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小区物业明明在亏本,为什么还不离开?

KyleYip熹

物业明明在亏本?可就赖着不走!基本上物业能自行撤出的是微乎其微的。你以为你看到的物业费收不到就是亏本吗?我来给你说说隐形收入。


1.前期物业进场,物业公司给一定的进场费。当然这些前期物业的来头不外乎某些管理部门的关系,或者开发商亲戚成立的。入住用户第一年的费用和相关的一些押金,基本保证三年物业费不用愁。未销售的由开发商打折支付。

2.小区的电梯广告,公共广告位出租,公共用地出租给报刊亭,快递箱,或者一些纯净水啥的,收取的租金合起来也有十万二十万的。

3.车位出租的费用是不小的收入。保守的算,一般一个车位按六十每个月,两百个车位每年多少?那就是144000元,有些小区甚至超过这个收入。

4.将楼顶出租给通信商安装信号基站。这个收入是每栋楼最少一万的收入,如果四十栋楼那就是400000元,这个每年都要给的。(当然不是每个小区都有,是部分小区在业主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伪装成太阳能,探照灯等形状来实现)

5.有电梯的有没有发现,电梯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停一次?然后半年左右电梯就无法使用?物业公司告知,电梯坏了,为了业主安全暂时停用。真的坏了吗?你是业主,难道你还是电梯专家?坏了怎么办,老人孩子跑不动,那就修啊!维修资金手续都弄好了,钱到了。偷偷一看,没有业主,“唰”的一下打开开关。好了,电梯修好了😁。偷偷告诉你,每部电梯动一次都是几万块甚至十几万。

6.一般小区都会按比例配置一定数量的物业用房。按物业法规定,物业用房的用途不得擅自改变。也就是说应该是用于物业服务的。可是物业一般都偷偷把这些物业用房出租。收入基本都是十几二十万一年的。

7.每年或许会有这样那样的大检查,而大检查都是由地方上进行一定的财政投入的。刚好为物业的设备更换人员投入做出一定的开销。

8.物业费能收多少收多少,反正收到的肯定是纯赚的。所以一般来讲,物业收费基本上还好,除非是不想做了,那就有戴金项链墨镜的光头男问候你。

以上只是列举了其中一部分的收入来源,就上面的数字,我相信大家都能看出隐形收入有多少。物业如果真正的亏损还会赖在这里?物业可不是慈善机构!物业就是来赚钱的,而且是赚大钱的啊!



如果认同作者观点请赞👍并“关注”,未来我们会有更多的共鸣!


JasonYuan68921596

日常生活中,我们居住的任何小区都离不开物业,他们掌握着整个小区的水电费用、环境卫生 、治安保护等,对人们居住小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有时我们会发现,

有些物业明明已经都在亏本了,却仍坚持留在原小区服务。为什么他们宁愿赔钱,也要赖着不走呢?

物业看起来是不怎么赚钱,实际上这里边的水可深着呢!物业公司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由于技术含量低,聘请的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大叔大妈,开出的工资也不会很高,而且通过优化管理 ,在不大幅度降低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每个项目每年都会逐渐减少人工,少开一个人的工资,一年下来就意味着就少支出几万元的费用。

而且一般小区内公共用地都比较多,像是电梯间、公告栏 、房子外墙等等。在这些地方张贴广告是需要收取费用的,得到的收入理应归业主共同所有

,但现实情况却是很多业务公司都掏进了自己的腰包。外加一些零星的停车费、装修公司回扣 房屋租赁的中介费等等,加起来也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了。

此外,物业公司在安装水电表时和业主协商好水电价格是略高于国家的定价的,比如国家规定电费1元钱1度,物业公司就定1.5元 甚至是更高。这其中的差价就到了他们手里,因此在金钱的巨大诱惑下,很多物业公司都能够暂时忍受亏本的情况,并暗地里通过巧立名目克扣或者收取一些额外的费用来弥补亏损。

不管是做什么行业 ,只有收入透明 ,以诚待客才是长久之计。希望我们作为业主也要擦亮双眼,学会维护我们的权益!


爱问爱答

物业公司不是想撤就能随便撤的!

这个问题的前提是“明明亏本”。胡乱猜疑的人就不要起哄了,其实亏不亏本,这个小区的业主最知道、最明白,不住在这个小区的人都有想当然的成份。

第一个方面就是骑虎难下。

因为欠费率高,物业公司工资都开不出,只能撤出很多人员,包括绿化、保洁等,但却紧守着门卫及办公室,当然门卫也就是做个样子,表示是有人值班的。这种情况下业主更不愿意交物业费,形成了恶性循环。即使是小区业委会已经选聘了另外一家物业公司,都不愿意撤出。为什么呢?他们撤出后,那欠着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物业服务费就基本没有收回的可能了。那他们欠着员工的工资,以及前面的投入就打水漂了,因此就这样僵持着。一直谈判、向主管部门反映,调解等等。

我也经历过这样的小区,一直僵持了近两年。最后法院判决撤出,但前提条件是业委会须协助催收不少于多少比例的欠费。当然最后受苦的还是小区的全体业主。

有的人会问,物业公司撤出后也可以起诉欠费业主呢,反正法院也会支持物业公司的。但其实这个基本上就是说说而已,不了解法院的情况。

目前,对欠物业费的起诉,物业公司不能集体起诉欠费者,只能一家一家的起诉,法院一家一家地立案开庭。但是这样一来诉讼成本就非常高,律师费、诉讼费、时间、精力等等,根本得不偿失。因为起诉一家也就是那么一两千块钱,打赢官司其实还是输了钱,物业公司那就更亏啦。最后那就熬着、耗着吧,你不让我好,我也不让你们好过。

总结起来,物业公司亏本不愿意撤出的原因大部分都是这两种。

第二个原因是主管部门不允许随意撤离。

物业承接一个小区后,是要到房管部门以及消防、供电、供水等部门报备、登记的,因为入驻后,物业公司就是这个小区的责任主体了。同样的,要撤离前,也是要到这些部门报告、申请、登记的。但是,在没有下一家物业公司承接的情况下,这些部门是不允许物业公司轻易撤出的。为什么呢?

物业公司撤出后,为了免责,就要封停很多重要设施设备,如电梯、监控、一些消防设施等。他们如果不封停,在无监控、无人管理的情况下,万一出了安全事故,那谁来承担责任呢?另外,公共用水、用电等等都会尽量封停,或者是请业主来见证下抄下用电、水表底数。但是,在物业公司要撤出的情况下,很多业主不愿意当见证人,这样物业公司就只能封停了。

如果物业公司采取了这些办法后撤出了会是什么样子呢?电梯用不了啦,公共楼道、场地是黑乎乎的,还有业主会打砸、破坏公共设施。不用两天,马上就有很多大爷大妈们到房管部门、信访部门以及社区反映,要求解决这些问题了。那主管部门以及社区等怎么可能马上能就解决这些问题呢?而且解决起来也非常的麻烦,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只能劝说、甚至强压物业公司不允许撤离。我采访过的一个小区就是这样,物业公司向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后,一直不被允许,一个多月后物业公司实在亏不起了,就强行撤离。马上就有很多业主去信访办、房管局反映啦。

文中的几张图片,都是物业公司撤出后的小区情况。图一是公共设施被业主砸坏了。图二是小区的垃圾无人清理。图三是小区内的亭子成了拾荒人的“仓库”。

更多有关小区的分享,请关注“锐眼说小区”。


锐眼说小区

提这问题的人不是工商、税务或做企业HR的人。不然就不会这么问!前提不是故意的话

我们排除赚黑钱说谎偷税的物业公司,这一类非法勾当干多了也就到头了,总有人收拾,不然业主抱团也能让它规矩!

我们就说正规的物业公司,即使不是上市公司,一般跨省市一类有实力的开发集团企业下属的物业公司。很多人对物业企业的运营不了解,在这里我来说一说。

物业管理费为物业住宅项目的主营收入,特别是仅管理住宅小区业态的公司最明显。在很多省市,有物业管理条例所规范,对于普通住宅物业管理更有指导价的做法。在指导前期住宅物业管理投标时,其物业公司的利润率是规定好了的,一般为10%上下。

据我了解凡是物业费指导价多年没涨的城市,其物业管理的矛盾就会多,物业企业乱收费现象投诉及业主满意度下降的就厉害!就是钱闹的!!

物企到了生存临界点!

没有别的原因!由于多年物业指导价未调整,新投标项目执行的仍原是10年或更久以前制订的价格标准,那么按投标书约定的服务标准就是一个笑话,这个笑话当地相关职能机构都知道,这也是这些机构不来检查住宅物业的原因,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来查,物业的一腔苦水能淹死人。

回到提问人的问题,以下举例的是物业亏损不撤出在管项目,存在的几种可能性:

1、不撤是怕影响物业公司品牌和声誉 特别是名牌企业,为物业公司上市为报表数据好看,咬牙也坚持下去,也可能这个项目是当地知名项目,所以宁贴钱补贴该项目也要运营下去,也许能等到气候好的时候呢。

2、不撤是因为物业企业与同一集团的开发商同气连枝。

这种情况最多,本来物业就是无固定资产的企业,单独抗风险能力弱,给兄弟物业企业托底的根据目的,就是为了地产品牌大旗不倒下。

因为同属集团的物业企业只要一撤盘,给开发公司自己的名誉损失不是千万计而是以亿或十亿计的!!

在这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竞争对手还是网民,有心针对知名企业撤出自已开发的地产项目,大做文章,其负面影响力会呈核爆状态!

3、物业企业打算想撤出在管物业项目是有顾虑。存在最多是到期不续签这种情况,怎么也会熬到合同到期!为什么不中途撤?是因为物业企业的资质管理问题! 每个物业公司接新项目,需要到在管项目的房产管理局物业科开企业诚信证明,如果擅自撤盘会被处罚!企业管理诚信不会有好果子吃的,对接新项目是有很大影响的。


所以不到倒闭或实在撑不下去,物业企业一般不半途而走。特别是前期物业管理企业不会半途而废! 与开发商联系紧密的公司更不会。但是到期主动弃盘却是有可能。

前面提到工商、税务,这两个部门对于物业企业的收入盈亏是有数的,一翻企业报表就了然!

那为什么提到企业HR的呢。一个物业企业的收入根据小区面积和物业费标准很容易算出收入,再根据招聘相关人员的费用一列就自然知道亏损不亏损!物业项目的成本有70%是人工成本,很容易算,那你就知道到底亏还是不亏!

问下工商、税务的知情人,查下企业报表,问下做HR的人,算个帐就知晓了!


老包有时不在线

这个问题其实说到了大众为何不喜时下之物业管理行业之根本:"诚信"值得怀疑!物业行业是慈善机构吗?是政府补贴的行政机构吗?都不是!它就是个企业,当企业不以赢利为主要目标时,它的目标在哪?就算业内常言的“微利”那也是有“利”可图吧!没了“利”之后,你在图啥?由不得别人不猜想!



许多物业人会给到你这样的解释:因为是地产品牌的延续,所以在物业费亏损的情况下,由地产集团在䃼贴。这话看似正确,其实大错特错了,企业在营运管理中,收入中除了规定项(如应收物业管理费)外,还有其他有偿收入(除通过小区公用资源所收益的部分,还有你通过管理此小区而收获的社会资源的反哺-开发商的赞助其实也属这一块)。那么回过头来讲,物业管理公司亏损了吗?没了项目才叫亏,项目在手就是赢家!


也有人会告诉你:因为社会责任,品牌公司退场对地区大局出发不好,所以响应政府要求紧顶着不退,总公司补贴坚守。你会信吗?我信一半,之所以会信一半,是因为我有过案例,因为当时我守着项目之后,会因此其他项目接入及福利,这其实也是一种企业营销行为,所谓亏损可列入营销科目。


除上述二条之外,我不展开了。反正你想到的,只要能找到证据,都有可能!

我一直很烦那些忽悠自己的动作,一起连自己都说服不了且经不起推敲的理由,却满世界的想关起门来“讲道理”,如果能让你信服,那里还有这么多物管与业主间的纠结?物业公司亏本经营,你信吗?亏本经营之下的物业服务水准能保证品牌形象的支持吗?如果,即保证不了最基本的合同承诺而强占着不走,最终伤害了谁的利益?相信这个大家都懂。最后借此篇感叹呼吁一下:还一点纯净空间给那些良心物管企业,特别是那些中小型物企。企业如表面不以营利为目的,那么它背后一定有个更大的局在等着你。


振太罗成

先来看看小区物业成本有那些,1管理费:用于物业管理区域的日常管理,包括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巡视、检查、物业维修、更新费用的帐务管理

2、房屋设备运行费:用于电梯、水泵等房屋设备运行服务所需的费用:

3、保安费:用于物业管理区域内日常安全保卫服务所需的费用;

4、保洁费:用于物业管理区域内日常保洁服务所需的费用;

5、维修费:用于物业维修服务所需的费用。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小区物业基本支出就是管理,服务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公共设施设备日常运行、维修及保养费,绿化,清洁卫生费,保安费,办公费
小区物业的经济最主要的来源就是,物业管理费,最大的支出是人工成本,但由于物业管理小区公共设施,所以会有很多的隐形收益。小区公共收益已经成为物业收取物业费之外的另一笔主要收入来源。“电梯、楼道的广告、家政服务、代买代卖、租房中介,还有各种入场费,大到装修入场、通信基站,小到饮水机、自动贩卖机、小商小贩等进驻,以及小区公共用房出租等,这些都是物业的隐形收入。


公共设施换来的钱几乎都给物业装进了自己的腰包,还有物业管理刚刚入驻小区,地产商都会有补贴,地产商也不允许出现,物业中途撤离的情况出现,因为地产商不愿意物业撤回出现口碑差,影响后期工程。所以物业根本就不会出现亏本的情况,也就无从说起离开


来过的风口

为什么总有新闻为物业站台说话???是物业出钱请的吗?物业怎么可能亏本?空着两个手来,收钱,请几个保安,清洁阿姨,工资按最低的给,怎么可能亏本呢?亏本的生意物业还会做吗?世界上的企业最好做的就是物业公司,开公司几乎不需要成本,也不需要资金流转,请几个人,就可以躺在那里收钱了,然后就开始琢磨怎么找理由多收钱,怎么减少服务,减少维修,高报账低付出,怎么去实现自己利润最大化,物业公司的利润来源毫不夸张的说,就是多收了业主的钱,怎么利用业主的场地收广告费,进场费,收管理费。这样的公司存在的目的怎么去搜刮业主的钱,或者利用业主公摊面积去收钱


静坐思己过莫论他非

大型房地产商,及聪敏的房地产商他们下属物业公司确实是亏损的,因为他们要获取业主好评,从而对销售自己的房屋提供好评保证,虽然物业公司是亏损的,但总公司给予了补贴。就目前业主骂物业公司,主要是因为每个业主对物业服务的需求不一样,需求物业费价格不一样,及物业服务是干什么的不知道,所以造成业主与物业公司矛盾重重。


透过云层的太阳了

武汉汉阳有个小区,一开始桃花岛物业公司就进驻,当时入住的业主很少。物业喊亏本,业主还信以为真。后来才知道,房子是谁的产权,谁就交物业费。如果说有没卖出的房子,如果是开发商的,开发商交物业费。哪来的亏本之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