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肺炎有什麼症狀?

風中雨159454062

1.是不是咳嗽、發熱就是肺炎?

這裡要說明的是肺炎可以伴有咳嗽發熱的症狀,但是並不是產生這些症狀就一定是肺炎。新生兒呼吸道特別敏感,當空氣裡有較多粉塵等刺激物時就比較容易產生咳嗽或者打噴嚏的症狀;另外部分嬰兒從滿月到一歲期間會有不同程度漾奶的症狀,當奶液反流上來吞嚥不及時也可以引起嗆咳;寶寶出生後最後隨著月齡增大,唾液腺功能逐漸完善,寶寶開始大量分泌唾液,而此時如果吞嚥功能發育沒跟上,就會出現吞嚥唾液不及時引起的嗆咳。以上這些咳嗽的情況都是正常的,所以如果小月齡寶寶只是每天間斷咳嗽幾次,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再說發熱,肺炎可以引起發熱,但是事實上全身各部位的炎症都可以引起發熱,還有一些其他的疾病也可以以發熱為症狀,所以並不是發熱就是肺炎,也不能簡單認為發熱伴咳嗽就是肺炎。

這裡要強調一下,對於六個月內的嬰兒如果能排除疫苗注射後48小時內的疫苗反應,任何發熱高於38度的情況都提示可能存在嚴重疾病,必須及時就醫。

2.是不是不發熱、不咳嗽就肯定不是肺炎?

事實上,無論發熱還是咳嗽都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措施,對於小月齡(主要是6個月以下)特別是小月的的早產寶寶肺炎的症狀可能並不表現的特別明顯,臨床上不伴有發熱的新生兒肺炎病例並不少見。

3.那麼到底咋樣才叫肺炎?

臨床醫生可以通過影像檢查觀察肺部是否有異常密度影和聽診來判斷。

4.肺炎一定要用抗生素?

5.那我們父母到底能做點啥?

另外,特別強調,肺炎特別是重症肺炎最有效的預防手段就是接種肺炎疫苗。


放射科楊大夫

幼兒肺炎是嬰幼兒時期的多發病,此病是由細菌、病毒、支原體等不同病原體引起呼吸道感染,幼兒免疫功能低下,細菌或病毒向呼吸道內部蔓延引起的肺部的炎症,以病毒和細菌引起的最為常見。其中,肺炎球菌是主要致病菌,約一半嚴重的兒童肺炎由肺炎球菌引起,兩歲以下的嬰幼兒因缺乏相應抗體,是該疾病的“重災區”。由於肺炎球菌不單隻存在病人身上,即使是健康的孩子或人群也依然可能攜帶肺炎球菌。因此,健康人群傳播肺炎球菌也很普遍。

  另外,患有營養不良,佝僂病、貧血、先天性心臟病、腦發育不全等機體抵抗力、免疫力低下的情況下容易發病。通常幼兒會持續高燒3-4天,且咳嗽和流鼻涕的情況越來越重,呼吸急促,每次呼吸時,胸部伴隨下陷。但也並不是說所有的肺炎都會伴有發燒的症狀,家長要警惕不發熱的小兒肺炎。肺炎最初的症狀與感冒相似,主要表現為發燒、咳嗽等,家長容易忽視、貽誤診治。因此,家長有必要掌握一些感冒與肺炎常見病的鑑別知識,以便及時發現幼兒肺炎,及早醫治。

  肺炎與感冒的鑑別要要要“一測二看三聽”

鑑別它們並不太難,可從“一測、二看、三聽”入手。

  一測:是指測體溫。幼兒肺炎大多發熱,而且多在38℃以上,並持續2-3天以上不退,如用退熱藥只能暫時退一會兒。小兒感冒也發熱,但以38℃以下為多,持續時間較短,用退熱藥效果也較明顯。

  二看:主要看以下四個方面:(1)看咳嗽呼吸是否困難。幼兒肺炎大多有咳嗽或喘,且程度較重,常引起呼吸困難。感冒和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或喘一般較輕,不會引起呼吸困難。呼吸困難表現為憋氣,兩側鼻翼一張一張的,口唇發紫,呼吸增快,提示病情嚴重,切不可拖延。(2)看精神狀態。幼兒感冒時,一般精神狀態較好,能玩。幼兒患肺炎時,精神狀態不佳,常煩躁、哭鬧不安,或昏睡,抽風等。(3)看飲食。幼兒感冒,飲食尚正常,或吃東西、吃奶減少。但患肺炎時,飲食顯著下降,不吃東西,不吃奶,常因憋氣而哭鬧不安。(4)看睡眠。幼兒感冒時,睡眠尚正常,但患肺炎後,多睡易醒,愛哭鬧;夜裡有呼吸困難加重的趨勢。

  三聽:是指聽孩子的胸部。由於幼兒的胸壁薄,有時不用聽診器用耳朵聽也能聽到水泡音,所以家長可以在孩子安靜或睡著時在孩子的脊柱兩側胸壁,仔細傾聽。肺炎患兒在吸氣末期會聽到“咕嚕”、“咕嚕”般的聲音,稱之為細小水泡音,這是肺部發炎的重要體徵。幼兒感冒一般不會有此種聲音。


健康養生週刊

肺炎是小兒的一種常見病,尤其多見於嬰幼兒,也是嬰兒時期主要死亡病因。肺炎又分為以下幾型: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肺炎及真菌性肺炎。孩子得了肺炎,都有哪些症狀呢?

1.一般症狀

起病可急或緩,驟發時可有發熱、拒食、嘔吐嗜睡或者煩躁、喘憋等症狀。發病前可先有輕度的上呼吸道感染數天。早期體溫多在38~39°C,也可高達40°C左右。弱小的嬰兒大多起病遲緩,發熱不高,常見拒食、嗆奶、嘔吐或呼吸困難。

2.呼吸系統症狀

患兒咳嗽、咽部有痰,呼吸增快,可達40~80次/分。WHO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防治規劃特別強調呼吸增快是肺炎的主要表現。呼吸急促是指:幼嬰<2個月齡,呼吸≥60次/分;2-12個月以下齡,呼吸≥50次/分;1-5歲以下,呼吸≥40次/分。患兒呼吸困難嚴重者可有呻吟聲、鼻翼煽動、口周或甲床青紫,三凹徵(吸氣時胸骨上窩、兩側鎖骨上窩以及肋間隙凹陷),有些孩子頭向後仰,以使呼吸順暢。

3.消化系統症狀

肺炎患兒常可伴發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嘔吐常發生在強烈的咳嗽之後。

4.循環系統症狀

症狀重的肺炎患兒可有脈搏加快,可達140~160次/分。若患兒心率增加至160~200次/分或以上,與體溫升高和呼吸困難不相稱,肝臟顯著增大或短時間內增大,面色蒼白、口唇發紺或顏面四肢水腫、尿少則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徵象。

5.神經系統症狀

患兒煩躁不安、嗜睡,或者兩種表現交替出現。幼嬰則易發生驚厥,多是由於高熱或缺鈣所致。


醫語破天機


肺炎是發生於肺部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小兒肺炎是一種多發的感染性疾病,可由多種細菌、病毒及衣原體、支原體等感染致病,其中以肺炎球菌引起的細菌性肺炎最為常見。肺是由稱為肺泡的小氣囊組成,當健康的人呼吸時會充滿空氣,患肺炎時,肺泡充滿了炎症物質比如膿和痰液,從而導致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難,影響氧氣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除。

本病2歲以下的嬰幼兒多見,起病大多較急,發病前數日多數患兒有上呼吸道感染。

症狀

  1. 孩子得了肺炎,會出現發熱,熱型不一,也不規則,沒有特定規律;
  2. 初期患兒咳嗽較頻繁,為刺激性乾咳,之後會有痰液;
  3. 在發熱、咳嗽之後還會出現氣促,呼吸每分鐘可達40-80次,重者可出現鼻翼扇動、點頭呼吸、三凹症、唇周發紺;
  4. 患兒肺部體徵早期不明顯或僅呼吸音粗糙,以後可聽到較固定的中、細溼羅音,以背部兩肺下方脊柱旁較多,吸氣末更為明顯,新生兒、小嬰兒常不易聞及溼羅音;
  5. 除了上述症狀外,患兒還會出現精神不振、食慾減退、煩躁不安、輕度腹瀉或嘔吐等全身症狀;情況比較嚴重的,還會出現循環、神經、消化等系統的功能障礙。

傳播途徑

肺炎可通過多種方式傳播,病毒和細菌通常在兒童的鼻腔或咽喉處發現,如被吸入則可感染肺部;病毒和細菌也可通過咳嗽或噴嚏在空氣中通過飛沫傳播。

注意事項

在日常生活中,居室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適宜的溫溼度,家長也要注意戒菸,儘量不要帶孩子到擁擠的公共場所。另外要堅持母乳餵養,母乳中含有多種免疫物質,有助於增加孩子對疾病的抵禦能力,適宜的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提高身體抵抗力。目前疫苗接種是預防肺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良醫濟世

肺炎可由不同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疾病或藥物損傷,導致發生在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的炎症,見於任何年齡段,最常見的是細菌性肺炎。

正常呼吸道具有免疫防禦功能,使氣管隆突以下的呼吸道保持無菌狀態。肺炎的發生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病原體和宿主。若病原體數量增加、毒力強,而宿主免疫力低下時就容易發生肺部感染。兒童在生長髮育階段,氣道免疫體系建立尚不完全,相較成年人更容易發生肺部感染。

肺炎的發生常有受涼、淋雨、勞累等誘因,在發病前通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流清水樣鼻涕、打噴嚏,可能有寒戰、繼而高熱,體溫可達39-40℃,伴有頭痛、肌肉痠痛、食慾差等症狀。在2-3天以後可能出現咳嗽,或為刺激性乾咳、或伴咳膿痰。感染較重者,可能出現胸痛不適,呼吸頻率加快、鼻翼煽動,口唇發紺等症狀。


藥事健康

媽媽要學會根據寶寶的症狀來判斷孩子病情。

嬰幼兒肺炎是由病原體感染或吸入羊水及油類和過敏反應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難以及肺部囉音等。

所以如果寶寶不存在發熱、咳嗽、呼吸困難應該就不是肺炎。

有媽媽反應說肺炎不一定會發燒,如果沒有的肺部囉音就肯定不是肺炎啦,最好讓醫生給聽一聽。

寶寶喉嚨有痰,排除肺炎的可能,還可能是喉嚨有異物。

可是我的寶寶並沒有發燒,而且醫生也根本沒有給孩子聽肺,僅僅憑著一張片子說孩子肺炎,先生不忍心,於是我們拒絕了。

所以,媽媽遇到這個問題先不要著急,小寶寶不會吐痰,喉嚨有痰肯定不舒服,如果寶寶精神正常,就沒有關係。

如果實在嚴重,出現了發燒呼吸困難的症狀,還是要及時帶寶寶去看醫生。

另外,每個寶寶的睡眠需求是不一樣的。

1~3個月小兒1天應睡16小時左右,白天應睡4次,每次1.5~2小時,夜間要睡10~11小時。這就是說,除了吃奶、換尿布、玩一會兒,大部分時間就是睡覺。

但是也有的寶寶天生覺少,就像我的孩子,睡覺都比別的小朋友睡的少,但是隻要寶寶精神正常,沒有哭鬧,家長也不用勉強,但是建議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睡眠不要少於14小時。

寶寶睡覺的時候,儘量在安靜的房間,睡著了,家長不要去打擾寶寶,保持跟晚上睡覺前一樣的睡眠程式(當然白天不用拉窗簾,要讓寶寶分清白天黑夜。)


大神叨叨叨

小兒肺炎(infantile pneumonia)比較好發於嬰幼兒,主要由細菌病毒感染或吸入羊水或過敏反應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

肺炎分為以下幾種:(原因也由以下幾種病毒和細菌所引起)

  1. 細菌性肺炎
  2. 病毒性肺炎
  3. 支原體肺炎
  4. 衣原體肺炎
  5. 真菌性肺炎

常見症狀:

  1. 一般症狀

小嬰兒常見拒食,嗆奶,嘔吐,呼吸困難。小兒常見發熱,煩躁,拒食,哮喘,除呼吸道症狀外還可能有精神萎靡,食慾不振,腹瀉等全身症狀。

2.呼吸系統症狀

剛開始會刺激性乾咳,慢慢會演變成劇烈咳嗽,咽喉部會有痰一樣的聲音。


3.循環系統症狀

嬰兒肺炎時常伴有心功能不全,肝臟短時間容易明顯增大,嘴巴周圍和指甲會有輕度發紺,四肢易水腫,尿比較少。此時就要考慮是充血性心力衰竭了。

4.消化系統症狀

食慾下降,腹脹,腹瀉,嚴重者會嘔吐並且嘔吐物是咖啡色,腸鳴音會消失。

5.神經系統症狀

嗜睡,凝視,煩躁,斜視,眼球上翻,昏睡甚至昏迷,驚厥,瞳孔對光反應遲鈍,呼吸節律亂,前囟門膨脹等。

如何預防寶寶肺炎?

  1. 注意保暖,帶寶寶出去玩時要適當加減衣物


  2. 有呼吸道病毒流行時少帶寶寶到公共場合人多的地方去。
  3. 家裡有人感冒時,不要跟寶寶接觸
  4. 寶寶和兒童可以根據不同的年齡段選擇不同的方式鍛鍊下身體增強自身免疫力。
  5. 多開窗通風,多喝水,儘量不讓孩子挑食,多吃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

以上就是關於孩子肺炎的全部內容。帶娃我們是認真的!


Vera育娃

小兒肺炎常見的症狀有發熱、咳嗽、精神差、食慾下降等,嚴重者可出現煩躁、昏睡甚至驚厥等,症狀表現不一,並且有時因為服用抗菌藥物,症狀並不典型。那麼多怎樣甄別孩子是否有肺炎了?

1.兒科醫生聽診、血常規等檢測。

2.

小兒胸片 這是診斷小兒肺炎的首選檢查。3歲以上兒童儘量立位拍攝,縮短曝光時間減少運動偽影。

這是一位四歲女童,右上支原體肺炎。

在肺部感染患兒中, 學齡前兒童以支原體肺炎居多,常伴有頻繁咳嗽; 嬰幼兒腺病毒肺炎多見, 一歲左右患兒則毛細支氣管炎多。



影像科豪大夫


兒科恩銘

寶寶太小,如果發生吐奶,只要不多屬於溢奶,有可能是消化不良,奶量減少即可!而且吃完奶,把寶寶豎抱起來,輕輕拍打後背,拍嗝出來!至於喉嚨聽起來有痰,那是寶寶喉軟骨沒有徹底發育好,補充維D,可以幫助好轉!

嬰幼兒肺炎初期症狀就是輕微咳嗽,大量吐奶,甚至不吃奶!高燒!這些症狀請立即就醫!,而且平時在家寶寶抱起來,大人手平撫寶寶後背,能感覺到粗粗的呼隆呼隆喘息聲!就得小心了!注意寶寶嘴裡往外吹唾沫,也不可忽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