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五章是人世间得道之人的特征,你身边谁是高人一眼看穿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

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孰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道德经第十五章是人世间得道之人的特征,你身边谁是高人一眼看穿

古时候那些得道之人,智慧微妙通达,思想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他们的内在不能理解,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的外在表现:他的行为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他的表情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做事认真恭敬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不拘一格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为人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得道之人的行为,一般人看起来古怪。因为他的注意力和追求是道,而不是俗事。他沉默寡言,好像若有所思,那是他在体会天地阴阳变化。因为存志于道,惟愿长生,所以他不关心不计较生活得失。

道德经第十五章是人世间得道之人的特征,你身边谁是高人一眼看穿

很多人放弃名车豪宅,去终南山住着茅草屋,种着贫瘠的土地,自己砍柴做饭,只为精神放松,体悟大道。

大道其实至简:对人来说两个方面,第一,和自然融合,获得生生不息的寿命和力量。第二,按照道家思想做事,顺其自然,不刻意作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