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炸傷該國400餘平民,後該國血洗日軍20萬,至今日本人都後怕

日本炸傷該國400餘平民,後該國血洗日軍20萬,至今日本人都後怕

在1943年的6月,此時太平洋的新幾內亞島顯得格外的寂靜,但在島上駐防的日軍卻充滿了恐懼感。

在經歷了一番飛機的轟炸之後,美澳盟軍便在不久之後登上了新幾內亞島,並與島上的頑固的日軍展開了一場場廝殺。而為了徹底的摧毀日軍的防守,當時的麥克阿瑟採用了“蛙跳戰術”,並切斷了日軍後方的補給,所以在日軍沒有後方支援的情況下,澳大利亞軍便與這群不要命的日軍展開了一系列作戰,只要是遇見日軍,澳軍就用炮火直接推平。實際上,在面對瘋狂的日軍來說,此時的澳軍顯得更加的“殘忍”,因為他們對日本早已恨之入骨。

日本炸傷該國400餘平民,後該國血洗日軍20萬,至今日本人都後怕

由於新幾內亞島是屬於熱帶雨林氣候,那些躲在防空洞裡的日軍,久而久之便受到了細菌的感染,其皮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潰爛,特別是那些傷員們,活活被爛死的人也不在少數。經過一段時間的進攻,日軍已然是處於一個嚴重缺糧的狀態了,因此有些堅持不住的日本士兵便乾脆選擇了向澳軍投降,但澳軍方面可並沒有優待這些俘虜,而是全部將他們殘忍的殺掉。而那些依然堅持抵抗的日軍,為了繼續存活下去,竟做出了吃屍體的舉動,為此,日本的司令部還專門發佈了“禁止食用戰友屍體,違反者嚴懲不貸”的佈告,由此可見,當時日軍所面對的情況是有多麼的悲慘了吧。

最後在美澳聯軍對日軍的瘋狂血洗中,日軍的20萬士兵幾乎是都被逼上了絕境,因此說,新幾內亞之戰是日軍所遭受的一次重大的失敗。

日本炸傷該國400餘平民,後該國血洗日軍20萬,至今日本人都後怕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亞軍又為何對日軍有著如此大的仇恨呢?日本又曾對澳大利亞做了什麼?原來在1942年日軍南下時,曾快速的佔領了新加坡,而參加該戰役的澳軍也因實力的緣由選擇了投降,對於這些澳軍俘虜,日軍更是殘酷的選擇了以虐殺的方式對待。除此之外,猖狂的日軍更是直接駕駛著飛機向澳大利亞北部的達爾文市發起了轟炸,此次轟炸導致了當地400多位無辜平民去世。對於日軍的種種做法,讓澳大利亞人對日本充滿了憤慨,為了給日軍點顏色看看,後來澳大利亞也是向日軍展開了作戰。

日本炸傷該國400餘平民,後該國血洗日軍20萬,至今日本人都後怕

所以在這種強烈的愛國情結下,澳大利亞軍對日軍充滿了仇恨,為了報復,澳軍對日軍自然是不會手軟,而在新幾內亞之戰中,澳軍也終於以解了心頭之恨。

其實對於日本所發動的非正義之戰,從一開始便註定著要以失敗結尾的,只是這在期間,我們所付出的代價也實在太大了!

日本炸傷該國400餘平民,後該國血洗日軍20萬,至今日本人都後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