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是我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流地,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
2017年甘肅祁連山生態破壞問題問責整改換來了祁連山的“綠色重生”,祁連山迎來歷史最平靜時期。
日前,張掖市祁連山生態監測項目正式啟動,項目將衛星監測運用到了祁連山生態監測當中,相當於把祁連山生態環境置於天地一體化的監測系統中。自此,孕育甘肅省河西走廊文明的“母親山”又多了一隻守護“天眼”。
◆建設統一規劃、數據共享、高效運行的生態監測監管平臺十分迫切
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沒有科學準確的監測數據作支撐,生態環境保護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關心生態監測網絡建設。2017年8月23日,總書記在青海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視察時強調,“保護生態環境首先要摸清家底、掌握動態,要把建好用好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這項基礎工作做好。”
2017年2月10日,時任省長的林鐸書記在主持審議《甘肅省生態監測網絡建設實施方案》時指出,甘肅省地形地貌複雜,生態環境脆弱,建設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有利於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生態環境監測新格局,加強生態環境質量管理,推進全省生態文明建設。
針對祁連山生態環境監測現狀,甘肅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閆子江表示,長期以來,對祁連山區域的監管監測分散在多個部門,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碎片化”、監測要素不全、現代科技手段未能得到充分運用的問題十分突出,在生態環境監管中既不能說清生態環境現狀,又不能對生態變化趨勢作出科學判斷。建設統一規劃、數據共享、高效運行的祁連山生態監測監管平臺十分迫切。
為此,去年以來,甘肅省環保廳組織實施了祁連山區域國家重點生態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評價,對人類活動監測點位進行了實地抽查。完成了《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現場核查報告》《祁連山北坡生態環境監測專題報告》。組織對祁連山區域生態環境狀況監測現狀進行了調查摸底,依託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技術優勢,編制了《甘肅祁連山區域生態環境狀況監測項目方案》,計劃在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生態預警監測試點,建設祁連山區域天、地、空,全方位、立體的生態監測全覆蓋網絡並開展全天候監測,綜合評估生態環境質量現狀及變化趨勢。
張掖市緊抓契機,圍繞祁連山生態破壞問題整改,堅持補短板、打基礎,強化科技支撐,2017年8月啟動了祁連山生態監測項目,著力構建天地一體化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在提升生態監測監管能力上進行了積極探索。
◆“一庫八網三平臺”為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進入智慧數據時代打下基礎
張掖市環保局調研員韓多剛介紹,張掖市祁連山生態監測項目由市山水林田湖項目辦公室牽頭組織實施。2017年8月啟動調研論證,2017年10月確定了實施內容。計劃依託“山水林田湖”中央補助資金,投入1246萬元,採取與高分甘肅數據與應用中心合作的模式,通過一年左右時間的實施,建成祁連山生態監測項目,使張掖市生態監測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能基本滿足區域生態環境現狀評估,並對張掖市生態環境監管提供動態監測支撐。項目於2018年4月12日發佈了公開招標公告,計劃5月3日完成作業設計評審,5月4日開標並進入實施階段,預計9月底前完成。
據瞭解,張掖市祁連山生態監測項目以“一庫八網三平臺”為主要建設內容。
“一庫”即生態大數據庫。對市域各生態功能區進行不同尺度的生態狀況監測與分析評估,構建包括祁連山和黑河溼地自然保護區實時監測數據、遙感數據、基礎地理數據、生態環境專題數據、地面調查數據等多源數據綜合匯交的生態環境保護大數據庫,建成全市生態環境基礎數據體系,打造基礎性、綜合性、功能性於一體的生態環境數據平臺。
“八網”即將環保部門的水、大氣、土壤、噪聲、輻射、重點汙染源監測網和公安部門機動車尾氣、城市重點區域監控影像等8類監測數據聯網共享。通過高分甘肅數據與應用中心,整合祁連山和黑河流域範圍內生態環境相關地面觀測臺(站),面向生態環境代表性地表類型接入生態環境地面監測數據,實現對大氣環境質量、水環境質量、土壤汙染的精細化監測。
“三平臺”即構建祁連山與黑河溼地生態環境本底評估和動態監測平臺、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項目監控平臺、智慧環保平臺。祁連山與黑河溼地生態環境本底評估和動態監測平臺主要利用衛星遙感數據,綜合運用地學分析、地理空間信息技術以及基於人工智能的遙感綜合解譯技術,針對區域森林退化、雪線上升、草原退化、湖泊變化、沙漠化、生物多樣性等問題,開展生態環境動態監測與評估,並對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本底進行評估,對人類干擾、生態破壞等活動進行監測、評估與預警。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項目監控平臺主要通過高分衛星遙感和地面觀測,對張掖市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項目進行宏觀、動態監控。智慧環保平臺主要通過手機APP集成環保動態、對外宣傳、內部辦公、移動執法、現場監測等功能,實現移動辦公和對企業信息及違法行為的掌上查詢,移動定位和現場拍照錄像,保障執法監管。
“一庫八網三平臺”將系統全面地記錄和集成祁連山生態環境的大數據,為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進入智慧數據時代打下基礎。
◆祁連山生態監測項目的6個預期成果
據瞭解,張掖市祁連山生態監測項目建成後,預期可實現6個目標。
一是實現對自然保護區的常態監管。通過每月對祁連山及黑河溼地自然保護區進行遙感監測,能夠實現對兩個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質量及變化趨勢、汙染源排放狀況及潛在環境風險的常態化監控,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督促完成整治。
二是實現生態環境監測數據集成。通過對大氣、水、土壤等生態環境關鍵性指標開展全天候監測,能夠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汙染源、農村飲用水源、地下水、耕地等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的有效集成,建立生態環境監測數據集成共享機制。
三是實現重點企業監控數據在線傳輸。通過督促重點排汙單位向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平臺實時傳輸汙染源在線監測數據,能夠督導汙染物排放單位履行自行監測及信息公開法定責任,實現對全市重點排汙單位的動態監管。
四是實現環境監管執法智慧化。通過全面推行“三化兩分一強化”環境監管執法模式,配備移動執法終端,能夠實現現場調查違法證據拍照錄像和實時傳輸,做到市級環境監管執法巡查、稽查和縣級環境監管現場執法檢查兩個全覆蓋,全面提高環境執法效能。
五是實現環境質量監測數據預報預警。通過生態功能區和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數據彙集,能夠實現對重要生態功能區人類干擾、生態破壞等活動進行監測、評估與預警,提高重點流域、重點區域、重要生態功能區和自然保護區環境風險預警與處置能力。
六是實現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共享。通過對祁連山和黑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生態狀況、氣象、水資源、水土流失、地表水、耕地、草原、林業、地理信息、農田灌溉等遙感數據的有效集成,能夠為國土、林業、 水利、農業、環保等部門提供長期網絡數據共享服務。
閱讀更多 甘州在線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