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羞澀到熾烈,從平淡到悲切,古人是這樣展示的!

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這個應該是所有人所向往的愛情了,一生只愛一個人,及白頭到老。那個時候的愛情,似乎更加的美好,大家認定了是誰就是這個人了。,哪裡會有現在那樣的不確定性。長輩們的愛情比起現在似乎更加的可靠,可靠之餘,也是有很多的羅曼蒂克的,他們會寫詩,誦詞,還會有情書。將自己的感情洋洋灑灑的寫成紙上的紅心,隨著思念帶進愛人的心頭。那麼怎樣的詩詞歌賦才能配的上自己所愛之人呢?

《花千骨》中,小骨送給師父白子畫的絲絹中就有一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山上有樹,樹上有枝,這本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就像我喜歡您,可是您卻不知!順其自然的男子不知道女子的心情從而體現了女子的無奈和悲切,就像一個剛開始談情說愛的小女生一樣,充滿著羞澀,想要知道如意郎君的心思,急切的想要讓男子知道自己的愛慕之情。但是又苦於不知道如何委婉的表達而無奈,這種矛盾的心理,不正是初次暗戀別人的我們嗎?回想一下,那個午後的陽光下,第一次見到的那個喜愛之人,是不是也是這樣的熾熱?是不是也是頭腦一熱,不知道說什麼比較好?

從羞澀到熾烈,從平淡到悲切,古人是這樣展示的!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是我們很小就開始背誦的詩歌,讀起來朗朗上口,出自《詩經》《關雎》。講的是在河水的一邊有著兩隻魚鷹在嬉戲纏綿,旁邊的窈窕淑女有誰不喜歡呢?這首詩歌形容的是西伯侯家的姬昌追求莘氏部落的小姐時的心情。體現了莘氏小姐的賢良聰慧。就像初次見到自己所喜愛的人一樣,想要再見下一次,並在無時無刻的憧憬著兩個人相見的場景。那種懵懂的初戀,單純而又美好,羞澀而又驚喜。

"回萌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出自白居易的《長恨歌》,形容女子嫵媚而又漂亮。是白居易形容楊貴妃的百媚姿態,她回萌一笑彷彿世界萬物都暗淡了,六宮其他的被相比下去了。這適合在熱戀時期的詩句,充滿著愛情的味道。讓我想到了一句話,"情人眼裡出西施"。愛情一旦開始,就沒有停下來的理由,眼睛裡再也容不下其他人,只有自己的戀人,所有的美好事物都無法與其相媲美。讓我想到了熱戀時期的自己,那種不撞南牆不死心的衝動,那種青春的味道已經一去不復返。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出自徐再思的《折桂令》。是對所愛之人的思念之情。從一出生便不知道什麼是相思,才知道什麼是相思,便害了相思之苦。運用的極為巧妙,將女子的愛意描寫的極為深刻,將她那種不能自拔的心情展現的非常之到位。就像熱戀期間的女子,無時無刻都在想著自己的戀人,感情跌宕起伏。

從羞澀到熾烈,從平淡到悲切,古人是這樣展示的!

'"蕩子從軍事征戰,峨眉嬋娟守空閨"。出自高適的《塞下曲》,形容的是夫君參軍,妻子獨守空閨期待著與其想見面。無時無刻的體現出她的思念之情,盼望著夫君能有一日早日歸來。是不是想到了異地戀時的自己,沒有了當初熱戀時的憧憬和熱烈,有的是默默的相守,期待著有朝一日能夠與愛人相見,那種期盼和思念之情遠遠的蓋過了對他的埋怨。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出自陸游的《沈園》,很明顯這是是失戀的詩賦。傷心的站在橋上,從上往下看望著橋下的綠水,倒影出來的全曾經的美好回憶。感嘆逝去的愛情,只有橋下那一抹綠色才能體現出春天的春意盎然。再回過來試想一下,當初分手的自己是不是也是這樣,在失戀的陰影裡,漸行漸遠,彷彿世界都是灰暗色的,再多的春意也無法消融那份悲切的心情。

從羞澀到熾烈,從平淡到悲切,古人是這樣展示的!

從暗戀到熱戀到失戀,我不得不讚嘆古人對於文字運用的能力。將一個人的一段戀情展現的淋漓盡致,從羞澀的欣喜到熾熱的愛情,從感情的平淡到失戀的悲切,心情此起彼伏,那些個優美的詩詞歌賦,生動形象的展示了戀愛期的戀人們的心情。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