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中產人士的焦慮與憤怒

林沖:中產人士的焦慮與憤怒

(你沒有讓他一無所有,他就不會拿起手中的槍。)

1

他出生於帝都,在部隊大院裡長大,後來子承父業當上了軍官。他技術精湛,三十來歲就已成為業內骨幹,常有機會在國防部長面前露臉。他買了大房子,請了小保姆,娶了門當戶對又漂亮的老婆,平時工作不太忙,時不時跟朋友們出去吃飯喝酒,還喜歡收藏古董寶貝,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這樣的人,我們管他叫做中產人士:不是大富大貴,但工作體面,收入穩定,有房無貸,社會地位中上,生活比較講究。

林沖就是北宋時期的一位中產,當時他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殿帥府高太尉帳前的得力干將。

林沖第一次出場時,衣著打扮很有意思。他身上穿著戰袍,分明是個武將;腳底下穿著皂靴,顯示是個官員;同時手裡還拿著一把摺疊紙扇,看起來又像書生。

這一形象暗示了林沖的三重性格:武將的英氣,官員的世故,書生的多慮。

林沖跟一般武將不同,他有一定的文化水平,隨手便能寫詩(雖然寫的不算好)。那時沒搞九年義務教育,底層人民是讀不起書的,所以梁山好漢中儒將並不多,只有林沖、盧俊義、關勝等少數幾個(關勝大戰前夕在軍帳裡點燈看書,也是風度極佳)。

林沖這一類人,現實中沒怎麼吃過苦,過慣了安定生活,沒那麼多爾虞我詐的心機,再加上業務能力較強,總覺得一切都是自己憑本事掙來的,就像今天的很多中產精英。

他們是這個社會中最熱愛生活、最相信未來的一群人,最大的夢想無非是國泰民安、歲月靜好。

他們也有道德心和正義感,但只是閒聊幾句社會新聞,並不會真正放在心上。他們覺得黑暗與不公離自己很遙遠,過好小日子才最重要。

比如林沖,他早就認識高衙內,也知道這個花花太歲仗著乾爹高太尉的權勢,平日裡沒少欺壓百姓,淫人妻女。他瞧不起高衙內,但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種事,他是不會去做的。他認為首先要對自己的小家庭負責,一定要離人渣遠點,別招惹他。

他做夢都沒有想到,新聞裡那種狗血事情會降臨到自己頭上。

林沖:中產人士的焦慮與憤怒

書中說林沖“豹頭環眼,燕頷虎鬚”,相比而言,周野芒的扮相更接近原著。

2

那天林沖跟平時一樣,喝著小酒唱著歌,帶著老婆逛著街。小兩口原本打算一起去岳廟去燒香還願,對他們來說,人生有太多美好願望,慢慢地許著,慢慢地實現。

暮春時節,萬物生長,京城處處繁華,怎麼看都是太平盛世。

因為在岳廟隔壁偶遇魯智深,林沖臨時改變主意,讓使女陪妻子去上香,自己留下來結交新朋友。

社會治安這麼好,況且離得不遠,時間又短,能出什麼事?

就這麼一個小小的無害的決定,改變了林沖一生。

他想不通,光天化日之下,大庭廣眾之中,竟有人敢公然調戲良家婦女,也不看看她是誰家的媳婦。要知道當今天子最寵愛的是高太尉,他林沖就在高太尉帳下聽命,時時委以重任,一般人誰敢欺負他?

林娘子更想不通,她在孃家和夫家都備受愛護,覺得人生無比美好,一口一個“清平世界”。無論是在岳廟裡被人攔住,還是後來被騙到閣樓裡關禁閉,她都是紅著臉質問對方,不相信世上竟有這種事。

對付這種流氓敗類,憑林沖的武藝,隨便動動手就足夠對方在床上躺個把月了。可林沖是心中有正能量的人,首先想到的是相信法律,於是大喝一聲:“調戲良人妻子,當得何罪?”打算先揍上幾拳再扭送到衙門去。

然而當他將對方肩胛扳過來一看,高舉的拳頭立刻就軟了下來。

那是他頂頭上司的寶貝兒子,他最不想招惹的人。

法律和道德都站在林沖這一邊,可高衙內的背後卻站著一個強大的祖國。

怎麼辦?是代表月亮消滅這個人渣,然後放棄一切亡命天涯?還是忍下這口氣,留在體制內繼續做歲月靜好的美夢?

這是林沖頭一次遭遇真正的人生危機,妻子兩次遭人調戲,差點被辱,他卻連拳頭都伸不出去。非但如此,他還要在趕來幫忙的魯智深面前替高衙內打圓場,還要留足時間讓高衙內從陸謙家裡跳窗逃走,就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

一個男人到了這個地步,已經不是悲哀二字可以形容了。

而那些鄰里街坊、親朋好友,紛紛關門閉戶,生怕惹禍上身,就像林沖以前看待別人的事一樣。

他忽然感到一陣焦慮,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其實權貴們伸一根手指就能捅破,正如他伸一根手指就能撂倒酒囊飯袋高衙內。

林沖:中產人士的焦慮與憤怒

3

林沖不敢直接問罪高衙內,只好拿一把解腕尖刀去找幫兇陸謙算賬,轉悠了幾天沒找到,就把這事慢慢放下,跟朋友喝酒解悶去了。

同樣是尋仇,再看看武松,他也是帶了把解腕尖刀,上街先找何九叔查清案情,再找來鄰居們做個見證,突審潘金蓮,鬥殺西門慶,處死王婆,一系列行動都在周密的計劃中,每一步走得既謹慎又果斷,雷厲風行做下這一樁痛快大案。

兩相對照之下,林沖就顯得太懦弱、太糊塗、太拖泥帶水。

可林沖前半生一直順風順水,沒有與人渣鬥智鬥勇的經驗,突然間被權貴欺上門來,又被最好的朋友出賣,從文明世界一下子切換到野蠻叢林,他有點無所適從。

武松卻不同,他是在叢林法則中長大的古惑仔,再惡毒的人,再陰險的事,他都見怪不怪。

更關鍵的是,武松無牽無掛、無所畏懼,林沖卻有家有業、生活安逸,他考慮的是儘可能減少對生活的影響,不到萬不得已時,決不肯快意恩仇。

林沖才是我們普通人突遭變故時的常見反應,武松則是傳說。

算了,這種人惹不起,只要他不再來騷擾,這事就翻過去吧。林沖認慫時這樣寬慰自己。

他最想喝的不是酒,而是心靈雞湯,什麼《遠離你身邊的垃圾人》,什麼“佛說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之類的,緩解一下日益強烈的焦慮感。

但他忘了換位思考一下:高衙內已經相思入骨、患病在床,為了得到林娘子就必須幹掉林沖;陸謙已經跟林沖反目成仇,為了活命也必須弄死林沖。

這種實實在在的危機,不是幾碗心靈雞湯就能沖淡的。

直到誤入白虎堂,被高太尉安上持刀行刺長官的重大罪名時,林沖還在一臉懵逼地解釋、叫冤,不敢相信“恩相”竟會陷害自己。

他以為自己是國家幹部,以為自己離大領導很近,誰知根本就不是一個圈子裡的人。無論他給大領導點過多少贊,出過多少力,在對方看來,林沖只是一個好用的工具,一旦妨礙到自身利益(哪怕是乾兒子要搶人家老婆這種虧心事),捏死林沖不過是再換個新工具。

林沖沒有意識到自己最大的問題,在於只有本事,卻沒有權力,命運從來不在他的掌控之中。

林沖:中產人士的焦慮與憤怒

4

《戰國策》裡有兩句名言: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士之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

意思是,天子憤怒時,可以發動戰爭,犧牲無數人的生命來替自己出氣;而勇士憤怒時,會不顧一切手刃強敵,寧可與對方同歸於盡。

林沖當然不是天子,遺憾的是,他也不是勇士。

他的憤怒,是中產之怒,綿軟無力。

中產人士的心態正如孟子所說:“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他們一向思維理性,情緒穩定,信仰的是規則和秩序。等到發現規則和秩序在強權面前不堪一擊,整個精神狀態就容易崩塌了。

林沖在刺配滄州之前,做出一個詭異的決定:休妻。

如果說之前他不敢打高衙內是因為捨不得飯碗,可現在飯碗已經砸了,幹部身份也沒有了,對他來說人生僅存的一點溫暖,就是恩愛有加的妻子和深明大義的老丈人,他竟然說不要就不要了。

小時候讀這段文字,只恨林沖為何如此懦弱無能,現在再讀時,卻有種脊背發涼的感覺:林沖的世故圓滑,實在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

他要與妻子劃清界限,將來不管高衙內想怎麼樣,與他林沖再無關係。他說休妻才能互不耽誤,那麼他是擔心被妻子耽誤什麼呢?無非是對前程還抱有幻想,只有讓高衙內如願了、不再害他了,他才有翻盤的可能。

林沖真正放不下的,不是嬌妻,也不是財產,而是體制內的前程。

他在寫休書時,還念念不忘自己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前程盡毀就在眼前,他寧可放棄嬌妻與財產,也要博取重頭再來的可能。

八十萬禁軍教頭不止林沖一個。史進的師父王教頭,林沖的老丈人張教頭,同樣是高太尉的屬下,面對強權逼迫時都沒有如此低眉順從。

所謂無欲則剛,如果有欲,那就像林沖這樣了:跟妻子撇清關係,讓高衙內放心;對兩個押解公人逆來順受,直到對方表露殺機時,還在苦苦哀求,全無半點英雄氣概。

正是一點渺茫的覆盤希望,支撐著林沖忍辱偷生。只要希望還在,無論他武藝高到什麼程度,都不會成為勇士。

在滄州牢城營裡,林沖恭恭敬敬地履行自己的差事,不管是打掃天王堂還是看守草料場,他都盡職盡責,小心謹慎。牢城營上上下下每個人都誇他、關照他,林沖彷彿看到了熬出頭的希望。

畢竟他只是得罪了高衙內,只要忍過這一時,待事過境遷之後,總有回到京城的那一天。

林沖:中產人士的焦慮與憤怒

5

真正促使林沖從庸人轉變為勇士的,是草料場的那場大火。

妻子太堅貞,老丈人太倔強,一紙休書根本沒起到作用。到頭來,高衙內想要得到林娘子,仍然得先幹掉林沖。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是《水滸傳》寫得最好的段落之一,詩情畫意與驚心動魄無縫交融。

陸謙、富安、差撥三個人合謀,設下一個完美的局,無論林沖能否從火海逃生,燒了大軍草料場也是一等死罪。

逼入絕境,無路可走,直到此時,林沖才終於顯露出智與勇的一面。

他總算明白,除了仇恨,已經沒有任何東西是屬於他的。

你看他就算成了憤怒的小鳥,仍然保持著驚人的冷靜,不動聲色地出現在三個仇人面前,規劃好戰鬥路線,一刀一個,乾淨利落,再沒有半分磨嘰。

回到最初的話題,對於林沖這樣一個典型的中產人士,怎樣才能讓他真正憤怒起來?

只有一條,就是把他變成徹底的無產階級。

以林沖的家境和性格,如果不是被剝奪了一切,他是不會奮起反抗的,如果沒有撲滅他所有的夢想,他不可能從絕望的灰燼中實現鳳凰涅槃。

哪怕上了梁山,在王倫底下受盡委屈,林沖也沒有像魯智深上二龍山那樣直接取而代之自己做老大,而是繼續發揮忍者神功,直到晁蓋七人組上了山,吳用拿三寸不爛之舌激化林沖與王倫之間的矛盾,逼得林沖退無可退,這才做下他這一生中最輝煌、最英雄的一件事:火併王倫。

一切安定,再無後患,林沖終於想起了遠在東京苦苦等他的前妻。當得知前妻已被高衙內逼死、老丈人也悲痛而亡時,他流下的眼淚中,不知有沒有一絲愧疚?

此後,豹子頭林沖成了“天雄星”,不斷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展示著一身戰神級別的武藝,幾乎從未遭遇敗績。然而這也是讓讀者嘆息的地方:強則強矣,沒了感情,成為一部戰爭機器。

大概是嫌林沖太隱忍了,央視版電視劇《水滸傳》特地為他改編了一處情節,讓他在高俅攻打梁山被俘虜時,怒氣衝衝地跑去找仇人算總賬,最後因為被宋江阻攔,氣得吐血而亡。

可以理解編劇的心情,但這實在不符合林沖的性格邏輯。

你沒有讓他一無所有,他是不會拿起手中槍的。

林沖:中產人士的焦慮與憤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