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十大精髓

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

道家思想十大精髓

二、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故能不争而胜。

三、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因而能够继续发展。

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道家思想十大精髓

五、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曰: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

六、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曰:话说多了,就会一再遇到无言与对的尴尬,倒不如信守中道而寻找中的的办法。也因此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少说空话是本应如此的事。重要的是“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能够得当地把握住中正之道,“允执其中”,顺从于道,才能成大事。

道家思想十大精髓

七、治人事天莫若啬。 老子曰:管理治理众人并有事于天地,最好的办法莫如农耕那样。顺从它发展的需要而照顾它、灌溉它、扶助它,这样作物必然成长得很好,能够获得丰收。因此,管理者带领众人去完成事业,同样也要遵循这个原则,才能够获得丰硕的成果。

八、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曰: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煎小鱼那样。也就是说领导者不可乱加干扰,要按照火候来照料,绝不可以还不到时候就乱翻乱搅,把小鱼都搅糊了。领导者治理一个组织,也必须像煎小鱼那样谨慎从事,绝不可不到时机就胡搅乱作把事情搞糟。

道家思想十大精髓

九、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是以无为遵道为正,以智谋为奇。“归根曰静”,回归到遵道之正,遵道是成大事的根本,奇谋只是辅助性的手段。

十、善用人者为之下。 老子曰:善于用人的领导人处于低位势。位势低者如山之谷,水必住低处流,于是众人从之,可谓势在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