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放羊娃到开山祖师,靠着拳头打出少林山门,非本族人不教!

马学礼,回族。洛阳心意拳开山祖师。祖居洛阳马坡村,后迁居北窑村,生卒不详,约活动在清代康熙初期至乾隆中期。

从放羊娃到开山祖师,靠着拳头打出少林山门,非本族人不教!

剧照

马学礼自幼家竞贫寒,以放羊为生。马学礼放羊经常在廛河中游“十方院” 歇脚,一天,他在那里遇到一个白胡子老头。老头自称隐士,身高六尺开外,白须飘飘,双目有神。他对马学礼说:“我观察你好多天了,见你放羊时腿脚勤快,沟沟崖崖都难不倒你,是个可造之材!这样吧,我教你一套拳吧。”马学礼于是拜白胡子老头为师,刻苦练功,学了7年,得其真传。一天,老者告诉马学礼:“我要远行,你要努力苦练,10年后可去少林寺试功,打出山门,让武林承认。”马学礼问师父尊姓大名,老者说:“不必问我姓名,知道神拳即可。”于是飘然远去,不知所终。

当年,马学礼牢记师傅的话,10年后到少林寺试功。他要“打山门”,这是一项高级别的武术比赛,由寺中武僧把守几道门,如果挑战者能战胜这些武僧,打出一道道门,便取得江湖上最高等级的“资质证书”。

从放羊娃到开山祖师,靠着拳头打出少林山门,非本族人不教!

少林寺

至今,瀍河回族区年老的回民还对“马学礼打出少林寺”的故事津津乐道。他们说,那天马学礼赶到少林寺,天色将晚,他施展轻功跳到树上,向寺内窥探,被正在练武的武僧发现,武僧大喊:“不要走了偷拳人!”其实这一传说并不真实,实际情况是:马学礼的师傅与少林寺关系密切,他不用偷偷摸摸地上树窥探,少林寺方丈欢迎他前来试功,他大大方方来到少林寺,然后打出山门,赢得了“神拳”殊荣。

他缉盗成绩突出,素有侠义之名。在办案过程中,他曾遇到过一个山东响马。此人武功高超,在洛作案后逃回原籍。河南府派马学礼前去捉拿他。马学礼风尘仆仆地赶到山东,只见响马住在深宅大院内,墙头高高,不好逾越,于是他解下腰带,绑上棉靴,轻点脚尖越过墙头。那响马正在教其女儿练武,平展展的八砖地面上,撒满了干豌豆,若常人在上面走动,定会人仰马翻,但响马的女儿蹦蹦跳跳,如履平地。马学礼知道这响马武功高强,若压不住他,他不会归案的。于是他施展硬功踩踏豌豆,所到之处豌豆皆碎。响马见了,连声叫好,但还是不服气,把马学礼请进屋里,拿出旱烟袋,却不用火绳点烟,而是伸出两根指头,夹起一块烧红的炭,把旱烟点上了。马学礼见状,微微一笑,说:天真冷,烤烤火!于是他挽起裤腿,露出大腿,把那烧红的炭放在大腿上,然后就着炭火点燃旱烟,笑着对响马说:“吸了这袋烟,你跟我走?!”响马叹服:“我知道遇到高人了,现在就随你走!”于是披枷戴锁,往洛阳投案。

从放羊娃到开山祖师,靠着拳头打出少林山门,非本族人不教!

拳谱传承图

马学礼47岁时弃官归乡,在瀍河清真寺办起武学,传授心意拳,一生收徒众多,最有名的门徒有三人:张志诚、马兴、马三元。在心意拳传出名声之后,曾经有一个外地人专程赶来洛阳,向马学礼拜师求学,遭受多次谢绝之后,他索性定居下来,并依照穆斯林的习俗起居生活。时间一久,马学礼为其诚意感动,就传授了他心意门拳术。这人学成武艺后回到家乡,却不尊重先生的规矩与告诫,倚仗武功横行乡里,尤其霸占一个女子,最后还残忍地将人杀害。这件事影响非常恶劣,马学礼闻知大怒,他命马三元代师出面,清理门户。马三元遵从师命,废掉了那人的武功,并且公布逐出师门,解决了武术界一件隐患。因此马学礼去世前嘱咐后人:“非吾门穆斯林弟子,宁可失传,也不乱传。”享年76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