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上了一家黑幼儿园,我才知道办一家好幼儿园有多难

1 一家很有特点的黑幼儿园

几年前,我儿子两岁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家里无人照看,急需寻找一家幼儿园。我的一位朋友给我们介绍了一家幼儿园,说老师特别认真负责,她的儿子比我儿子大几个月,当时已在那家幼儿园呆了半年。于是我们预约了去参观。

到那儿的时候,我不得不说,跟我心里还是有很大的落差。那家幼儿园在小区里租了一套一楼的民房,两个最大的房间做成了两间活动室,附带的十来平的院子改建成了运动场。大约有十来个孩子(都是3岁以内的),七位老师和一位做饭的阿姨。费用并不便宜,一个月4500。

回来后,我查了一下。这家幼儿园所属的公司并没有办幼儿园的资质,实际上他们称之为婴幼园,而非幼儿园,玩了一个文字游戏。在区教委的官网上也没有查到它的名字(区教委的官网上一般会有注册在案的幼儿园名录,不管公办还是民办的,比如北京市海淀区的幼儿园名录都能查到)。换句话说,这是一家黑幼儿园啊!

但是最终,我们经过考虑,还是决定把小孩送到这儿,原因有三:

  1. 当时时间紧迫,我们已经没有太多的选择;

  2. 朋友的推荐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3. 这家幼儿园一个老师只负责看管两个孩子,考虑到我儿子才两岁,这令我们感到放心。

这家幼儿园在新生入园的时候,会要求父母陪同一周时间以顺利过渡。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讲这件事情——《宝宝第一天上幼儿园哭闹不止怎么办?园长教了我这个套路》。在我陪同的一周之内,我每天都呆在幼儿园里,又由于幼儿园太小,所以基本上所有老师的言行,我都看在眼里。我注意到三个细节:

第一,老师们有一套话术,在比如小朋友哭闹、和别人发生纠纷、不听从指挥时会使用,效果明显。而这套话术显然是经过训练的。

第二,老师们对孩子的行为,有一套评价标准。比如什么是要鼓励的,什么是要调整的。这套标准和我的认知并不相同,但所有老师的做法是基本一致的。

第三,老师们对孩子的态度确实非常好。那种用比较严肃的语气强制孩子必须干某件事的情况,我在那儿一周只看到过一次。

有一位老师,她负责的一名孩子习惯了在大人身上睡觉,一放下就哭。所以,为了不打扰别的孩子午睡,她每天中午都抱着那个孩子去另一个房间午睡。我目睹了她每天中午抱着那个孩子,一点点哄睡着,然后尝试着放到床上,孩子立刻哭醒,她又抱起来重新哄,然后再次尝试,再次哭醒……往往要六七个循环才能成功把孩子放下。

每天弄完,她一下都站不起来,说孩子压得她胳膊腿都酸了。我问她已经这样多久了?她说,已经一个月了。我问她准备还这样弄多久?她面露一丝苦笑,然后说,什么时候训练好,什么时候算完。

坦率地说,作为一家黑幼儿园,我想这些老师应该是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但是又确实能看得出来她们是训练有素的,并且她们的套路并不像是常见的套路,而是带有非常鲜明的个性特征。这并不像是通常黑幼儿园的师资力量。

2 黑幼儿园的老板

老板对市面上流行的各种育儿理论了若指掌,对前卫的一些理念也颇为关注。她从中总结出种种她认可的方法,然后在她的幼儿园中实施。

她经常搞培训,周末把幼儿园的老师集中在一起,不但教授她们工作上的技能,还通过心理辅导的方式纾解老师们的心理压力。

她有两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

  1. 能给孩子们上课的老师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能教给孩子们好的生活习惯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2. 老师也是人,工作中一定会积累很多心理压力。现在的幼儿园只关心孩子有没有心理问题,不关心老师有没有心理问题,这是不对的。

她还定期给家长们做培训,坦率地说,她讲的种种问题,我基本上想都没有想过。每次听完她的课,我都觉得像是一次洗礼。我看其他家长也都是一副醍醐灌顶的模样。

我想正是因为老板如此专业,并且幼儿园很小,所以她的能力和学识能够覆盖到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并让这家黑幼儿园的名气不断增长。我小孩当时的同学大约15人,里面住别墅的就有3人,开奔驰宝马来的就更多了。我想大家都不是傻瓜,也负担得起更昂贵的幼儿园,但还是选择把孩子送到这里,这很能说明问题。

前面说了这么多好话,但这家幼儿园和它的老板也并不是完美的。老板不是圣人,我能感觉到她想多挣钱(这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想法)。所以她一直在寻找机会做大,做成正规的幼儿园,把她的理念和经验应用到更大的范围中去。

按照北京市教委的要求,要建幼儿园首先得满足硬件条件,这就要求配有活动室、寝室、卫生间、保健室、综合活动室、厨房和办公用房,同时有相当规模的户外活动场地。所以,老板最先想到的就是要拿地。

但是在北京这样拥挤的城市,拿地谈何容易?一般来说,新建设的小区会有一块配套的幼儿园用地,租金相对低廉。但一个萝卜一个坑,这样的好地方早就被那些有资金有门路的占据了。而普通的商业用地租金高企,用来建幼儿园是基本上很难负担的。老板最后在郊区找到了一块地方,我看过照片,相当荒凉。

建设幼儿园第二件事就是钱。老板出去谈了不少风投,我虽然没问具体情况,但我能感受得到,谈得不顺利,无人愿意投资。后来,老板专门搞了个融资会议,求助于家长们,希望家长们能够看中这个生意,出资买点股份,但无人问津。最后,老板看中的那块地只好拱手让人。

我自己也去谈过风投,接触过不少投资人,我可以说这个项目是几乎不可能拉到风投的。因为只要简单算算账就知道,一个老师负责两个孩子,那么一个老师带来的营业收入是每月9000元,扣掉房屋水电、孩子伙食教具、老师工资等费用,剩下的利润非常稀薄。这显然是一种老师工资高不了,股东利润多不了的经营模式。这可能会是一个不赔钱的生意,但完全不符合风投的投资逻辑。

我看着老板既想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又想做大的样子,上面的话实在说不出口。

3 现实的困境

看看这几年的生育数据。拿北京来说,2012年作为龙年是前后几年出生人数较多的一年,北京市出生了13.2万个宝宝。而全面开放二胎后,2016年北京市出生了28万个宝宝。专家预计今年会突破30万。两三年后这些孩子就会进入幼儿园。如果今天找一家幼儿园不容易,明天将会更难。

在中国教育部的官网上,我查到这样的数据——

2010年我国幼儿园在园人数为2976.7万人,专任教师数为114.42万,师生比为1:20.6。2016年幼儿园在园人数为4413.86万人,全国幼儿园专任教师数为223.2万人,师生比为1:17.6。(应该是只统计了注册在案的幼儿园)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这几年进入幼儿园的小朋友人数在大幅增加,虽然老师也显著增加了,但师生比2016年仅为1:17.6,而教育部设计的合理师生比是1:7到1:5,距离可谓非常之大。简单算一下就能知道老师缺口在5、600万,而全国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每年仅10~20万,需要几十年才能填满这个窟窿。

据长沙新闻网今年10月报道,长沙市现有在园幼儿26.7万,未来五年适龄幼儿还将增加16.7万,幼教师资需净增3.26万。而整个湖南省现有本、专科学校2017年毕业的新幼师不超过3000人,还只有不到50%能留在省内就业。

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科班出生的幼教老师都是稀缺品。恐怕大多数幼儿园,如果不违规引进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年轻人做老师,就没办法经营下去。

直白点说,我们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很多孩子,但我们没有培养出足够数量的合格老师。

回到本文前面说的那家黑幼儿园。

它的老板有能力够专业,愿意自己投入时间精力来把普通的年轻人培养成合格的老师,愿意走一条不同于寻常幼儿园的道路。但是,这家幼儿园不合规,没有经济实力,未来也很难合规。她现在走的路线,利润微薄,不是一门好的生意。

一家幼儿园怎么运作才是好生意?

无外乎提高学费、压缩老师工资等开销、让一个老师看更多的孩子。很多幼儿园就是在这么做,但不知道照这样的方式,老板的教育理念还能不能得到贯彻?

最近幼儿园负面新闻持续发酵,国家应该会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将原本就不容易拿到的幼儿园资质收得更紧。这家黑幼儿园未来是不是还做得下去,很成问题。

严格管理当然是好事,我举双手赞成!但我不禁又想,严格管理之后,我们一方面无法在短期内填补上幼儿园数量和幼儿园老师的缺口,一方面又将那些有能力但没资本的有识之士更坚决地挡在了门外。到最后是不是只有玩得了资本游戏的大老板们才有能力办幼儿园?我想不清,这到底是福多一点,还是祸多一点?

我查了一下美国的情况,找了个洛杉矶亚裔很多的City作为例子——Irvine。

Irvine面积180平方公里,人口21万多,大约有160多家幼托机构。作为对比,北京的海淀区面积4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0万,有180多家注册在案的幼儿园。显而易见,考虑到人口和面积,在幼儿园数量上,海淀区人民比 Irvine 人民选择少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有一类幼托机构被称之为家庭幼儿园。我随机打开了 Irvine 一些幼儿园的主页,确实发现这类家庭幼儿园不少,从照片上能看出来。简单来说,有执照的老师利用自己家或者租一套民宅(当然美国的民宅一般比较大而且有院子),通过改造,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申请开办家庭幼儿园。这些幼儿园并没多大,招生数量也很有限,但它们确实是专业人士在经营,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怎么样既增加幼儿园的数量和容量,又加大对幼儿园的监管,杜绝虐童事件发生,这真的是政府的难题。

最后,回到我们这些普通父母身上,怎样才能找到一家合适的幼儿园,遇到一位好老师呢?

在这个供需关系失衡的市场上,父母可能真的并没有太多选择。像我这种,孩子已经从幼儿园毕业的家长,现在回过头来看,是什么因素在幼儿园选择中发挥了最大的作用呢?

我看不少网友的答案是一样的——我孩子真幸运,能碰到一位好老师!

=====================

不爱鸡汤,只有干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