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放羊娃到開山祖師,靠著拳頭打出少林山門,非本族人不教!

馬學禮,回族。洛陽心意拳開山祖師。祖居洛陽馬坡村,後遷居北窯村,生卒不詳,約活動在清代康熙初期至乾隆中期。

從放羊娃到開山祖師,靠著拳頭打出少林山門,非本族人不教!

劇照

馬學禮自幼家競貧寒,以放羊為生。馬學禮放羊經常在廛河中游“十方院” 歇腳,一天,他在那裡遇到一個白鬍子老頭。老頭自稱隱士,身高六尺開外,白鬚飄飄,雙目有神。他對馬學禮說:“我觀察你好多天了,見你放羊時腿腳勤快,溝溝崖崖都難不倒你,是個可造之材!這樣吧,我教你一套拳吧。”馬學禮於是拜白鬍子老頭為師,刻苦練功,學了7年,得其真傳。一天,老者告訴馬學禮:“我要遠行,你要努力苦練,10年後可去少林寺試功,打出山門,讓武林承認。”馬學禮問師父尊姓大名,老者說:“不必問我姓名,知道神拳即可。”於是飄然遠去,不知所終。

當年,馬學禮牢記師傅的話,10年後到少林寺試功。他要“打山門”,這是一項高級別的武術比賽,由寺中武僧把守幾道門,如果挑戰者能戰勝這些武僧,打出一道道門,便取得江湖上最高等級的“資質證書”。

從放羊娃到開山祖師,靠著拳頭打出少林山門,非本族人不教!

少林寺

至今,瀍河回族區年老的回民還對“馬學禮打出少林寺”的故事津津樂道。他們說,那天馬學禮趕到少林寺,天色將晚,他施展輕功跳到樹上,向寺內窺探,被正在練武的武僧發現,武僧大喊:“不要走了偷拳人!”其實這一傳說並不真實,實際情況是:馬學禮的師傅與少林寺關係密切,他不用偷偷摸摸地上樹窺探,少林寺方丈歡迎他前來試功,他大大方方來到少林寺,然後打出山門,贏得了“神拳”殊榮。

他緝盜成績突出,素有俠義之名。在辦案過程中,他曾遇到過一個山東響馬。此人武功高超,在洛作案後逃回原籍。河南府派馬學禮前去捉拿他。馬學禮風塵僕僕地趕到山東,只見響馬住在深宅大院內,牆頭高高,不好逾越,於是他解下腰帶,綁上棉靴,輕點腳尖越過牆頭。那響馬正在教其女兒練武,平展展的八磚地面上,撒滿了幹豌豆,若常人在上面走動,定會人仰馬翻,但響馬的女兒蹦蹦跳跳,如履平地。馬學禮知道這響馬武功高強,若壓不住他,他不會歸案的。於是他施展硬功踩踏豌豆,所到之處豌豆皆碎。響馬見了,連聲叫好,但還是不服氣,把馬學禮請進屋裡,拿出旱菸袋,卻不用火繩點菸,而是伸出兩根指頭,夾起一塊燒紅的炭,把旱菸點上了。馬學禮見狀,微微一笑,說:天真冷,烤烤火!於是他挽起褲腿,露出大腿,把那燒紅的炭放在大腿上,然後就著炭火點燃旱菸,笑著對響馬說:“吸了這袋煙,你跟我走?!”響馬歎服:“我知道遇到高人了,現在就隨你走!”於是披枷戴鎖,往洛陽投案。

從放羊娃到開山祖師,靠著拳頭打出少林山門,非本族人不教!

拳譜傳承圖

馬學禮47歲時棄官歸鄉,在瀍河清真寺辦起武學,傳授心意拳,一生收徒眾多,最有名的門徒有三人:張志誠、馬興、馬三元。在心意拳傳出名聲之後,曾經有一個外地人專程趕來洛陽,向馬學禮拜師求學,遭受多次謝絕之後,他索性定居下來,並依照穆斯林的習俗起居生活。時間一久,馬學禮為其誠意感動,就傳授了他心意門拳術。這人學成武藝後回到家鄉,卻不尊重先生的規矩與告誡,倚仗武功橫行鄉里,尤其霸佔一個女子,最後還殘忍地將人殺害。這件事影響非常惡劣,馬學禮聞知大怒,他命馬三元代師出面,清理門戶。馬三元遵從師命,廢掉了那人的武功,並且公佈逐出師門,解決了武術界一件隱患。因此馬學禮去世前囑咐後人:“非吾門穆斯林弟子,寧可失傳,也不亂傳。”享年76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