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瞬间你觉得自己打败了焦虑?

哪一瞬间你觉得自己打败了焦虑?

01

作家毕淑敏讲过一个预防地震的故事:

08年,到处风传着地震的消息,毕淑敏特向一位专家请教:地震来袭,躲哪儿比较靠谱?

专家说:地震时,你赶快跳到家中承重墙交叉处,那里比较坚固。比如卫生间的某一个角落。

毕淑敏得此妙计,顿感心安,以至于有段时间她进卫生间,也会生出几分敬畏。

可是后来她却焦虑了。

因为有一回到唐山,有位幸存者谆谆告诫她:

大地震时,要飞快窜到凉台,这样可以在随后的余震中被甩到室外,他当年就是这样才保住性命的,而躲在屋子里的家人,全部遇难了。

这席话,不听还好,听完,毕淑敏开始无比焦虑:

到底该待在哪儿呢?真的遭遇地震时,会不会上蹿下跳,错失自救时机呢?

2

上面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焦虑动机。

焦虑来自于选择和比较

当我们只有一种选择,没得比较时,很少焦虑;当我们面对很多选择,无从比较时,焦虑应运而生。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背后有两个心理学因素

选择和比较消耗专注力

当我们面临选择和比较时,需要消耗专注力。而专注力可以减轻焦虑。

2000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

文章中,研究人员采取了“随机情绪取样法”,他们在被试手机上装了一个app,用来随时询问三个问题:

第一、你现在正在做什么?

第二、你的思维与所做的事情一致吗?

第三、当下的感觉如何?

研究结果发现:当人的思维处于非常专注的状态,不被各种选项和参照干扰时,他们焦虑情绪要远远好于思维漂浮的人。

哪一瞬间你觉得自己打败了焦虑?

自我辩护改善情绪

研究还发现当人们在没有比较的情况下,对当前生活的满意度更高,而周围充斥着比较时,则更容易焦虑。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请两组被试分别看两幅画,对一组被试说你们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幅带回家,另一幅先放在研究人员办公室,一周后,你们其中有人想换画,可以随时过来换,而对另一组被试说,你们选一幅带回家,另外一幅,随后会寄到欧洲。

在随后的测试中发现,可以不能换画的那组对画的满意度要远高于可以换画的那组。

这是因为,当人们无从选择时,自我辩护会起效,它告诉被试拥有的就是好的,但当人们拥有选择的机会时,比较会造成损失情境,而没有得到的那一个永远好过得到的那一个。

3

现代社会,比较和选择无处不在,焦虑也无处不在,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会让人感觉自己战胜了它呢?

答案是肯定的。

讲个故事:

陈海贤从浙大拿到心理学博士后,留校任教。人才济济的浙大让海贤老师时刻感受到压力。正当他焦头烂额之际,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开始在知乎上回答心理学领域的问题。

他非常擅长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向普罗大众解释各种社会现象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每一个问题的专业回答赢得的关注都是一次小小的成功,而每一次的成功都激励着他更加专注。

渐渐地他获得更多机会:在豆瓣和网易云上开课,成为知乎大V,受邀出书。

海贤老师说:不要小看最初那一个个回答过的问题,正是那些小小的反馈和成功给了我信心,也让我觉得曾经很遥远的梦想一天天朝我靠近。

有一瞬间我觉得自己真的战胜了焦虑。或许焦虑依然存在,只是我已经无法把更多的关注给它了。

海贤老师的经历告诉我们:

要帮助自己积累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成功,它们会改变你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也会帮你建立更多自尊,从而打败焦虑。

哪一瞬间你觉得自己打败了焦虑?

3

TED有一个演讲叫《被拒一百天》。

演讲者叫蒋甲,他是一名从小易感焦虑气质的华裔,长大后,求学、创业都因为易感焦虑而不顺遂,他决定克服自身的弱点。

他发现自己和陌生人打交道时,特别担心被拒绝,于是打算从这一点突破。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名叫“被拒一百天”的计划。

一天他规定自己向陌生人借一百块钱,第二天要求“汉堡包续杯”,第三天让店家做“奥运五环甜甜圈”……

随着“被拒一百天”行动的开展,他发现原先想象里面肯定会遭遇白眼和嘲讽的信念并没有变成现实,反而人们大都表现得友好,热情,努力尝试他的要求,即便拒绝,也充满善意。

原来是我们自己夸大了被拒绝的后果,使得不健康的焦虑应运而生。

蒋甲发现当他通过真实体验打破不合理的信念,建立合理的信念时,就没有那么焦虑了。

这个合理的信念就是你所担心的那些不好的事情,百分之九十都不会发生。

哪一瞬间你觉得自己打败了焦虑?

读过一本书,美国作家拉莫特的《关于写作:一只鸟接着一只鸟》。

这个奇特的书名来自于作家的童年经历:三十年前,拉莫特的哥哥十岁,第二天得交一篇鸟类报告。当时他坐在餐桌前,周围散置着作业簿和一叠鸟类书籍。面对眼前的艰巨任务,他焦虑地不知如何是好,快哭了。

这时,身为作家的父亲在哥哥身旁坐下,把手放在他肩上说:“一只鸟接着一只鸟,孩子。只要一只鸟接着一只鸟,按部就班地写。”

这个场景牢牢映在我的脑海,每当我感到焦虑时,它会自动蹦出来提醒我:与其不知所措,不如一点一点,慢慢开始,而一旦开始,焦虑也就不再折磨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