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歐洲汽車強國是不是有點壞?把拉皮車送來,自己卻開小車

春節前採購年貨,在某省街道上看到那些近年來拉長的車、雍腫的SUV擠在狹窄的街道上,進退不得,拐不了彎兒,掉不了頭,很難受,後面騎電動車的,騎自行車的也全都堵住了,有的地方竟然連行人都通不過。有的技術潮一點的,兩車相距好幾寸,就不敢過了,都停滯在那,僵持著,弄得一街筒子人嘶馬叫。


日本歐洲汽車強國是不是有點壞?把拉皮車送來,自己卻開小車

現在有些車,為了賣相,往大里做,用空間吸引顧客,不是個好現象。車越造越大,但是內容沒有提升,而且拐彎、掉頭、停車都不方便,對汽車社會弊大於利。一些外國品牌的車也是這樣,在國外設計已經成熟的車型,來到國內就拉長皮,結果車子動能、操控都能受影響,安全性能也減弱,尤其通過性變差,在當前中國城區街巷狹窄,交通擁堵的情況下,恐怕是一個不利的趨向。

日本歐洲汽車強國是不是有點壞?把拉皮車送來,自己卻開小車

今天頭條發表文章,某品牌的SUV就是這樣一個典型,車的外觀據說很好,空間超大,但是動力弱,油耗大,小毛病不斷,開一段時間車內不斷異響。網友評論起這個車型:“發動機、剎車、油耗這些都是最基礎的東西,空間再大有什麼用?”

我覺得我們應該從精緻小車開始做起,盯住一個品牌,盯著一種車型,花精力打造成精品,而不是總是想辦法拉長車皮,否則是做不長的,做不了汽車品牌的百年老店。

其實車的大小適當,能節省不少社會資源,好處太大了!想當年我開富康3.6,油耗不到六個,坐人五個也不算太擠,在車水馬龍中,鑽來鑽去,很是靈便。那時上路,前後左右都是不大的車,感覺車距挺寬的,安全距離足夠,在路上開車很省心。

日本歐洲汽車強國是不是有點壞?把拉皮車送來,自己卻開小車

還有車大了,停車是一個問題,還是那輛富康3.6,到哪停車都很利索,見空就鑽,就停,似乎是一個犄角旮旯就能放下。現在我開的是途觀,按說車型蠻適中的,不是太大(但進中國來,已經比原型車要長那麼一軲轆了-北方土話)通過性還行,比那些看起來憨大的suv要好一些,但停起車來,感覺遠不如過去的富康。

現在一輛臃腫的大suv,所佔用的停車面積、通行面積,基本頂過去的捷達、富康近兩倍左右,在城市空間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適當的控制汽車空間,對社會,對百姓,對資源保護都有很大的好處。

另外,咱老百姓買車也需要剋制,不要攀比。車子能用、夠用、好用就行,要注重汽車的動力和操控,適當降低對車空間的關注,不要把運輸工具當成別墅的廳堂,腿伸直了,還要有三寸距離。汽車文明出現以來,乘車駕車從來都需要剋制的,要稍微縮一下腿,屈卷一下身子的。剋制是美的,小是美的——認識一位汽車設計師,他說為什麼同品牌的國外汽車外型看起來比較矯健和流線,是因為國外的汽車在空間把握的特別好,很少有拉長皮的,這樣在設計起來,非常具有美感——在汽車文明這件事上,尤其需要剋制的美,畢竟地球給的資源就這麼多。

日本歐洲汽車強國是不是有點壞?把拉皮車送來,自己卻開小車

總之,車大了 不好轉彎、掉頭、停車,浪費地球資源。看看歐洲和日本汽車這些強國就知道了,把拉了皮送給咱們,他們自己卻開小車,他們是不是有點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