼股份等個股增加均超過400萬股。

上述35只MSCI成份股在獲得北上資金認可的同時,也被券商持續看好,其中中國國旅、伊利股份、分眾傳媒、貴州茅臺(600519,股吧)、洋河股份和上汽集團6只個股機構看好評級家數均在20家以上,五糧液、格力電器、瀘州老窖(000568,股吧)、華東醫藥(000963,股吧)、中國平安、美的集團、宇通客車(600066,股吧)和蘇寧易購等個股機構看好評級家數也較為居前,均在15家及以上。

QFII提前佈局“入摩”股

隨著234只A股“入摩”名單敲定,納入MSCI指數標的股的走勢也開始分化。而在此前機構尤其是QFII已經佈局“入摩概念股”。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MSCI成份股中47只個股獲QFII持倉市值在1億元以上。如果以持股數量計算,QFII持有的“醫藥生物”板塊中被納入MSCI名單的公司最多。而如果以市值計算,QFII持有的被納入MSCI名單的銀行股總市值最高,僅對北京銀行(601169,股吧)和南京銀行(601009,股吧)的持倉市值就分別高達171.28億元和77.52億元。

具體來看,在獲QFII持倉市值在1億元以上的47只個股中,19只個股獲QFII持倉市值超10億元。QFII持倉市值最大的是北京銀行,荷蘭安智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對其持倉市值高達171.28億元。此外,外資持股市值超過100億元還有貴州茅臺,挪威中央銀行、易方達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和奧本海默基金公司的持倉市值分別為20.62億元、83.83億元和28.53億元,三家機構合計持倉市值高達132.98億元。

QFII持倉市值超過75億元的還有美的集團和南京銀行。其中,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和瑞士銀行有限公司對美的集團的持倉市值分別為58.71億元和35.03億元;法國巴黎銀行對南京銀行持倉市值高達77.52億元。

除了北京銀行和南京銀行外,截至今年第一季度,QFII重倉股中,被納入MSCI指數的銀行股還有中信銀行和寧波銀行(002142,股吧)。其中,科威特政府投資局和澳門金融管理局對中信銀行的持倉市值分別為1.93億元和4.25億元;華僑銀行有限公司對寧波銀行的持倉市值則高達13.69億元。

QFII作為外資佈局A股的重要參考,其持股動向一直是市場關注焦點。而隨著A股即將正式納入MSCI,QFII的持倉情況更加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投資快報》

A股本週將納入MSCI “入摩”股獲機構密集調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