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留一个走投无路的老乡,竟然让他得了三个岛,做好人有好报

做大事,要拿大资源,这是一切官商的潜规则。盛宣怀当然也不例外。宣怀博得老佛爷的欢心,是有一定的不可测的因素的,即运气。这运气来自于一纸药方,一纸由一名不得志的也不懂医学的幕僚开出的药方。

这位幕僚名叫张成昭,刚中了秀才,科举就被废除了。这就使他的“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成了泡沫。他当不了工人,又不会种地,家里又穷,眼看就没活路了,只好去投奔老乡盛宣怀。

收留一个走投无路的老乡,竟然让他得了三个岛,做好人有好报

盛宣怀已经是省部级干部了,哪里会看得上这个找不着工作的大学生。又碍于同乡关系,就干脆收他在府上吃闲饭。张成昭毕竟是念过书的,有理想有报复,一连几个月,天天没事干,吃得也糙,十分郁闷。实在忍不住了,就抖着胆子去找盛宣怀,要一个创业的机会。

盛宣怀一听,有点不高兴了,说:“我知道你老弟有文化,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搞招商、邮电、银行,接触洋人多,会外语才行,你那套之乎者也不值钱了。你要真想干事,先得从头去学ABC才行。”

收留一个走投无路的老乡,竟然让他得了三个岛,做好人有好报

这番话把小张弄得灰头土脸的,小张半天才吭哧吭哧地说:“我知道自己外语不行,也没指望进大公司当白领。我就是想麻烦您帮帮忙弄一张中医执照,我想去开个诊所,也省得在这里白吃白喝。”

盛宣怀继续羞辱他:“你能下棋作诗我是知道的,可是你哪一天念过医科了?要给你在上海弄个开业执照倒容易,可万一你哪天犯了医疗事故,我倒还要负连带责任呢!”

小张想这样总比待在盛府吃闲饭看脸色强,就去了。

收留一个走投无路的老乡,竟然让他得了三个岛,做好人有好报

数月无事。有一天,盛宣怀从北京开会回来,心里很不爽。这次进京,慈禧太后特地单独召见了他,闲聊时,说自己凤体欠佳,就问盛宣怀能不能再推荐个神医。

“再”字表示以前推荐过一次。原来,数年前,盛宣怀推荐过名医马培芝为慈禧看病,那一次马培芝虽碰巧将太后的病治好,获得了很大的名声,还出了书,可现在马已经去世了。

盛宣怀正郁闷着,正好这时小张来交流思想。盛宣怀就和他谈起这件事,并顺口问小张有没有能耐配点补药对付一下。小张这人,出生牛犊不怕虎,竟当真答应了。他想,连几个丸药的方子都开不出,能算个医生吗,我要露一手打个翻身仗!盛宣怀见他答应了,反而还不放心了,只好再三叮嘱他:用药要以调理为主。宁可没效果,也不能让太后感到有丝毫不舒服,万一责怪下来,咱俩的脑袋就埋地底下了啊。

收留一个走投无路的老乡,竟然让他得了三个岛,做好人有好报

慈禧太后一见这药名,好听,心里就有了三分欢喜,就按方服用了。也许是药还不差,更可能是加上一点心理作用吧,慈禧觉得服药后精神比过去好了不少。于是,芳心大悦,立马要见盛宣怀,询问药是谁配的,并准备亲自召见这位名医。

收留一个走投无路的老乡,竟然让他得了三个岛,做好人有好报

这一下把盛宣怀吓慌了。他想,要是真让张成昭见太后,万一三句话一问漏了底:原来开方的并非世代名医,而是一个不第秀才出身的“三脚猫”郎中,惹得太后震怒起来,岂不是犯了欺君之罪!于是他只得胡诌开方的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医生,派人去请他开方时,已因年老多病卧床不起了。幸赖太后洪福,才能开出这张药方。如要他进京,谅已没有这种福分了。至于要他呈出这配料的药方,看来是能办到的。

于是盛宣怀便匆匆回上海找小张商量。小张听到这个出乎意外的消息,真是又

收留一个走投无路的老乡,竟然让他得了三个岛,做好人有好报

喜又惊。他想,如老老实实将原方送去,上面不过是几味滋补调理的常药,即使有些名贵的药材,但从宫廷看来也极平常,这样反为不美,看来还得弄些玄虚才好。于是他就遍翻典籍,找出几味陆上罕见、产于偏荒海岛的药材,作为该丸配制中的主药。慈禧太后看到药方后很高兴,表扬这位医生知识结构广泛,一高兴,就把钓鱼台、黄尾屿、赤屿三小岛赐给盛宣怀了,供采药之用。


收留一个走投无路的老乡,竟然让他得了三个岛,做好人有好报

盛宣怀靠了这位“三脚猫”郎中,获得了老太婆的欢心与厚爱,傍上了最大的政治靠山,还得了份意外的产业,不能不说是运气!古龙的小说屡屡强调“不要得罪三种人”,其中就有运气特别好的人。但是,我们怎么能知道谁会有好运呢?看来,平时为人处世,还是谁都不要轻易得罪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