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欧洲的行业工会是什么样?

pupu70

什么是行业工会?行业工会是中世纪欧洲常见的,以职业为划分,由该地区该行业的人员组成的职业组织。行业工会又简称为“行会”,行会是整个中世纪欧洲各种组织中最有名的形式之一,因为行会介入到其所在地的城市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生活。行会一般是该地区内较大的社区团体,行会的成员不仅同处同一个行业,他们还共享同样的信念,有着共有的慈善和虔诚传统,因此行会不仅是经济利益共同体,还带有着社会和宗教色彩。



行会成立之初主要是为了保证成员的利益,尤其是保障成员所处的行业能得到发展。早期的行会基本都是工匠行会,13世纪后期,行会普遍发展起来。行会的快速发展期在14、15世纪,这个时期面临人口下降、贸易萧条和财政危机,越是经济萎缩的时候,工匠越需要行会的保护。


什么样的城镇最适合发展行会?一般情况下,中等规模(人口10000~30000之间),多方利益主导,且消费主要由当地主导的城镇最适合行会发展,而大海港城镇,以及主打出口业的纺织城镇最不利于行会发展。中等规模,且产品主要供应当地市场的城镇更能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这些城镇为工匠提供的需求也更为稳定。有技术的工匠更有机会获得成功,也更有机会通过行会与商人,以及当地有权利的人一起分享政治经济影响力。可以说,行会就是当地有技术的工匠的利益代表团体。



中世纪欧洲城市行业常常是以个人或家庭为基础,这也就表明个体性的工匠在维护自身权益的时候,单独行动将难以保障自身,因此个体业主之间的正式联盟能让他们通过集体行动提高维护和扩大共同利益的可能性。同时行会也会举行对行业难题的共同协商,这种协商能促使行会同政府进行谈判,推动某些政策的持续出台,也会帮助行业同政府间的关系得到改善,并获得一些特权。


部分地区的行会会成为当地主要的政治团体之一,因此这些行会还会承担起警戒和军事组织的工作。例如1342年的佩鲁贾规定,当执政官的管理委员会下令敲响警钟时,所有的行会成员必须放下手头的工作,在规定的地点集合,参加官员组织的军事团体。而在佩鲁贾,制鞋匠行会就有50个当地官员,可见一些地区的行会同当地政府关系之密切,纪律之严明。




宗教和友爱的约束力是很多行会之所以能紧密团结的重要因素。为了行会“兄弟”般的友爱,行会会通过会费或其他方式积累特殊预备金,以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会员。所有行会的法律都要求成员能够互帮互助。甚至,可能会衍生出宗族式的团结。例如1316年,博洛尼亚的铁匠在铁匠行会的帮助下,捣毁了一个贵族家庭的房子,以为他们一个被谋杀的成员报仇。


行会内部纪律的维持除了依靠订立的规则和条例外,主要就是依靠密探制度。会员需要定期向管理行会的官员汇报自己或他人触犯规定的行为,并由官员裁判是否进行处罚。一般情况下,只有触犯了特别的规定时,这种越轨行为才被认定为极其重要的。但无论怎么说,管理官员对行会的个人权力相当之大,这也表明行会的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发展良好的行会往往表明其领导团体相当有才能。


《剑桥欧洲经济史 (第三卷) 中世纪的经济组织和经济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