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流言蜚語,你只需要巧妙地懟回去!

遭遇流言蜚語,你只需要巧妙地懟回去!

1

知乎有個話題:《你遇到過哪些討厭的女孩》。

有條回答講了一個造謠者,因嫉妒而汙衊學姐劈腿墮胎濫交,傳到最後,“睡遍整個系”。

惡毒的誹謗下,學姐遭遇人生重創。

被男友拋棄,流言更塵囂直上:“男友嫌她髒”;被室友嫌棄,在寢室裡她的生活用品和本人一樣,被排擠隔絕;無奈租房,又被潑糞: “公開出去賣了”;最終吃抗抑鬱藥,苦撐到畢業。

始作俑者和幫兇拍拍屁股“不帶走一片愧疚”,留給學姐揹負一生的隱痛。

下面5000多條評論,大半是因學姐經歷被勾起的,自己被誹謗的不堪回憶。

《呂氏春秋》曾寫過流言之害:數傳而白為黑,黑為白……人狗不辨,是非歪曲。

被流言逼死的阮玲玉,泣血寫下“人言可畏”,血跡未乾,翁美玲、喬任梁新血再祭。

江歌案後續,劉鑫再潑黑水:“我和江歌是同性戀人”……

真應了北島說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只要能維護自己的利益,造謠者從來沒有底線。

面對嫉妒抹黑中傷,如何自保?

遭遇流言蜚語,你只需要巧妙地懟回去!

2

智者選擇沉默。

《寒山拾得忍耐歌》中有一段:

寒山問拾得曰: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雲: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對話充滿智慧和格局,堪稱面對流言的最高境界。

可寒山拾得畢竟是菩薩化身,凡人往往修煉不到此重境界,而且,有時流言洶洶,讓我們身心靈嚴重被擾,除了隱忍,適時發聲,錚錚回懟,也是一種威懾“壞人”,更快更有效捍衛自己權益的大道。

但“闢過謠”的人,往往氣餒地發現:比起野火病毒一樣肆虐的謠傳,申辯的聲音,顯得那麼無力。

即使明星,百萬粉絲+專業公關加持,辯駁也那麼無力——靳東曾微博慷慨發聲,結果是被揪住字眼,比如不男不女、純爺們,引發新一輪網絡暴力。

所以發聲,要勇敢,還得有技巧。

遭遇流言蜚語,你只需要巧妙地懟回去!

3

好的“辯護”,要像流言一樣有記憶點和傳播力。

流言是怎麼做到“壞事傳千里”的?咱們學流言的“精髓”來“反流言”。

流言生命力一:內容簡單具像,行動門檻低

比如,KFC的雞有四條腿……這4條腿的雞,實在太有畫面感,遂過耳不忘。

吃茄子行動門檻太低了。

小人能利用這點傳謠,我們同樣能用它正當防衛。

闢謠時,避免長篇大論,避免複雜的邏輯圖表,把信息簡化到像一句廣告句,並儘可能具像化。

比如:“大象走都沒事的鋼鐵跨河大橋”,卡耐基用過橋的大象,輕易擊潰“鋼鐵大橋不安全”的流言。

流言生命力二:內容出人意外,能煽動情緒

前面的受害人學姐,就是這樣:她本是個人淡如菊的女孩,口碑很好。

當造謠者汙衊她作風不正時,很多人大吃一驚:沒想到小丫頭還有兩張臉!

巨大的反差,催化了擴散,能想象到那些興奮的竊竊私語:“你知道不?那誰誰看著正經,其實……”

所以,越是像星巴克這樣的名牌巨頭,“黑料”越有料;越是像李小璐這樣的恩愛夫妻,醜聞傳得越來勁……

這種情況下,即使辯解有理有據,圍觀者也不想聽——已經煽動起來的情緒,不想聽真相,只想看高潮。

“相比起調查真相,先用煽動性刺激性的報道引起大眾關注,抱著不是就拉倒的心態,不負責任地報道,希望這種事不會再度上演”。

高慧蘭所演繹的理性、冷靜,映照出傳謠者拙劣的嘴臉。群體性嗨奮中,保持理性,無論事主還是圍觀者,都是最高貴的姿勢。

流言生命力三:看似有圖有真相,似有“可靠”依據

比如,假藥會找“老中醫”站臺;這種情況,只要證明“老中醫”摻假,藥效就不攻自破。

遭遇流言蜚語,你只需要巧妙地懟回去!

4

流言能“流傳”,深層推手其實是因為暗合了某些陰暗心理——滿足了那些嫉妒心、優越感、趨利心……

所以,比技巧更有用的是:心態調整。

大家熟知的情緒ABC理論:即流言所觸發的後果,並不完全取決於事件本身,更取決於我們對事件的看法。

流言是已定的事件A,B認知認為:天塌了。

觸發的結果就是深陷絕望/壓抑/不甘 /自我否定……

而C認知認為:因為我優秀強大,對方光明正大打不垮我,才用陰招,清者自清……導向更正能量的結果。

這一點,大愛楊冪,她曾說:

“我是黑歷史最多的女明星了,入行15年,大家給過我各種人設,各種猜想,可以說人設早就崩無可崩了,但不管外人對我的評價是什麼,聲音是什麼,我一直努力地生活,拍好戲,做我認為重要的事”

招黑體質的她,趟過腳臭/禿頂/心機婊/被出軌/被離婚一波一波的黑……煉成自黑絕技,舉重若輕,從跑龍套一路走到流量包,用實例奉上熱雞湯:

“人設崩塌如我,今天還能開開心心站在這裡和大家分享這些事,這個也算是正能量,希望可以影響到更多的人。”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