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想练一手行书,从基础学起的话,该怎样规划才能速成练好行书?

s山中人s

你在题目中描述学行书,楷书基础只要学偏旁部首笔画写法就够用,

这显然是有问题的

首先说楷书对行书的作用,大可分为两点。

  1. 第一为基础笔法对行书的作用。
  2. 第二为楷书结构对行书的作用。

基础笔法一定要练,而且要练好。

它对行书的作用是:在高速书写下,能让笔画不虚浮,不弱。

而且,楷书的基础笔法是让你感受到提按转折的开始。

楷书~行书~草书~全是由笔锋的特性,也就是说通过提按转折来完成的。

楷书是提按转折的频率最慢的,因为写的慢,等到熟练之后,小楷的书写速度几个可以发到和小行书差不多的速度。

所以,基础的笔法一定要掌握,时间长了,熟了以后自然而然就会加快速度,加以一定法度,自然也就成行书。

如果不学笔法,那么就是笔虚,写出来的不是书法而是连笔字。

这种字的用笔就非常“虚”,他的笔力是逐渐转弱的,也就是说,一笔下来,越来越弱,不懂提按专业,不会利用毛笔弹性写字。

如此种练习,一辈子是写不好行草书的,写出来的字,只够蒙蒙外行的人罢了。

第二就是结构

结构,对行书的影响,比笔法要大的多。写楷书是为了正体,普通练功需要扎马步,根基不稳,套路再多有什么用?还不是一下推倒?

如不学楷书结构,那字写出来就是散的,没有呼应。

历代大家,他们的行草书,都是讲呼应的,即使偏旁部首离着十厘米选,他也能让你觉得这是一个完整的字,而不是拆开的字。

这是长时间通过积累,掌握的结字技巧,可以随时变,可以跟别人不一样,但是一定有呼应!

这是一个几乎不写楷书,就临圣教序的同学写的。你能明显的看到这字,不管怎么看,都是歪的,只有几个字不错。后来见过他写字,是比这强不少的。

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不学楷书,行书就可以写的不错的人。

当然,汉魏时楷书不一定是主流,那时候写的是行隶,就是以隶书为基础。

总之一定要有基础,想要拿出去给人看,基础是不会骗人的。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你的基础怎么样。

五年书龄,一个学三年楷书两年行书的人,写出的行书作品,肯定比一年楷书四年行书的人写出的行书作品要好不只一点半点。

这个你可以相信我,因为我就是活脱脱的例子,一个不信从行书自学就一定写不好的人,结果现实抽了我一个响亮的大耳光。

其实这个大耳光抽的蛮好,并不是为每个走了歧途的人都有机会被抽一次的,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水平高低。

当时放在我面前的是两条路,第一转头去学楷书,第二继续学行书求临帖更像突破。如果想写的更好,想缩小和别人的差距,就要不断的找到自己的不足,去想办法改善。

可能一直学行书,偶尔写楷书可以成功,但是一定需要很长的时间。明明需要五年就不再迷茫的事,何必花十年去做?更可悲的是有人三四十年还没出来。

记住鲁迅爷爷的一句话: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经验,一定是累计在众多失败后总结出来的。不要死钻牛角尖,偶尔从众不是坏事,也许大多人都选择的,一定是最值得的。


梁宇航

首先,我想说,用较短的时间可以把字写的工整漂亮,但书法学习没有速成一说,而且要想在行书上面有些收获更不是短时间的事情。

从书法发展史来看,行书是出现的比较晚的字体。我们知道,事物的发展规律是由简单到复杂,书法的发展也是如此。从篆书简单的直和弯两个基本笔画,到楷书的永字八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作为形成较晚的字体,在行书的学习中,离不开篆书隶书的支撑。因此,要想快速的学习行书,就只有少走弯路,让自己的学习高效,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么,怎么样才能少走弯路,高效学习呢?


1.可以选取一位明师来指导。此处的明师非名师,一定要明白怎么指导学生,而非光有名气。我老师说过“书法自学等于自杀”,这个话听起来有些吓人,但是有道理的。没有老师指导,走弯路是免不了的,甚至有可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那么,自然不可能高效。

2.选择高效正确的学习进程。只有高效的学习进程,才可以事半功倍。在此,建议按照书法发展的进程进行学习。从篆书入手,用心锤炼线条,线条的质感是书法的核心,没有有质感的线条语言,难以有好的行书。接下来学习隶书,弄明白汉字由圆到方的过渡,理解汉字草化的原则,以避免写行书时出现无根据的连带,造成笑话。



3.适当穿插草书与楷书的练习。在篆隶书有一定基础的前提下,可以进行行书的学习,这时候先可以选取米芾的手札入手。因为,这个多是墨迹,可以看懂笔画运行过程,便于理解。接下来可以学习集王圣教序,王羲之尺牍等,进入二王行书体系的学习。然后再扩展到更多的行书经典法帖中去,广泛涉猎,汲取营养。同时,建议在学习行书的同时,穿插草书与楷书的学习,因为这几个字体形成时间差不多,相互借鉴和补充,会帮助理解把握行书的特点,并能弥补一些行书字体单一的风格。




景行书苑

没有所谓的什么七天速成、一个月速成的捷径,想要更快练成行书,选对方法才是提高效率的唯一方式。选工具、找字帖、寻技巧、勤练习,掌握这四点,便能提高练习效率。起码比盲目练习一定事半功倍。

1、选工具

  • 钢笔:行书还是建议使用钢笔练习,钢笔更容易写出笔锋,差不对牌子的钢笔就行了,英雄100永生101 都是适合初学者使用的,这两款钢笔也是著名硬笔行书书法家田英章老师的御用钢笔,阻尼适中,经典中国造传统钢笔。


  • 练字还是建议使用田字格练习临摹,毕竟刚开始需要字体结构定型,练习一段时间后可以选择带横线的格子纸,辅助练习,字体定型以后可以使用白纸或者信笺书写。提高逼格,

  • 墨水没啥要求,目前直接建议买英雄牌的蓝色或者黑色墨水。

2、找字帖

硬笔行书字帖比较有名的老师都有田英章、卢中南、庞中华等,但是要说硬笔行书还属田英章的比较不错,行业内名气挺大的,每封字帖都带有教学视频,可以反复学习,切记一点,一旦选择字帖,切勿轻易更换。

3、寻技巧

其实技巧谈不上,讲究方法很重要,几点建议奉上,希望有用

  • 临帖要形象记忆,就是要分析字体结构、笔画构造、间距比例等等问题,在田字格中定位练习,切勿一直描红,要描红加临摹结合,有一种凹槽练字不建议使用。

  • 练字要先练习部首偏旁,这是汉字公共部分,其次练习常用字,有助于巩固练习

  • 练大字,字写大一点容易发现在自己的错误,可对比纠正。

4、勤练习

这件事情就看你的坚持了 其他人帮不上忙,坚持吧!祝你早日练成


手写咖

从题干看出,提问者只是想问,如何快速练好行书,可能并不是做书法研究,不以书法为职业,无非就是让自己的字写的好看点。这很重要,关系到下面说到的如何着手的问题。


我就以我个人观点说说看吧。

首先,你必须对行书感兴趣。

没有兴趣所有一切无从谈起,特别是练字。当你爱好这个东西,有时看到某些好看的字,你的手指甚至舌头不经意间就在根据字的结构形态轻轻的划动,这对书法提高非常快。

其次,不必拘泥于常见的说法。

诸如写行书必须从楷书入手之类,没学会走(楷书)就想跑(行书)这些通通不必理会,如果真要从楷入,也建议从魏晋小楷开始,因为诸多技法此时还未形成完整统一,字的风貌灵活性强,这对以后练习行书极为有利。而唐代楷书已经达到一个迄今为止无法逾越的巅峰,各种点划结构形成封闭性,悟性不高的话写字容易形成匠气,入帖容易出帖难。当然如果天赋高另当别论。

再次,一本适合自己的书帖。

我个人建议选择宋人书法临习,(如苏轼,但初学不建议从米芾入),宋代文人大多天真烂漫,当时的社会风气也极为宽松,对待知识分子也极为尊重,社会地位也非常的高,体现在书法作品上,清新洒脱,志趣自然。

宋·苏轼『寒食帖』局部

最后就是老生常谈的凡事务必坚持。

持之以恒,恒之弥坚,想速成必须花大功夫,这并不矛盾。


个人观点,不足之处,敬请拍砖。


闽路行

想练好行书的话,需在楷书上下一点功夫,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你的楷书底子不好时,你写行书往往觉得按不住笔,写出来的笔画歪歪扭扭的,没有力道,不要以为这是一种美,这其实就是功力不足!


当然了,学习行书也不一定非得学习楷书,只不过学了楷书会更好,直接从行书入手也是可以的,那么怎样来进行呢?

第一,还是从笔画开始,行书的笔画往往连带。所以学习时不可求快,而讲笔画写得荒浮。

第二,结构,行书的结构往往看似没有楷书那样严谨,其实不然。
行书由于他的字形特点,对结构的要求是很高的。

第三,章法,写到了一定程度,就得在章法上下功夫了。这时候就可以临摹《圣教序》等古碑帖,也可以看《兰亭序》《祭侄文稿》之类的行书,体会行书的流畅特点。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指出!

我是铁匠的头发,欢迎大家共同探讨书法问题,如有高见,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谢谢支持!


铁匠的头发

行书该怎样规划自己的路线?

我说说我自己吧,我写书法不到两年,最开始直接写的行书,没写过楷书,最开始笔画写的粗细不均匀,写的非常的难看,长时间的练习我自我感觉写的还算凑合!



我是从《怀仁集字圣教序》开始写的,最开始写的单字,每个字写很多遍有时候一个字一天写五百多遍,写了半年多吧!


然后学王羲之手札,《孔侍中》《二谢》《忧悬》等等,写了也将近半年多



然后写王铎,写了半年时间,写的当然还差的很远,但是每天至少一小时的临帖使我收获挺多的



现在开始写孙过庭的《书谱》,刚开始写,每天都写几张毛边纸



由于悟性和时间的限制,我知道自己差的还很远,但是我觉得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

无论从什么开始,一定要大量仔细的临帖,不然进步特别的慢!

无论从什么开始,最终都要进入魏晋!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祝您书艺进步

谢谢


墨宝

问题:想练一手行书,该怎样规划才能速成练好行书?

这个想法非常好,练一手好的行书确实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想想都让人开心,可是事实却很残酷,练一手好的行书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速成就更不可能了。

题主在问题描述里说楷书练会基本笔画就可以了,可以直接写行书了,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我们说楷书是基础是有道理的,楷书基础不牢,行书是很难写好的。

通过楷书,练习你的对于用笔、结构、章法的运用能力,把这种能力运用的你的行书里,才能让你的笔下的东西更加丰富,不要小看楷书,很多专业练习行书的书法家都回头去补楷书的课了。

学习书法之前,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非常的重要,方向不对,努力白费,首先好好练习楷书,不要急于求成是你现在需要做的。

你觉得呢?


不二斋

我是汶水才子。我回答你的问题如下。

练一手行书,确实是我们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所最常使用的字体,不仅提高自身形象还显示出来自己的修养。如何从基础学起,怎样规划才能速成,建议如下:


根据你的问题,不知道你是求练毛笔行书还是硬笔行书的速成方法,我就以硬笔行书来说一下吧!

字无百日功,很难说成功。但是你要在短时间内提高,也不是不可能的。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二是练笔画、偏旁部首和结构。你不要练其多,而要练其精。开始练基本笔画、偏旁部首和结构。

要提高自己的悟性,学会举一反三。

如学会长横的写法,也要领悟短横的书写技巧。学会木字旁也领会禾字旁的书写。所以说,找同类型的,学会笔画和偏旁部首之间的联系,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看字形结构,学会左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包围结构等等字型结字的规律。

三是学笔顺。楷书字笔顺我们大都自小学学习了,但是行书的笔顺不一样的,有的是改变笔顺以求快速写字。如下图:

第二笔俺楷书应写横划,而行书改变轨迹先写竖划。

最后,短期速成真的很难。练字是艰难的长期过程,要习古帖学其经验掌握精髓,要多交流找不足方能提高,短期内估计改变自己的字型,掌握了基本的书写方法。


汶水才子

学行书,个人以为要有三个重点:

1.最好有楷书的基础,大凡硬笔行书写的好的,往往有相当的楷书基础!

没有楷书基础的也可以直接练行书,很多朋友练之前都是一手漂亮的“自由体”,良好的连笔意识、习性,对练行书很有帮助的!

2.以点带面,练行书前期不要贪多,最好从几个易写的行书开始练。回顾我上高中时代,也就是跟老师学了几个“连笔字”,从此,对“连笔字”感兴趣了!

而有书法根基的“连笔字”,就是行书了!

3.练行书,临贴后要及时巩固练习,达到熟练流畅的目的。

巩固的方法可以是随抄,也可以是工作学习时的学以致用!

行书若是写的不熟练,肯定是不流畅,华而不实的,不但会呆滞,而且有悖于其实用的初衷。


一笔一纸一个人

行书以其美观,飘逸,易辨认赢得了大众的认可和喜爱,可以这么说,行书是所有书体中实用性最强的一种书体,它自由,奔放。欣赏一副好的行书作品,如饮佳酿。参加工作以后,能写一手漂亮,美观的行书,是特别让人羡慕的!也能得到上司的欣赏和器重。

如何写好行书,我觉得还

是先练一段时间楷书,打好基础,掌握好字的间架结构,培养控笔能力(轻重,使转,顿挫……)。


有了楷书的基础之后,就可以慢慢进入行书的练习,首先要有意识的培养笔画之间的连带使转关系,刚开始可以实连,等手熟练之后在慢慢断开,达到笔断意连的效果!其次我们可以找一些好的字帖,认真揣摩字与字的收放关系,大部分单个字都写的不错,一旦写整幅作品就显得很乱,这就牵扯到章法,一般在一行字中间有收有放,收放得宜(一般收的字多,放的字少,三四个收的字加上一个放的字),这样整幅作品就显得和谐美观了!最后切忌把字写的一样大,状如算子,汉字应字随其形,各具形态,方才美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