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吃什麼(24):打破傳統的食物習慣,擴大食物範圍之八

本來,吃飯是人生的第一要事,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原動力。因為人要吃飯生存,所以人才會去勞動創造,才能推動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髮展進步,從而促進人類社會的變化運動。自有人類以來,社會就是這樣運行的。一旦人不需要吃飯了,戴個光合作用器到太陽底下曬一曬就飽了,那人還需要勞動幹什麼?天天不幹活也有飯吃,或者準確地說,不必吃飯肚子就飽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原動力不就沒有了嗎?人類社會不就要退化了嗎?其實,這種擔憂是多餘的。因為人的需求不僅僅是吃飯,人還有其他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在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以後,人的吃飯問題可能要退居次要位置,人們更多地追求的將是精神生活的需要。光合作用器最多隻能解決人的吃飯攝取能量的問題,並不能滿足人的其他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人只有通過勞動,才能獲得其他生活資料,從而得以高質量地生存下去。而且,光合作用器也要通過人的勞動製造出來,並通過人的勞動才能進行維修、保養等。有了光合作用器,人還是需要勞動的,只是對勞動的內容、方式等作了些改變,提出了不同要求而已,而這種改變,在人類歷史發展史上是經常地在進行著的。有了光合作用器,人類社會不僅不會退化,相反會跨越式地向前發展,帶人類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